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及亮点三则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6/4/26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及亮点三则


一、让“生活品质之城”的阳光洒到每一户困难家庭
——街道扶贫帮困“4+1”工程
实施单位:西湖街道党工委
主要内容:
街道以“春风行动”为载体,建立起了一套为老年人送服务、为困难家庭送温暖、为下岗失业人员送培训、为残疾人家庭送岗位和建立扶贫帮困基金的“4+1”扶贫帮困工程。针对辖区7795名60岁以上老年人,着力推进以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志愿者服务、文娱服务4大助老服务为主的“金夕工程”;针对辖区91户困难家庭,建起了四联互助机制和“一户一策”机制;针对547名下岗失业人员,建立了就业培训基地,实现了“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消除;从源头上解决395名残疾人的生活问题,落实就业帮扶“零遗漏”措施,实现了残疾人就业率92.5%;成立了面向困难群体的应急救助基金,已为因病致困的群众实施救助28.42万元。
主要亮点:
街道扶贫帮困“4+1”工程,注重解决短期困难与解决长远困难双管齐下,“输血”与“造血”并举,共建与共享结合,构筑一张社区“民生知情网”,建立“一户一策”帮扶机制,建立了扶贫帮困基金,把过去集中在一季的“春风行动”,变成了“四季风”。
二、“卫生最佳村”联片共创
实施单位:滨江区长河街道张家村、塘子堰村、傅家峙村
主要内容:
区长河街道张家村、塘子堰村和傅家峙村一道相通,是互相毗邻的三个行政村,都是滨江区“卫生最佳(差)村”竞赛活动中的优胜单位。各村班子对文明创建工作非常重视,为不断深化创建活动,自加压力,以“山美水美人更美,同心合力创文明”为主题,实施了“文明创建联片共创”计划,实行投入共担、设施共享、卫生共搞、教育共抓。每村所有围墙全部美化,每家房前都设置“温馨提示”;所有河道全部砌石护岸,河面不留漂浮物;所有的道路全部16小时保洁,堆积物全部清理;每村都建起市民学校,配备一流设施,坚持每周开课一次;每半月在塘子堰村举行文化活动,三村村民集中观看等。
主要亮点:
通过大半年的摸索尝试,效果不错,各行政村都很有积极性,形成创建合力,共同收获,共同提高,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三、建设美德档案体系,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新平台
实施单位:萧山区文明办
主要内容:
萧山区结合实际,积极研究适合县区一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方法,在区、镇街(部门)、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探索建立了美德档案馆、分馆和档案室等三级美德档案运行管理体系。
主要亮点:
1、道德建设载体新。通过记录好人好事,弘扬好人好事,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抽象的概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拉起了一支美德信息员、宣传员队伍,完善了美德信息采集报送机制,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为全区干部群众搭建起崇尚、传播、实践美德的平台。
2、三级网络全覆盖。在区、镇街(部门)、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分别建立美德档案馆、分馆和档案室等三级美德档案运行管理体系,在最大范围内收集好人好事、善事义举等美德信息,并通过层层落实美德档案采集、归档、报送、宣传、活动评选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搭建起干部群众相互沟通、交流、了解的桥梁。
3、美德事件全记录。美德档案体系的运作实行“抓大不放小”,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爱心奉献、善事义举等均有可能被美德档案所收录,鼓励善小而为之,引导群众从细节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4、活动助推阵势强。各单位注重以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美德活动,来提高美德档案建设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临浦镇将七一活动与十大“美德之星”评选表彰相结合;城厢街道实施美德进学校、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进万家“六进”工作;萧山医院以“医德档案”为载体,通过建立党员帮扶制、感谢卡等,营造了良好的医风医德环境等,使美德档案体系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不断扩展。
5、宣传引导力度大。上至萧山广播电视台、萧山日报、萧山网等主流新闻媒体,下至镇村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大至美德人物、事件深度挖掘打包宣传,小至村庄、社区宣传橱窗展示身边好人好事,形成舆论宣传引导全方位立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