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考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2

关于文化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考

关于文化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考

和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中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在实现社会和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思考之一: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
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社会和谐就无法实现。只有造就深层次的文化和谐,才能构筑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化的责任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文化“润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和谐社会的主体,离开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的利益关系,也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情感世界和伦理观念,使整个社会变得有点浮躁。以自我为中心、利益为中心的意识日益膨胀,有人对财富增长、道德滑坡发出感叹,有人对生活富足、精神空虚表示担忧,也有人对贫富不均、社会不公表示不满。“人在饥饿时只有一种烦恼,吃饱以后,便会生出无数烦恼。”我们正处在这样一种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的凸显期,迫切需要发挥文化的力量,增强人文关怀,加强道德约束。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社会成员的亲和与凝聚作用,这是文化的责任,也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2、共同的理想信念需要文化引领。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各种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的空前活跃,似“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充满了生机,也似“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潜伏着不安。一些人因此信念发生动摇,信仰出现危机,一些地方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组织信个人已有一定市场。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需要依靠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将理想信念与常人、常理、常情相融合,真正成为多数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寄托;需要发挥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内心有正确价值观的支撑,远处有理想之光的照耀,社会才会生机勃发。这是文化的使命,也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3、全民的素质提升需要文化熏陶。提高全民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难言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没有市民素养的提高,难有城市文明的提升,没有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也无从谈起。而全民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文化过程,需要面向长远,细水长流;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塑造人,文化服务陶冶人,实践活动培育人,制度管理规范人,优美环境影响人。使人们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感受快乐、接受教育、享受文明,使全社会成员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这是文化的功能,也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思考之二:文化和谐,彰显统筹理念
文化和谐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巩固和发展主流****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尊重选择,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文化精神生活,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注重处理好四对关系。
1、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观念多样化的统一。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社会思想文化必须是、也只能是一元的。但从现实看,“四个多样化”的背景,决定了思想文化的多样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如网络时代带来了新奇也带来了迷茫一样,我们有理由对它所带来的种种消极现象表示担忧,但无法拒绝时代发展的步伐,趋利避害,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所以,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正视“多样性”这一时代特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使社会的不同文化主体和要素能够相互兼容、共同发展,这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2、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也不能因为存在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要求。现在我们一些宣传文化系统的同志常常怀念上面“说什么就听什么,听什么就信什么”的信息封闭时代,常常抱怨开放社会的宣传文化工作难做,抱怨群众缺乏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实际上,不是群众不需要文化,而是文化脱离了群众;不是群众不喜欢文化活动,而是文化活动没有找到群众的兴奋点;不是群众不需要宣传文化干部,而是宣传文化干部的能力素质不适应群众的要求。所以,如何尊重客观差异,让先进性要求在多样化中求主导,在多选择中成主流,使社会的思想文化既有多彩的个性,又有一致的共性,是文化建设的一个现实课题。
3、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协调。相对于城市文化而言,总体上农村的文化处于缺经费、缺设施、缺人才、缺活动的“四缺”境地,与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相比,城乡文化的不协调显得更加突出。需要我们转变“农村文化农民办”的思路,加大统筹和扶持力度。与此同时,在基层的一些地方文化经费投入不足与使用效益不高的状况同时存在,文化设施建设不到位与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状况同时存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与方法不相适应的状况也同时存在。“三个同时存在”,说明文化建设本身还存在着不少潜力和空间。所以,如何以实现农村文化小康为着力点,整合城乡文化资源,促进城乡文化优势互补,应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4、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虽然各有其特定的性质,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有机体”。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直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有必要、也有需要继续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公益性文化如何在赚到掌声和喝彩声的同时,也能赢得经济效益,以不断增强文化事业自我发展的活力。相对于文化事业而言,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在基层,其弱质、弱势地位非常明显,市场主体缺乏文化产业投资冲动,消费群体缺乏文化消费的意识和素养。从发展现状看,“低小散”特征明显;从发展模式看,以自发、自主、自生自灭为主;从发展规模看,总量不足全市gdp的1%。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诸暨厚重的文化积淀不相称,与繁荣的文化事业不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长此以往,不仅制约文化经济功能的发挥,也影响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一手抓文化事业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壮大,实现文化体系内部的协调,应成为文化建设的长远之计。
思考之三:文化和谐,重在工作创新
文化创新的关键是体制和机制创新,主体是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在自上而下展开,把握这一契机,实现工作创新,着重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服务内容的创新。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创新文化服务内容,要特别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的大众情怀,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是强化三类阵地。建设公益性文化阵地,要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乡镇文化站、社区配套文化设施和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管理经营性文化阵地,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丰富、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推动单位内的文化设施共享,要加强引导,推动企事业单位内设文化设施与周边农村、社区的共享。二是注重三类产品。注重娱乐类文化产品的创作,满足群众“求乐”需求;注重信息类文化产品的创作,满足群众“求知”需求;注重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创作,满足群众“求美”需求。三是关注三类群体。关注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关注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妇女,关注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把这三类群体作为文化服务的重点,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中感受文明、接受教育。
2、方法途径的创新。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文化建设作为一项软任务、虚工作,尤其需要创新方法。一抓基础。以有形工作推动无形建设。把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具体化,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有形的活动中,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在细微处构筑思想道德大厦。二抓示范。用典型引导促进面上提升。一定程度上说,最基层的经济是看样经济,最基层的文明也是看样文明。要着力培育一批事业发展的典型、产业繁荣的典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三抓融合。在服务大局中发展自我。服从“第一要务”,服务“经济中心”,让文化的力量自觉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这是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宣传文化工作也只有渗透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实事工程之中,才会有人响应,有人支持。这是宣传文化工作的基本规律。融合的手段在于创设载体,开展活动,让群众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只有这样宣传文化工作才会有活力和生命力。
3、发展环境的创新。环境是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更需要在加强保障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文化规划。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重点是以维护公民文化权益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以培育市场主体为核心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二是完善政策保障。一方面,要逐步建立与“文化作为民族的根、社会的魂”的重要作用相适应的导向机制,真正把文化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另一方面,要积极落实上级出台的文化发展政策,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引导资金投向,调整文化布局,支持文化建设尤其是群众文化建设。三是健全机构网络。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拓宽用人视野,激活用人机制,重点是探索基层综合性宣传文化机构设置和网络化宣传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