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与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与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照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编制质监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通知》提出的目标任务,参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思路,在总结“十五”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分析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和质量技术监督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编制了 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与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是指导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和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动员和组织区质量技术监督干部职工,为促进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战略目标而奋斗的行动纲领。[那一世范文网文章-http://wenmi.cn]
一、“十五”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回顾
(一)“十五”期间质量技术监督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带领全局的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作风、更新观念、转换职能、依法行政,不断探索并实施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方式,全面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基本形成了统一、协调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1.加强对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
“十五”期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质量振兴纲要的目标任务,把部门行为纳入到政府工作的系统工程,大力提升我区产品质量水平。五年来,先后促进我区27家食品生产企业、80多家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建立50多户生产许可证企业质量管理档案。
2.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质量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十五”期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把打假工作当作“民心工程”、“效益工程”,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较好地完成了食品、农资、汽车配件、建筑材料、燃油、黑心棉、煤炭、家具等20余种产品专项打假整治50余次,累计监督抽查产品30余种,捣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黑窝点70余个,有效地从源头上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3.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标准化工作取得新成果。
“十五”期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努力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消灭无标生产,建立了全区企业标准档案数据库,重点企业标准档案达到1202个;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57个,其中59家市级(其中4家已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98区级,7家获得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产业化,发展优质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出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积极推进全区20家企业36种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我局连续3年被评为北京市采标先进单位。
4.加大行业监督管理,计量工作取得新突破。
“十五”期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大了计量执法监督力度。每年通过深入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市场、医疗卫生单位等计量专项整治工作,实现了加油站在用加油机受检率达到了100%;医疗卫生单位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8%以上;眼镜制配企业计量器具配备率100%,合格率97%,保证了量值的准确一致,维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明显加强。
“十五”期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在全区范围内成功开展了锅炉、气瓶、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普查工作,并积极探索数据库建设,使全区特种设备普查率达到国家局验收标准,通过市局验收。同时,加大现场监察力度,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违规案件110多起,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200余个,有效地遏制了事故的发生,使特种设备的运行安全得到了保障。
6.加强队伍建设,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快速发展。
(1)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本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行垂直管理以来,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市局的领导下,本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稳妥、狠抓落实”的原则,在区政府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特种设备职能划转等工作。截止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设行政职能科室、全程办事代理室7个、下属事业单位5个,拥有在职职工98人,先后获得区精神文明等20多种荣誉,在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质量技术监督技术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十五”期间,全区依法设置的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3个,基本满足了全区质量检验、计量检定、特种设备检测工作需求。技术机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质量技术监督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了案件审理委员会,规范了案件初审程序,执法和办案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各类普法教育活动80次,33名执法人员通过考试取得了执法资格;制定了《区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管理办法》、《行政执法人员考评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执法制度。截止到,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50余件,其中现场处罚140余件,立案案件210余件,罚没款250余万元,受理3万元以上大案要案10余件,受理举报投诉案件66余件,无败诉和行政复议案件。连续3年被区政府评为“行政执法十佳单位”,并获得区政府首批“行政执法双零单位”称号。
(二)“十五”期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我局职能科室平均只有2人,而负责监管的辖区面积较大,路途遥远,这就造成工作任务繁重与人员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例如进入每年10月份后,质量科的工作以抽查煤炭为主,尽管加班加点,3名工作人员也很难保证如期完成对全区20多个乡镇抽查任务,而且严重影响其它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2.人员年龄结构相对老化,业务知识相对欠缺。受历史原因影响,目前我局干部职工队伍年龄普遍偏大,知识更新较慢,技术机构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思想作风、技术水平、业务开拓能力、改革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经费严重不足。监督抽查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监督抽查工作难以开展或抽查覆盖面达不到要求。技术机构事业经费严重不足,仪器设备投入没有固定渠道,大部分技术机构在用设备陈旧老化,造成检验领域的空白和检验资源的浪费。
二、“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设想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与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全面落实《质量振兴纲要》的目标任务,紧紧贴近地方中心工作,履行好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全面落实科技兴检战略,整合技术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政风行风建设,加快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努力造就一支让政府放心、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群众依赖的质量技术监督队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十一五”期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发展目标是:
1.全面提高质量监管工作水平。
(1)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十一五”期间,主要产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质量素质、质量管理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中后期水平。重要工业产品和主要服务项目,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继续推进名牌带动战略,积极开展北京市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和北京市名牌产品工作,促使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积极开展“质量万里行”、“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各种形式的质量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2)进一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力度。“十一五”期间,加大对食品、农用物资、建筑材料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不断提高产品抽查合格率。对监督检查和定期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加大后处理力度,落实通报、公告、整改、处罚、曝光等措施。加强检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和信息通报工作,及时、全面、动态反映企业产品的质量状况。全面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组织好纳入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的审查验收,从源头严防质量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3)进一步完善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组织打假行动和专项整治活动。在市局、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实现地区、部门、中介机构、新闻媒体、企业联手的打假治劣长效机制,认真查处一批数额较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彻底铲除一批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黑窝点。重点是开展好食品、农资、建材、汽配等产品的专项打假战役和饮用水、地条钢、黑心棉等区域性问题的专项整治工作。
2.积极推动全区标准化体系建设。
(1)“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按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籽种农业和休闲农业”的任务要求,加强与农、科等部门协作,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的支持,组织建立一个农业标准化协调机构,制定全区农业标准化实施规范,并将实施标准化工作的内容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继续抓好国家级示范区和市级示范区建设。
(2)加强标准化宣传和培训工作。根据工作安排和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培训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在全区各乡镇和农、林、牧各有关单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既懂得农业专业知识又懂得标准化知识的技术骨干队伍,以利于工作的衔接和持续发展。
(3)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把采标工作与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质量认证等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并引导企业主动参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