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坚持依法行政 认真履行职能
尊敬的易茂先副主任、调研组各位领导:
在全市上下按照市委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工作思路,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大干快上,赶超全省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市人大调研组在易主任的带领下,亲临我局开展专题调研,并将就我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提出宝贵的指导性意见,这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首先,我代表市质监局党组和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对市人大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调研组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行政、履行职能、服务中心、促进发展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上级局的领导下,主管质量、计量、标准化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工作,并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借此机会,就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主要职能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介绍。省政府鄂政发〔 〕 82 号文件《关于印发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界定,市、县质监部门的主要职能包括:(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二)负责《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规定职责的贯彻实施和行政执法;(三)负责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四)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五)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六)统一管理计量工作;(七)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和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八)负责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按规定组织查处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计量违法行为。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受理工商部门移交的在流通领域查出的属于生产环节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并依法组织查处。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承担同级政府打假办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打假”工作,完成政府授权牵头的市场专项整治任务,等等。自 年 1 月 1 日开始,国家对质监部门实行了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重大体制改革。垂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不变”的原则:即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宗旨不变;服从地方党委、人大、政府领导,自觉接受地方监督的原则不变;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要求不变。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推动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高,努力营造黄冈良好的市场环境、消费环境、投资环境,为促进黄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全市系统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不断提高工作有效性,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从源头抓质量取得实质性进展。协助市政府继续对各县市区政府实行质量振兴目标责任制管理,促进了各级政府对质量工作和打假工作的重视,增强了工作实效。继续抓好了以蕲春、武穴、麻城三县市为试点的“质量兴市”工作,重点加强了对全市 85 家质量联系点企业的跟踪服务,“人人关心质量、全员参与质量振兴”的氛围已日趋形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我市实施新一轮名牌战略进行了认真研究,制订了名牌培植规划,截止去年底,累计创湖北省名牌产品 16 个。为探索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推开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工作,共建立企业质量档案 120 家,并形成电子表格管理,为不断提高我市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积累了新经验。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工作取得新进展,累计发证 81 家;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 95 家;获 3c 认证企业 2 家;质量体系认证企业,累计达 61 家,完成 iso9000 的 版转换企业 5 家;通过对已获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进行跟踪监督管理,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认证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标准化、计量工作全面推进。全市重点产品采标累计达到 74 项,使用采标标志累计达到 35 项;标准覆盖率达到 96.2%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全市已建立示范区 15 个,面积达 100 万亩,产值达 15 亿元,其中武穴双低油菜、黄梅优质棉已批准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英山茶叶、蕲春珍稻被批准为省级示范项目;农业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已制订 12 个农产品标准, 21 个农产品种养殖规范;“九资河茯苓”已申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并获受理;农民的标准化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大大增强;标准信息工作又有新突破,“黄冈质监网”的建成,为全市质监系统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开辟了新的窗口。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受检率达 98% 以上;深入实施“光明工程”,眼镜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 3 · 15 ”和“ 6 · 6 爱眼日”期间,全市系统义务为中小学生提供眼镜质量检测,赢得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为夯实企业计量基础,指导企业通过计量合格确认累计达 66 家。
(二)着力优化市场经济秩序,创造性地开展执法打假工作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质监系统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方面配合下,重拳出击,围绕“四重一大”,开展“四查四保”,以食品、农资、建材、拼装汽车、棉花等产品和部分区域为重点,组织专项打假行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为企业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全市建立质量、计量监督服务站 18 个,集贸市场和加油站制假售假、短秤少量、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整治,经营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关注民生,积极推进吃放心菜、喝放心水、穿放心衣、用放心材、购放心物、戴放心镜“六大放心工程”,营造了消费者放心满意的购物环境。
(三)认真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保持总体稳定
全市质监系统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共查处隐患设备 550 台,完成整改 515 台,报废 35 台,消除了事故隐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划转质监部门后,我市无一起责任事故发生;以巩固普查登记成果为着力点,实现了特种设备动态管理,推动了长效机制的形成。为提高市民用气安全,招商引资 320 万元建成全省一流、花园式、环保型钢瓶检验站,仅 年就完成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 6 万只,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四)紧贴促进经济发展中心,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在全面履行部门职能的同时,全市质监系统以优化黄冈经济环境为己任,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崇尚信用,把“六大承诺”作为服务招商引资的行动准则;履行职能,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仅去年就减免服务企业相关费用近 240 万元。充分发挥部门优势, 年共引进 24 个大小项目落户黄冈,引资总额逾 6 千万元,人平引资近 5 万元,被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今年上半年,通过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市系统招商引资势头良好。
(五)全面深化内部改革,促进质监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全市质监系统围绕黄冈经济发展,创建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能部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设立公告栏、印制办事指南,公开办事内容、程序、权限、时限及收费标准,实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严格履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六大承诺”,业务工作进入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便利了基层,服务了企业。市局被评为市行政服务中心“红旗窗口”。
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条例》,用事业激励人、用政绩选拔人的良好机制已经形成。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保证了上级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结合“评创”活动和民主生活会,扎实有效地抓好整改,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以抓学习、抓培训为突破口,每年进行一次春季队伍整训和工作标兵报告团巡回演讲活动;与湖工大联合办学,委托培训专业对口人才。通过组织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培训,开辟了建立学习型部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队伍的崭新途径。
三是深化技术机构改革。全市质监系统立足自力更生,采取“外引、内挖、上争、下筹”等多种途径,加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机构投入,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和服务手段。去年,全市质监系统固定资产投入 906 万元,占现有固定资产总额的 27% ;技术装备投入 319.2 万元,占现有技术装备总额的 58.5% 。积极组织对技术机构的发展和布局进行专题研究,为形成黄冈特色的检验检测网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六)狠抓党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全市质监系统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落实“一岗双责”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省质监局“六条禁令”,印发了推行“六条禁令”致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及家属的一封公开信,禁令卡人手一张。同时,推出了执行公务“行风跟踪卡”制度,接受全社会和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全市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有了较大起色。继续抓好“三评一促创五好”工作,市局精心组织、统一部署,向县级局延伸,对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查摆问题,并逐一进行整改,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系统按照《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黄州局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蕲春、罗田、武穴等局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市局已列入市直级最佳文明单位验收对象。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对做好新时期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我们的体会:一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一定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一定要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三是一定要坚持依法行政,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维护好经济发展环境;四是一定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五是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 科学、公正、廉洁、高效 的行业形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质量技术监督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相比,我市质量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