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某省就业办工作总结及第三季度工作计划

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1/7/29

2011年上半年某省就业办工作总结及第三季度工作计划

2011年上半年某省就业办工作总结及第三季度工作计划
省就业办在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的整体框架下,充分发挥就业板块效应,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政策落实作用、服务补位作用和积极参与作用,有力推进全省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保持了全省就业局势稳定。截止6月底,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9 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9.9%,同比增长8.8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5.1 %,同比增长4.3%;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1 %,低于年初确定4%的调控目标,各项任务目标均确保了时间过半完成过半。信长星副部长来我省调研就业工作时对我省促进就业、创业和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我省在全国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一、在强化落实目标责任上下功夫。今年是“十二五”计划实施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情况,加强就业监控,目标考核和责任落实,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就业工作。一是对全省就业情况开展动态监测。建立企业用工情况和就业信息监测制度,每月对各市的就业用工情况进行监测,形成分析报告逐月上报,同时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点,设立了50个就业跟踪调查点,快速准确地把握了全省就业工作情况,较好解决了春节前后招工难和用工难问题。郭兆信副省长对农村劳动力监测做出了重要批示。数据显示,今年就业岗位总数和城乡劳动力就业总数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二是对各级政府开展目标任务考核。1月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教育、国税等13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联合考核组,分别对17市人民政府进行就业目标考核。考核实行综合考核与单项考核相结合,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凸显了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指标体系更加完善,使考核更具科学性。4月6日,经省领导同意,向各市人民政府下发了考核结果的情况通报和反馈意见。5月30日,对各市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通报。三是对全年工作的任务目标进行明确。参与组织召开了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省就业工作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三个会议,全面部署了2011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制定了就业办工作要点,明确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总体思路。

二、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上下功夫。一是在政策上求创新。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界定范围和认定办法,促进了就业形式多样化发展。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关于全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服务工作升级启用居民身份证识别系统的通知》,在就业管理中启用了居民身份证识别系统。二是在就业援助上求特色。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专业化的帮扶措施,积极打造山东特色的“四全援助”模式,实现了“全员登记认定”、“全员免费服务”、“全员岗位提供”、“全员特困安置”,《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以“齐鲁大地舞春风”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今年以来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940人,全省连续26个月实现动态消零。三是在拓宽就业领域上求突破。积极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与往年相比有“三个之最”:1、参与活动的民营企业为历年最多,达1.5万户;2、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比例为历年最高,适合高校毕业生岗位12.8万个,占总数38.95%;3、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中,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人数所占比例最大,高校毕业生3.7万人,占达成就业意向的30%。同时,联合省教育厅、省

总工会、省工商联,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表彰活动。另外,坚持严格审批、主动协商、周到服务的原则,开展涉外就业工作。截止目前,受理申办《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1078个;申办《外国人就业证》及延期7236个。

三、在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下功夫。一是有的放矢开展“春风行动”。活动期间,在全省范围内统一组织开展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求职意向调查,发放问卷1.8万份,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趋势、新变化,调查报告全文刊登在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上。在此基础上,全省共组织各类招聘会3727场次,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188万余份,为农民工等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免费服务147万人次,多渠道帮扶农村劳动者实现就业94.6万人。二是细致稳妥做好春运工作。春运期间,在人力资源市场等农民工求职场所发放《进城务工须知扑克牌》,开展农民工电影月活动,在农民工集中的厂矿、车间、工地、村镇等播放四部农民工励志题材的公益电影。省内各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均未发生大量农民工滞留现象。省就业办及2位同志受到省春运办表彰。三是大力表彰劳务对接先进典型。6月8日,联合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青岛市对53名甘肃在山东优秀务工人员给予表彰。活动期间,两省还进行了劳务合协作洽谈。此次活动对拓展鲁甘两省多方位劳务合作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四是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办发〔〕43号文件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意见》,国务院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以简报形式全文印发。积极参加全国家庭服务职业风采大赛,我省阳光大姐团队获得决赛冠军。

四、在强化实施就业创业培训五年规划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培训指标引导。根据各地对培训的需求,适当调整初、中、高级培训任务比例,省管县由省里直接下达年度指标,将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纳入五年规划,加大培训力度,规定各市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比例占任务总数的10%。二是开展绩效考核评估。与省财政联合下发了预拨2011年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省财政补助资金的通知,开展了“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培训项目”绩效考评活动,对各市培训项目实施、定点培训机构、培训补贴使用情况以及制度建设等进行评价。三是完善创业师资管理。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创业培训师资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培训师的职责、条件和评选程序,更好的发挥创业培训师资的作用。四是开展农民工培训调研。根据刘伟副书记的指示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以及厅里的要求,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工学校情况进行了调研,并起草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调研报告。

五、在强化创建创业型城市上下功夫。一是搭建创业服务网络平台。加强全省“一网两库”建设,开展运行监测,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部分城市创业项目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我省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省级创业项目库并实现创业项目资源共享的省份,作了典型发言。二是开展国家级、省级创建城市中期绩效评估。在指导5个国家级创建城市开展中期绩效评估的同时,联合14部门印发了开展省级创建城市中期绩效评估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中期绩效评估的范围、内容、标准、方法、步骤和要求,积极开展省级创建城市中期绩效评估工作。三是开展“创业服务年”系列活动。组织参加全国优秀创业故事有奖征文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创业故事征文达900多篇,数量位居全国前位,遴选出100篇征文参加省级优秀创业故事征文评选活动。联合省妇联举办全省妇女创业大赛,对优秀组织单位和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四是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支持

创业的力度。配合省财政厅、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山东省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会同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补贴资金的申请、审核、拨付以及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认定标准、程序等,加强了对各市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进展情况调度和通报。积极发挥省级示范带动作用,联合财政、妇联、人民银行举办了担保贴息贷款助推巾帼创业行动成果发布会,郭兆信副省长出席并对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六、在强化就业信息统计上下功夫。一是完善信息统计制度。建立了就业统计工作“五星级”考核评定,对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制度、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提高统计质量。二是完善了就业指标体系。根据工作的需要,开发完善就业政策与就业资金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信息决策系统,梳理了相关数据,统一了数据指标,增强了就业指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三是开展就业网站评估。对各地就业网站的内容、功能、运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更好的发挥网站的辐射作用。

七、在强化舆论宣传上下功夫。在全省就业服务系统下发了《2011年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宣传工作要点》,明确了宣传工作的重点,在《中国劳动保障报》进行专版宣传,在《中国就业》杂志开设专栏,分6期对我省就业服务工作进行宣传。在最近一次全厅信息宣传通报中,我办再次名列第一,连续五个季度稳居全厅第一位。目前,全省各地发表省级以上信息2502条,国家级933条。中央电视台对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行新闻采访,并在新闻联播中播出。

八、在强化队伍和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一是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制定实施了全省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千人培训”计划,举办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人员培训和创业师资培训,组织了6期全省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班,近500人参加了全国劳动保障协理员鉴定考试,提高了基层就业服务系统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开展基层就业服务体系调研。配合厅有关处室进一步修改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全面推行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管理。三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围绕“求实、求进、求新,精心、精湛、精干”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就业办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主任办公会、季度工作总结会、热点难点问题分析会等工作机制,将落实就业政策、健全服务制度等全年工作的十个方面进一步细化、量化为33条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增强了工作责任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压力仍然不减。一是转方式、调结构给就业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就业增长方式和提升劳动力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控制过剩产能、节能减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