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某村的调查报告
蹲点某村的调查报告
重“三农”抓发展促和谐
——蹲点金清镇三金村的调查报告
按照省委的部署和市委的要求,我于3月19日至23日在金清镇三金村蹲点调研。为了保证蹲点调研效果,我给自己定了“三同二不”的规定,即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上级会议和区里重大事情不出村。一到三金村就与镇、村两级班子见面、座谈,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五天来,先后召开2次村民座谈会,1次民主恳谈会,走访老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共12户,慰问困难群众5户,与他们共同探讨三金村今后的建设重点与发展思路。同时,我还带着农业如何增效、农民如何增收、新农村如何建设、和谐村居如何构建等热点难点问题,拜他们为师,虚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入户拉家常、召开座谈会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进一步了解了农村的具体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真实想法,也引发了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三金村基本情况
三金村位于金清镇西部,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72亩。该村共有509户、1708人,其中劳动力970人,设有11个村民小组。
(一)经济发展较快
1、全村经济总收入超亿元,个体私营加工业占大头。据统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0578万元(包括4家由镇工办直接统计的销售收入1920万元的工业企业),比的6834万元增加了3744万元,年均增长9.13%。工业产值9563万元(其中规模上企业1家,产值1344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14%,主要以生产矽钢片冲件、压铸模具、五金机械、水道洁具、日用电器、胶木配件、空调席、遮阳网等为主。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甘蔗、葡萄、蔬菜为主。
2、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结构多元。,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952元,比的5510元增加了3442元,年均增长10.13%。由于农民收入来源多渠道,现行的统计办法难以将每家每户的收入都纳入统计范围,现根据各村民小组长的统计,对全村每家收入状况进行全面摸底,实际收入高于统计数:全村约有60%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超过百万元有6户,50--100万元有8户,20--50万元户有40户,10--20万元户有44户,5--10万元户有50户,3--5万元户有143户。从收入结构分析,主要以个体加工业收入为主。全村已注册个体工商企业有58家,未注册的有150余家,约占全村总户数45%;在外经商有95户,占19%;其余靠打工和农业收入,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房租。总之,会吃苦能赚钱,有本事赚大钱,能力差赚小钱,唯有鳏寡孤独、身体残疾、因病致贫者需要社会救助。
3、集体经济收入能够维持日常基本支出。该村离金清镇中心较远,区位优势不强,集体经济收入主要得益于二轮土地承包期调整前搞的“两田制”试点,将原来的承包田分为农民口粮田和责任田,调出一部分由集体统一发包的责任田,尤其是调出一部分用地租赁给企业主办厂,保障了村集体的稳定收入。,该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属于经常性收入约25万元。村里每年各项支出为:村干部报酬5.5万元,村庄保洁人工费1.1万元,农医保补助3.4万元,“五保户”补助4万元,农田灌溉费2.5万元,农田基础设施维修费1.5万元,村民会议误工补贴2万元,报刊征订费0.8万元,治安巡逻补贴1.5万元等。
(二)多数村民生活水平较高
1、农民居住条件有所改善。据统计,该村的农民住宅558间,其中1980年以前建的74间,1980--1990年建的272间,1990--建的157间,以后建的55间,建筑总面积达6754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约40平方米(不包括村民在外购买的房子)。
2、农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目前,该村拥有私家车96辆,摩托车116辆,百户家庭拥有汽车、摩托车分别为19和23辆。全村装电话376户(不包括小灵通、手机用户),安装电脑宽带69户,入户率分别为74%和14%。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入户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农民的生活追求逐步趋向“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行讲车辆”。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普遍得到落实
该村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教育对村民来说都舍得投资,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子女取得最高学历。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同等重视,育龄妇女普遍享受国家规定的计生技术服务免费项目,来该村没有出现违法生育现象,有8人(60周岁以上农村独生子女的夫妇)每人每年享受区政府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15名因年老、残疾、生病的困难村民纳入由政府救助的最低生活保障范围,4名“五保”对象送镇敬老院由村集体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民参保率达98%。村内垃圾由专人负责收集,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老人协会组织健全,场所落实,各项活动开展正常。
(四)村级组织运转正常
该村党支部委员3名,党员54名,村委会成员4名,村民小组11组,村民代表41名。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切实加强了“村两委”班子的自身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村民代表建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规定每周一、三、五“村两委”成员上班,经常召开村班子会议,定期研究村里工作。对村里重大决策、重点工程建设、重要人事安排及大额财务开支由集体讨论决定,并建立了民主监督小组,加强民主监督。村规民约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做到村民自治。投资80余万元新建一幢建筑面积780平方米的村部大楼,改善了办公条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机构健全,建立一支由12人组成的巡逻队,加强夜间巡逻和应急管理工作。
