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行政工作报告范文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3

学院行政工作报告范文第3页

仍然偏多,教职工结构、师生比仍不够合理;(6)三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仍面对很多新课题,学院“三风”建设工作任重道远;(7)学院内部管理还应更加严谨和科学,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8)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二、形势分析及重点工作

(一)学院发展面临的形势
是学院“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学院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关键一年。对于我们来说,面临的形势既异常严峻,发展的机遇又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规避风险,为实现学院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1、有利形势。一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发布,使得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到位,用人单位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二是今年“省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和“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两大评估的顺利通过,极大地调动了全院师生的办学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指明了不断改进的方向。三是今年省加大了制定和完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项措施的力度,加上省内高考生源数量继续增加,对我们招收优质生源和调整办学层次结构非常有利。四是学院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骨干队伍继续稳定和壮大,职工队伍进一步精干,教育设施正在充实和完善,招生、就业势态良好,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学院发展已步入良性循环。五是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攀枝花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高技能型人才支撑。六是随着公司的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攀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学院更好地开展职工培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不利因素。一是现阶段学院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对如何办好高等教育的经验还不够丰富,进一步理顺学院管理体制的任务还比较艰巨,需要我们加快与高等教育体制接轨的步伐。二是随着学历教育和职工培训人数的增多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学院的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三是攀枝花市地处偏远、信息不畅、交通不便,与省内部分同类院校相比,地缘劣势十分突出,招生困难明显偏多,办学成本明显偏高。四是国内钢铁市场供大于求、钢材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滑等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攀钢经营风险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学院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及部署
1、工作方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科研为重点”,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适度扩大办学规模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符合高校管理要求和职业教育特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学院“十一五”规划要求,开好头,起好步,为把学院初步建设成为攀钢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和省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夯实基础。
2、工作目标
——圆满完成公司下达的工效挂钩考核指标。继续发挥好公司职工培训的主战场作用,全面完成人的公司职工培训计划和各级各类临时培训任务,技能鉴定不低于1500人次。
——完成各类学历教育招生2040人,其中,普通类三年制高职1300人、五年制高职200人、三年制中专40人、成人类学历教育500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好于去年水平。
——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在争取更多的省级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培育更多的学院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攀钢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充分发挥骨干队伍的核心作用,加大培养和引进高级人才的工作力度,进一步稳定和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按照高校管理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学院的各项改革工作,促使学院的机构更加精简,人员结构更趋合理,效率提高更加明显。
3、重点工作
(1)按照高等学校发展要求,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步伐,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管理建设。
——对照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条例,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逐步下放教学管理职能,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继续强化教学督导检查,狠抓考风、教风建设,促进学院学风根本好转。各系部要加大教学工作检查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提高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教育信息畅通,全面实现高职学生网上选课。
——搞好教育部、省和学院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建设,以此带动其它各专业的协调发展。继续加大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争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两个专业成为省精品专业。启动院级精品专业建设,力争每个系部都有院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提升学院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
——继续坚持“以胜任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标准”的课程设置原则,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优化适合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和规范实训实验教学环节,充实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突出高职学院办学特色。力争学院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强化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吸收生产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工作。继续发挥“教学咨询委员会”的作用,为教育教学提供咨询和指导。
——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积极探索校企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完善产学研结合模式和运行机制,大力培养特色创新人才,努力形成鲜明的学院人才培养特色。
(2)规范科研管理,强化应用科研,以学术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成果的运用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初步构建和运行院系两级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学术科研规划》为指导,建立健全学术科研工作运行、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学院学术科研管理水平。
——鼓励教师结合攀钢生产经营实际和攀枝花市建设以及学院发展需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程和技术应用科研。工程和技术应用类方面,力争攀钢或攀枝花市立项课题1项,院级立项课题10项;哲学社会科研方面,力争市级立项课题1项,攀钢管理立项课题2项,院级立项课题10个。
——做好各级科研项目的申报组织、研究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院级课题平台,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推出更多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成果。
——通过报纸、期刊、文件、政府网站,广泛收集有关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并在校园网上及时发布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同时通过组织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
——开展学术交流,浓厚学院科研氛围,聘请资深专家来校讲学不少于2次。为教学科研人员参加本学科领域内的学术会议创造条件,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和参加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各种科技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
——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认真办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实现学报公开发行创造条件。
(3)实施教师素质工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教师送外培训机制,采取委托培养、合作培养、院内培养和每年送一定比例的教师到生产和科研第一线锻炼等多种方式,支持教师参加新技术、新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学院办学层次高移的要求。继续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工作,力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率达到50%。
——进一步从工程技术人员、退休优秀教师中聘请专业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的专业课、紧缺课和新兴专业的教师,为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的目标奠定基础。
——建立优秀教师梯队结构,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优秀中青年教师,采取配备导师、拟定发展计划、优先安排进修、资助发展经费等措施,为他们能够尽快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通过组织学习教师道德规范、集中开展师德讨论、组织教师参加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举办师德演讲比赛、评选师德先进个人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院师德建设,在全院内形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良好风尚。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大育人”格局。
——坚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厚爱育人;教师主导,学生自治;培养素质,发展个性”,以系部管理为重心,全面推行学生工作院系二级管理模式。
——加强对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考核,进一步完善《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系部学生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促进学院系部学生管理工作尽快到位。
——重新修订《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德育指导手册》和《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手册》等学生工作管理制度,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
——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深入探讨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规律,建立一支懂教育学、心理和管理学,勤于研究的学生工作团队,切实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重视开展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区别层次,突出重点,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公德诚信、就业创业和安全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试的方法,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主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健康观和自我保健意识。
——严格校规校纪,狠抓学风校风建设,特别是考风建设。认真执行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大力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积极配合(集团)公司,做好职工培训学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5)进一步搞好学院对外形象宣传,创新招生、就业工作新思路,不断提高招生、就业工作质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的社会需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