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新课堂教学中四种不良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7
品德与社会新课堂教学中四种不良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品德与社会新课堂教学中四种不良现象的透视与反思[引子]
新课程实施已有两年,新教育教学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思考让我们清醒,“黑色的眼睛”让我看到了热闹自主背后透露出的放任、随意与浮躁。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出现了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的现象。
一、情景因滥而无效
品德教育过程是一个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综合活动,需要借助于情感的催化来完成这一过程,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下激发出来的,良好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指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有的融洽、愉快、舒畅的教学[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nayishi.com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气氛和教学环境,这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而在现实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过分的重视情景的作用,拿情景滥用:
[现象]
1、情景一味追求趣味性。 有的教师误认为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情景,就能使课上的活。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师在教学“欢迎来我家”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名字吗?你们观察一下老师有什么特征? (生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表扬)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一个词,你们做一个相反的动作好吗? (师说起立,生坐不动,师说向右转,生向左转……) 师:这节课我还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等会把他们请出来好不好?(板书课题)这个情境的确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但细想学生究竟参与的是什么活动,他们的积极性都用来做什么?与学习“欢迎来我家”有联系吗?这样的空架子在教学中有作用吗?不妨把它放在课外活动上,倒可以愉悦身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情景脱离生活实际。 一位教师在教学“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时,创设了多种活动方案,多媒体出示多种活动场面,让学生参与活动。学生热情很高,好象去公园玩,说实在的,社区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教师创设这个情境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德育,但这个情境的创设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3、情景失去了教学效果。 在“我来做个小导游”中的情境创设: 课件演示:阿笨猫一跳一跳地向大家介绍家乡,它用滑稽逗人的动作和可爱迷人的表情述说。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把教材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童话故事,制作成课件,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可是面对上述情景,学生们只对“猫”感兴趣,而对教学内容却什么也不记得了,教学效果又从何谈起。 [反思] 在当前小学教育活动中,情境设计已引起普遍重视,特别是新知的引入,尤为重要,这是一种很好的趋势。使品德教育更贴近社会生活与儿童的实际,可以改变枯燥、抽象、说教的教育状况,也是现今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有时候我们对德育与生活联系的理解过于追求形式,为了情境而情境,上一堂课挖空心思,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若是按照上述做法,把形式和内容机械的割裂开来,非但不能“披文入境”,反而白白浪费了师生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应从学生现实生活情境出发作适当的理性加工,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情境创设应富有理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策略]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取什么样的情境作为学习内容,是教师创设情境重点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1、创设恰当的生活情景。 对于低年级小朋友而言,“现实”情境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事物。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乐趣。如在进行“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教学时,学生对社区不熟悉,可让学生结合学校活动和星期天去公园看到的情景说一说,如学校里有打篮球、排球等,公园里有跑步、跳舞等健身活动。这样的设计从农村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构建开放的生活情景。课堂教学中以不同的活动组织形式,展现现实生活中类似于文本的有关材料,开展群体性活动,组织各类竞赛。把生活搬进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醒悟、懂得和明白。如教学“生活处处是课堂”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爱好,有的唱歌、跳舞,有的吹口琴,有的画画做小制作等。班级里各类能手应运而生,产生了各类班级之星。这样的设计使教育源于儿童生活实际,学生切实深入生活,在生活中道德生命得以成长,激活学生潜在的道德主体。 2、构建恰当的情境呈现方式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其形象性、生动性,同时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及教育的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突出其形象性和生动性,尽可能的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谜语……如“我来做个小导游”中的情境可作如下设计:新课伊始,教师发一些反映本镇面貌的照片给学生,请学生介绍,然后把你最欣赏的地方美景记下来,熟悉家乡,准备介绍。再激发兴趣,学做导游,让学生小组合作准备,相互谈论,尝试导游。最后点名各小组来做导游,激发下面学生对不了解的地方进行发问。 课堂情境的创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锻炼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合作、演讲与交流等学习活动,发现学习品德的乐趣,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二、合作因闹而失意 当前,合作交流是当今世界首选的最佳学习形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等的优势互补,这样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因此合作交流式教学为多数教师所青睐。品德教育过程中,课堂合作能充分发扬民主,吸引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另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但我们看到热闹的合作后面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现象] 1、合作角色不均 合作学习的伙伴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不均等,那些优秀生往往仍主宰着策划、讨论,扮演领导、主角的角色,而相对内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表现为消极的、被动的,成为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观众或听众。他们在伙伴合作学习中由以往的对教师的依赖转变为对伙伴的依赖。换言之,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只能是从表面上把原来的师生接受模式改成了生生接受模式,而非实质性结构性的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设计“萧山一日游”,老师呈现问题情境后,立即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游玩方案。这时,笔者随机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只能当听众;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仅仅流于形式;有的小组对问题还不甚了解,根本无从说起…… 2、合作主题不清 小组组成之后,要安排组员各自的任务,然后进行学习。在不少课上,小组学习时教室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深入小组细听,就不难发现有的小组没听清要求,毫无目标的活动,有时直到老师叫停,还未真正开始学习。而有的小组兴致勃勃讨论的内容早已离题千里而浑然不觉。 如在“热闹非凡的市场”的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把大商店、小商店、超市里各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查和记录,并说说价格的秘密,组长做好记录。有的小组没等老师说完,讨论就开始了。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教师跑到这组,发现没有记录,再讲要求;跑到那组,发现同学都在说有哪些好吃的东西,全然忘了要做的事,还使劲地叫唤,教室里乱做一团…… 3、合作时机不利 合作学习还存在时机不宜,分配不当的问题。三年级的王老师在“我家的故事”时,要求学生说说家庭情况、幸福的事,小组讨论时作好记录。而这时有两个小组却无法进行,他们中有家庭很不幸的成员,没有讨论就开始哭了……看来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万金油”,一涂就灵。合作学习也要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方能产生实效。 [反思] 新课程标准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壁垒,刷新着我们陈旧的观念。接受新课程的每一位教师都在积极实践着,开放课堂积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师生的群言堂,由专制变为平等,努力实现学生主体。但学生是否真正受益了呢?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合作”也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另外,合作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学”,教师只作事后评论员,而不能参与学生“学”的全过程,以致学习活动出现东拉西扯的思维混乱,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合作学习开始之前,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 [策略] 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得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对操作程序给予必要的说明。 1、合作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由于小组合作是在一个小集体、小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要有一定准备和必要的训练。教师要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善于倾听对方;有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特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等形式,达到相互支持。当然,这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习得的,要有意识的长期培养,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