经13份抽样调查分析,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凝聚力、战斗力和对本村各项事务管理民主化两项感到满意的均占92.3%,基本满意的占7.7%;对村干部的作风问题感到满意的占84.6%,基本满意的占15.4%;对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方面感到满意的占76.9%,基本满意的15.4%;对村领导班子为本村经济谋发展感到满意的的占76.9%,基本满意的占23.1%。村党支部和村委员会工作运转正常,“村两委”成员办事规范公道,群众威信较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别被推选为本届区党代表和区人大代表。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制约农村工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的矛盾
农民增收问题既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我区对农民增收采取了不少措施和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全区农民人均收入为8997元,比前一年增长了7.3%,但要持续保持增长,困难不少。就三金村农民人均收入而言,该村处于全区中等位置,主要来自个体私营企业。而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用于建设厂房扩大生产的土地,5家企业因无法扩大规模而迁出该村。另外,该村一家生产空调配件的小企业就是因为没有厂房引进大型设备,去年损失了一份来自美国的160万美金的订单,丧失了企业发展的大好机会。像这样的企业,一两张订单就完全有可能使自己做大做强,更上一个台阶,就因为土地问题失去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确实令人惋惜。企业缺地,所到之处普遍存在,土地已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农村工业发展受制于土地,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加大,远郊的农民影响尤甚。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乏力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矛盾
目前,全区各地正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机制。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外力的支持并不一定就能推动新农村建设,还必须靠农村自身的发展。因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成了加快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三金村集体经济将来发展潜力在土地,发展瓶颈也在土地,虽然村里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宅基地长期闲置,计划利用它新建部分标准厂房,但属于农保范围,要想调整为建设用地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乏力主要表现在受土地制约,增收渠道减少;随着农民“减负”、企业“减负”监督力度的加大,村级不规范收入减少;受区位条件的影响,多数村经营性收入难以增加。,我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还有62个,其中没有收入的有3个。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分析,116个村没有经营性收入。村集体经济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建设。
(三)外来人口增多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滞后的矛盾
目前,三金村常住的外来人口有230人,还有部分临时的。由于外来人口具有青壮年多、流动性强、部分素质偏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等特点,多数租住在条件较差的老房子,干的是比较苦、脏、累的活,得到的报酬却又比较低,因而带来了的不少问题。据当地村民反映,小偷小摸现象屡见不鲜,缺乏安全感;违法生育增多,影响当地计生环境。据村干部反映,外来人口涉及治安、计生问题多,居住密集地方卫生条件差,火灾隐患多,管理手段缺乏。外来人口居住的临时棚往往成了拾荒者的避难所,治安问题的多发地,违法生育的集中点,消防安全的盲点,公共卫生的死角。另外,我们在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据外来人口反映,子女就学难,合法权益维护难,有对他们歧视现象等。全区情况也非常类似,据公安部门统计,目前我区外来人口登记在册23.7万人。这些外来人口在为路桥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治安管理的难题,外来人口犯罪率占全区全年治安发案数的85.26%。除此之外还给计生、劳动用工、消防、卫生、就医就学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从政府管理层面分析,对外来人口管理手段相对滞后,齐抓共管机制及体制不够完善;公安、计生、劳动、民政等部门对外来人口管理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教育、医疗、救助、维权等提供给外来人口的服务也相对不足。
(四)农村民生问题凸现与构建和谐村庄的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民对生活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些需求的变化值得各级政府引起重视。如在三金村,由于规划和土地的原因,建房难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村符合建房条件而未建的有185间左右。同时,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还有村内道路问题、公共设施偏少、企业污水乱排放、农村电压过低、自来水因漏水严重而价格过高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各级政府对农村问题重视程度有关,与农村公共财力投入偏少有关,与机关干部的作风建设有关,也与村干部的有为程度有关。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小问题就有可能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