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年度工作思路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4/8/25

财政局年度工作思路

财政局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年,市财政局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重点,紧扣财政工作目标,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改革创新,奋发作为,努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稳增长,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按照“着眼长远,生财有道;依法依规,聚财有方”的要求,加强方式创新和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市乡、市园事权关系,健全事权和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模式,为园区和乡镇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牢牢把握“项目攻坚年”主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高财政政策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涵养基础财源,培植骨干财源,积极支持构筑“多板块驱动、多级支持”的经济格局,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服务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促进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财政体制安排、设立专项资金、贷款贴息、奖励扶助等方式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创业激情。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机械制造、花炮等产业的升级发展,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的项目和企业,提高产业税收贡献率。同时通过多元化投资引导和加强管理服务等手段,大力支持旅游项目、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加强特色商业街和专业市场建设,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出口。支持**蒸菜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级。
扶持企业壮大。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落实扶持企业上市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拓宽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营改增”改革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加强财税征管。进一步加强财、税、库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完善税收征收信息网络,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税收结构的分析研究,优化收入结构。进一步完善市乡(镇)、市园财政体制,严格财税收入任务和国土收入计划责任考核,加强重点税源监控,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全年收入任务完成,推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二、惠民生,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集中财力实施新一轮的民生工程,不断拓宽公共财政覆盖面,努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积极向上争取民生项目资金。着力解决制度碎片化问题,提高民生投入的精准度,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力向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
贯彻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重大民生项目资金和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的拨付,加快社会保障资金预算执行进度。按上级政策要求调整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积极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配合上级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并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市级资金配套等相关政策。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化解工作进度,加大市级补助力度,切实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继续确保教育支出实现“三个增长”,新增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向薄弱校倾斜,重点投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公办幼儿园和新区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新增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着力化解非义务教育债务。
加快保障性安居项目建设。提供多样化的保障性住房,重点发展廉租住房,促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继续扩大受益面,完善住房租赁制度。在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的同时,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投入建设。
三、抓统筹,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保重点、压一般,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支持“一轴三带”构想实施。整合财政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集建设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道路建设。推进大瑶、永安、镇头、沿溪、大围山等重点城镇建设,打造一批工业重镇、旅游新镇、文化名镇、边贸强镇。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加大投入,开展政府投资新模式试点工作,将主城区打造成为核心增长极。努力构建“一轴三带”城镇化发展格局,精心绘好“湖湘宝地、美丽**”的宏伟蓝图。
支持“三农”事业发展。完善乡镇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进度,加大对乡村、农村公路建设支持,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探索支农资金分配制度的改革创新,协助部门建立资金项目分配储备库。安排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支持城市发展。支持“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制度实施,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绿道建设、**河流域综合治理、饮用水源重点监控点位,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同治。
四、强管理,进一步提高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坚持“管理出效益”的理念,不断加大财政管理力度,切实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推出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清单,突出重点,严格把关,分工负责,明确责任。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按照“清理整合存量、优化配置增量、保障重点支出”的要求,着力推行阳光政务和“三个一律”,注重对“产业类”财政专项资金涉及的政策依据、资金数量、主要投向等进行清理,逐步形成“立项科学、管理规范、注重绩效”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实现财政专项资金支付零差错。
严格支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相关精神,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并首先调减涉及楼堂馆所新建修缮、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三公经费”以及其他一般性项目的支出,实现公用经费比上年压缩5%的目标。
完善债务管理。结合落实省财政债务管理办法和审计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政府性债务偿债机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管理办法,促进债务结构从“短”改“长”,由“高”降“低”,防范财政风险。继续开展债务对账工作,加强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确保债务资金专款专用,及时投入经济和社会建设中。
加强财政监管。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五、活机制,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政策,坚持把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作为加快财政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积极探索财政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增强财政改革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不断推进财政机制体制创新。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对市本级部门非基建类项目支出资金逐项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控部门预算资金的“二次分配”现象发生。做好工资统发和“第三步”规范津补贴工作,对市直机关和乡镇人员“吃空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加强管理意见,提高对市直单位基本支出预算审核的精细化程度。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工作的配套改革,改进项目资金支付“直达”改革工作,同时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抽巡查工作。深入推进公务卡改革工作。督促代理银行加强公务卡支持系统建设,为预算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推进预算信息公开。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部门预算公开工作的要求,督促市直部门向社会公开财政收支预算总表,重点做好有关“三公”经费公开工作。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全覆盖,创新国有融资平台运营体制,启动市属国有企业薪酬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六、优服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财政工作水平,树立财政干部良好形象。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倡导“有为才会有位、实干才有实效、创新才能争先、坚持才能圆梦”的工作理念,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努力营造一个目标、一个声音、一个步调的良好工作氛围。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创新培训体制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财政干部的培训和锻炼。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集中培训、立足岗位开展研讨等方式,调动全体干部的学习能动性、工作主动性。同时,立足服务群众、服务项目、服务中心工作,广泛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并严格整改,切实解决财政部门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继续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让财政干部敢担当、敢碰硬、敢负责、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不断提高服务效能。以“治庸治懒、提能增效”为重点,以“勤政、廉政”为目标,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强化机关效能监督,继续抓好机关绩效考核、政风行风、效能建设等工作,树立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快节奏的优良作风。
2014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财政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2014年财政目标任务和各项中心工作,为共同谱写“挺进三十强、再创新辉煌”的壮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