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概况与对策思考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2

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概况与对策思考

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概况与对策思考

一、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一)服务业总量持续增长,但规模不足,比重偏低,发展滞后。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4.73亿元,占到全市gdp的29.6%,比全国39%的平均水平低了近十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二)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基本形成,但市场化、产业化不足。

除公有制经济外,外商投资和民营经济近年来投入的服务业项目越来越多,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为70%以上,服务业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基本形成,但与城市总体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市场化、产业化仍然不足,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多、门槛高、垄断经营以及体制制约,抑制了境外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三)服务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功能不断完善,但规模与档次偏低、亟待整合提高。

铜陵已经基本形成交易功能相对齐全、大中小配套、连接城乡的服务市场体系,相继建成一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为各所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但当前服务业市场体系现状与城市功能的要求相比较,总体档次偏低,现代交易功能匮乏,具有地区性影响力的大型综合交易市场和高档专业化市场数量少(例,如何提高和发挥铜商品市场的功能),新型经营方式和营销手段亟待推广。

(四)政策长期向工业倾斜,整体引导服务业发展的功能薄弱。

长期以来,铜陵一直偏重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同时服务业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政府在规划和操作层面缺乏整体引导的经验,造成各行业之间关联性较差,因此总体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另外,近年来服务业发展项目增多、投入量加大,但多为房地产开发、市场建设和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新兴行业、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比较缺乏,尤其是二、三产业联动的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创新型重大项目不多,制约和影响了铜陵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后劲。

(五)各区域服务业功能分工不明确,辐射功能不强,传统观念约束。

服务业的功能分区尚不明确,各局部区域往往根据需要独立发展,缺乏整体协调,中心城区在服务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不强,难以形成系统优势。另外服务业的发展还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不仅来自政府,也来自投资者、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由于观念上的“路径依赖”,人们对于铜陵服务业发展的预期较低,影响了城市功能的转型。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铜陵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各类潜在服务需求强烈。铜陵服务业发展与城市总体发展水平和周边发展更快的城市相比,差距大,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较大。因此,在铜陵打造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的趋势,加速本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为增强综合城市竞争力。

二、铜陵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1、市场需求。近年来,周边地区大中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快速增加,铜陵自身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高度的外向型经济,对各类服务产品的需求旺盛,这给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人们收入提高,生活质量飞跃,已开始追求高品味的休闲旅游、高档住宅、绿色健康等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又给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创造了机遇。

2、政策引导。国家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我国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国家发改委也已明确提出全国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同时,市委、市政府也已开始重视服务业的发展。铜陵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又相继出台了《市十一·五服务业规划》、《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挑战:1、光影效应。由于现代服务业的聚集性和规模特性,江浙发达地区和南京、合肥等大城市具有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了铜陵的现代服务市场,使铜陵服务产业的升级空间受到限制。铜陵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处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光影效应”的影响下,滞后于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

2、区域竞争。周边同级城市马鞍山、芜湖、安庆也纷纷推出大力发展服务业,且存在行业发展重点趋同的问题。市场经济中的产业同构并不可怕,铜陵服务业在竞争中取胜,必需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和合理分工。

三、铜陵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分析

铜陵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迅速扩张公共服务业,最终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公共性服务业为根本的产业大格局。

应着重发展以下六大行业:

生产性服务领域: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领域: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和社区服务业。

公共性服务领域:重点发展职教服务业和卫生服务业。

因物流业市政府已出台实施意见,本调研报告着重分析科技、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教育服务和卫生服务业等五大行业。

(一)科技服务业

1、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支持科技型企业采取各种形式创办研发、测试和设计中心,提高自主培育核心知识产权的能力。利用科大创业园,吸引国内外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科技企业来铜建立独立型研发机构、分支机构和研发基地;在各产业集聚区建设相应的专业孵化器,推进孵化器的网络化发展;大力推进网上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通过无形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姻”建立各类科技研发载体,培育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切实提高铜陵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2、做大做强科技中介服务。重点扶持和推动科技孵化器、科技信息与咨询机构、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大型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加快培育若干个重点骨干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其向高层次发展。积极引进境外著名的科技中介机构以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来我市设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升我市科技中介服务的整体产业水平。

(二)商贸流通业

1、打造流通产业集群。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叉集中,形成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商业组团。东西以长江路——淮河路,南北以长江二路——北京路——芜铜路区域为依托,建设1个铜陵ccd(中央商业区),形成以商贸、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商业气息的城市中央商业区;以环湖地区为依托,建设1个以观湖广场、临湖广场、天井湖公园和江南文化园等景观为中心的游憩商业区;利用大通丰富旅游资源,建设1个大型综合游乐中心和1个专业化高尔夫球场,刺激铜陵中高端商业市场需求;结合“十一·五”规划,推进城乡商业一体化,在东、南、西三大城区打造若干条具有铜陵特色的主题购物步行街,吸引旅游者、购物者、休闲者驻足,成为城市购物旅游休闲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综合市场区建设,在各城区和城乡结合带,培育若干个具有区位优势、有产业依托、有较大辐射半径的区域性商品市场和大型专业市场,增强铜陵大型交易市场的区域性影响力和吸引力。

2、推动商业服务升级。一是发展社区商业,使其成为家庭功能的延伸,形成沿街式、团组式和会所式的社区商业格局。二是发展电子商业,大力推进社区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商业进社区,电子商务网络进社区。同时,大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商业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快商业企业的信息传递,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绩效。

(三)社区服务业

把与市场化商业联系紧密、适宜产业化的社区服务项目,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企业与事业分开的原则,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快发展社区医药、保健、洗染维修、代理服务等新兴服务网点,努力培育和发展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企业。鼓励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各种力量共同兴办社区服务事业,积极探索政府鼓励、社会创办、自主运作的福利服务社会化新路子。鼓励有条件的商业服务企业在社区设点服务站,发展网上购物、网上服务,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化。鼓励发展家庭保洁、烹饪、保姆、老年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的社区家政服务公司。建议创办铜陵家政服务网站,以此为载体,依托各城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立覆盖市内各社区的家政服务信息网络系统。

(四)职教服务业

发展各类特色职业教育,培养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一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议到,职业教育投入达到全市教育总投入的15%;二是抓好职教园区的硬件建设,加强2家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建设,近期培养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需求的技术工人,中期瞄准皖中南市场,长远瞄准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三是吸引外资与民营资本采取各种形式投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四是积极与国内外教育机构联系,让铜陵成为外资与民营资本投资职业教育的试验场,尤其偏重与铜陵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制造业高级技术工人与电子、半导体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五是加强技能实习基地建设,为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创造条件。

(五)卫生服务业

1、提升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卫生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健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非基本医疗和特殊医疗等多层次保障体系。

2、培育优秀医务机构和人才。用优厚的待遇吸引市内外的名医落户铜陵或者利用部分时间来铜陵服务,提高铜陵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知名度;吸引全省各大专业特色医院来铜陵设立具有品牌的医疗、护理分支机构。与省内外著名医科院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远程培训或者脱产培训的方式,不仅培养与培训满足高端需求的医疗保健、护理等专业人才,而且培训满足农村基本卫生服务的、实用型的卫生专业人才。

3、加快医疗支出改革。加大财政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城乡居民全部进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在基本卫生领域内享受免费卫生服务;孤寡老人、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和最低收入群众,大病享受全额免费卫生服务。变革卫生支出的投放方向,有效地分配卫生资源,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卫生支出的投放转向农村和基层卫生组织,重点支持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资源的投入转向为解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问题和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活动。同时,逐步减少政府对医疗机构财政性补贴,转为直接向患者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