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农发行的发展才能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国务院总理温家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强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如何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坚持科学发展,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认为,从我国“三农”、金融业和农发行现状出发,农发行要坚持面向“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不动摇,坚持商业化经营方向打造现代银行不动摇,坚持一级法人不动摇,继续扩大商业性贷款范围,科学分担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经营双重压力,综合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等各种手段,发挥农发行依托中央政府、沟通中国城乡,既是国家农村经济宏观调控工具又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经营平台的优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骨干和支撑作用。
一、农发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扩大了农发行业务范围的近几年,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在逐年增强。到末,农发行各项贷款余额10224亿元,比年初增加1380亿元,同比多增407亿元,增幅16%。一是支持粮棉油收购。农发行累放粮棉油收购贷款2752亿元,同比增长8.8%,保护了农民利益。二是支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累放粮棉储备贷款415亿元,保证了中央及各级地方粮棉增储、轮换计划的顺利实施。累放贷款254亿元,支持化肥、食糖、肉类、油脂等专项储备。累放贷款125亿元,重点加大对生猪和奶业等支持力度。三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累放贷款446亿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93个,其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项目44个,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31个,农业生产基地开发与建设项目37个,农村路网项目259个,农村水网项目75个(其中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座),农村电网项目22个,农村能源项目79个。四是大力支持产业化经营。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累放贷款1051亿元,同比增加482亿元。全面开办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对2262户小企业累放贷款83亿元。
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资金自给能力增强。在货币政策趋紧、市场利率波动加剧的形势下,农发行创新债券发行品种,累计发行金融债券23期2501亿元;各类存款旬均余额达2210亿元,同比增加398亿元;归还央行再贷款200亿元;资金自给率达到64.8%,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二是不良贷款继续“双降”。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下降34亿元,占比6.3%,下降1.4个百分点。三是经营效益大幅增长。实现经营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盈61亿元,增幅70%;人均创利30.3万元,增幅70.2%。中间业务收入1.7亿元,同比增加0.7亿元,增幅75.3%。资金交易量累计4065亿元,实现收益5.6亿元。,农发行信贷规模首次超过万亿元,经营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农发行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末贷款余额比末增加3035亿元,年均增幅12.5%以上;新开办信贷支农业务8项,贷款余额112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1%,支持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明显增强。
近三年,农发行实现了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年累计发行金融债券6503亿元,累计归还央行再贷款2441亿元,资金自给率64.8%,比提高49个百分点,形成了以市场化为主的多元筹资新格局。经营利润大幅增长,比增加124.8亿元,年均增长83.7%;人均利润增加25.6万元;资产利润率1.47%,增长1.2个百分点;收入成本率19%,下降了5.1个百分点。
一季度,农发行支农贷款投放大幅增加。各项贷款余额10664亿元,比年初增加440亿元,同比多增324亿元,是上年同期增量的3倍。其中粮棉油购销储贷款621亿元、占46.8%;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219亿元、占16.5%;农村中长期贷款185亿元、占14%。“一体两翼”均衡发展,信贷支农作用更加明显。存款大幅增长,各项存款旬均余额2434亿元,同比增加519亿元,财政性存款和企业存款等低成本资金增加较多,付息负债综合成本率为2.87%,与年初基本持平。农发行实现账面利润4.2亿元,同比增盈18.9亿元,首次实现一季度盈利。不良贷款率为6.07%,比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农发行积极稳妥地发展国际业务,全国17个省级分行营业部和二级分行开办了国际业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1150笔,金额7亿美元,已超过上年全年国际结算总额的三分之一。新增国外代理行20家,代理行总计达到125家。牡丹金山卡和网银业务全面启动,4个省级分行开办了收单pos业务或发放了商务卡,6个省级分行开通了企业网上银行,推广发行了财务pos及联名个人卡。
从目前情况看,农发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业务发展不平衡。从农发行系统看存在农业项目多而信贷规模少的矛盾,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与农发行营销工作力度不平衡原因,又存在政策性贷款业务萎缩商业性贷款业务难做大,筛选优质农业信贷项目难的倾向,当地农发行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还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重贷轻管,贷后管理尤显薄弱;风险防控的方法和手段落后,缺乏产业行业风险分析和先进的风险防控工具。以农发行湖北省鄂州市分行为例,一季度末该行总资产余额64968万元,比年初下降6553万元,同比多降779万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63356万元,比年初下降6848万元,同比多下降1322万元。各项贷款中农副产品贷款18126万元,比年初下降10440万元;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2592万元,比年初下降408万元;挂账占用贷款31263万元,与去年持平;不合理占用贷款1075万元,与去年持平;仓储设施贷款300万元,与去年持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10000万元,比年初增加4000万元。负债总额为63241万元,比年初下降6269万元,其中:各项存款9671万元,比年初下降902万元;系统内存放款项53511万元,比年初下降5208万元;其它59万元,比年初下降159万元。所有者权益1727万元,比年初下降283万元。一季度实现总收入350万元,同比下降158万元;总支出633万元,同比增加94万元,三月末亏损283万元,同比增亏252万元。一季度鄂州市新农村建设力度较大,但受业务范围的限制能作为优良载体供农发行鄂州市分行筛选的项目却较少,由于营销技能、服务方式与业务拓展要求不适应,项目评估调查报告质量不高,存在筛选的农业项目难过省分行贷审会审批关的问题,信贷支农问题与困难较多,一季度仅有位于杜山镇的三山水寨名特水产品养殖一个农业项目被省分行批准可以发放支农贷款300万元,意味着一季度农发行鄂州市分行只能以300万元贷款支持当地“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于一个省辖地级市,支农贷款投放300万元近似于农业政策性银行未从事金融支农工作。农发行贷款利息收入对当地财政的依赖性较大,农发行鄂州市分行一季度市级财政应到位利息补贴资金249万元,实际到位为零。
(二)在内部管理方面,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增强;资源配置方式需优化,制度整合需加快,基层行管理需加强;营业一线、职能条线和事后监督“三道防线”需要强化和相互配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还难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三)在队伍建设方面,领导班子的治行理政能力与员工的素质不适应农发行的快速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与政策需求分析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顺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建设中国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是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国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虽然形式不同,但总体上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主要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现代农业、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短缺型现代农业和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源适中型现代农业。以上三个国家现代农业都是在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不同外部环境条件下建设的,尽管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所采取的方式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1.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主要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自然条件、资源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发展现代农业上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美国目前农业发展模式以土地要素、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相结合的高度机械化大生产模式为主;日本走的是一条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模式;荷兰则是以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相结合的工厂化设施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就是在同一个国家内部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的经营模式也不相同,如澳大利亚畜牧业中的养羊业以放牧为主,经营粗放,但在沿海、沿河一带的局部地区实行种草养畜的集约化经营。
2.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农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机构和人员稳定,经费充足,手段先进,研究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其科研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提供,同时也吸纳一些企业科研基金、国际资助及其他基金。目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日本的农业技术推广由政府的农业改良普及事业和农协共同完成,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荷兰则主要依靠农渔部技术推广局下设的分布于全国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