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检察机关政治工作研究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0/12/13

新时期检察机关政治工作研究

今年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三十周年,值此之机,探索检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是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检察政治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检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即是检察政治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反映政治工作本质和趋势的法则和客观要求。检察政治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证明,坚持“两个突出”、实现“三个依靠”、保证“四个并举”,是检察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一、坚持“两个突出”,是确保检察政治工作正确方向的根本要求

总书记指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关系政法工作的成败”。周永康强调,“政治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对于政法机关来说,尤为重要”。30年检察政治工作实践证明,“突出党性,突出检察特色”,实现鲜明的党性与检察特色的统一,是决定检察政治工作政治方向的基本保证,是我国国体政体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司法特色的具体体现。

检察政治工作要实现“两个突出”,必须从其基本规律出发来思考和谋划。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首要任务。目前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在价值观念的转化上下功夫,实践中偏重于价值观念的教育,对如何把价值观念纳入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化为检察行为和结果,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显著等问题,要积极探索依靠“观念的力量”使制度安排和行为结果发生效力的方法途径;要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建设严格、公正、文明专业化的检察队伍,着力于加强职业信念、职业精神、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即“五职”教育,使党性和鲜明的检察特色“内化”与“外显”,从而实现“大学习、大讨论”所要解决的方向问题,促进检察这一政治共同体的发展。

二、实现“三个依靠”,是永葆检察政治工作生机与活力的动力之源

孙中山曾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30年检察政治工作的实践证明,依靠领导、依靠干警、依靠社会各界群众这一总体推动力,是检察政治工作不竭的动力之源。

领导干部是政治工作的组织指挥者,是政治工作的骨干核心力量。依靠与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主导作用,“领导抓”、“抓领导”,是检察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也为政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依靠干警是检察政治工作的根本出路。每一名干警都有政治愿望、政治追求、政治评价、政治满足感等,认识不足、调动不力,政治工作势必乏力。必须立足社会看检察,积极营造政治工作有序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吉林省检察机关开展的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基层的“四走进”等活动,使检察人员进一步认清了自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使命,促使他们进一步找准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与着力点,增强与党和人民的感情,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实现政治工作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统一。

三、实行“四个并举”,是提高检察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的基本途径

30年检察政治工作实践证明:教育与管理并举、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继承与创新并举、规范性与艺术性并举,是使政治工作丰富多彩、生动有效的基本规律。

一是教育与管理并举。自1998年开始,检察机关开展了各种教育活动,执法思想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司法规律的检察队伍管理制度和机制,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保障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等管理制度体系正在积极构建,从而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形成教育与管理双管齐下的良好政治工作格局。二是深厚的理论性与高度的实践性并举。政治工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指导服务检察工作实践,实践是检验政治工作的唯一标准和动力。用理性的思考带动实践的推进,用实践的经验升华政治工作的规律,增强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保证政治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三是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目前政治工作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手段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发展的能力不强,制约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破解。要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既遵循以往成功经验,又敢于打破陈规,实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保证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创造力和生命力。四是严谨的规范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并举。规范性是检察权的行使原则,同样适于检察政治工作。政治工作从机构设置、职责、职能、程序等都有严格的原则和标准,必须具有规范性。同时又必须在某些情势下达到灵活处理的艺术性。(吉林市人民检察院·张红)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新检察政治工作

来源:本站 作者:陈方荣 时间:-05-25 点击: 91 [大 中 小][打印]

在新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政治工作在检察工作中的“生命线”作用,成为动员和组织检察人员坚持“三个至上”、实现检察工作主题的政治优势和重要手段。

一、检察政治工作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方方面面

一是检察政治工作的观念有待进一步创新。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要真正把人作为生产力各要素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把培养人、造就人、激发人、成就人作为工作的基本定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和积极性。要在基于实现检察工作目标而强化对检察人员共性要求的同时,更加关注其作为“社会人”的个性感受和需求。

二是检察政治工作的内容有待丰富和延伸。要从检察人员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及时丰富有利于检察人员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的内容,让检察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要以改革模式、创新手段、拓宽领域、延伸内涵为前提,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和丰富检察政治工作的内容:其一,政治工作不仅仅是政工部门的工作;其二,政工部门的目标是做人的工作,但其首要任务之一在于建立制度和研究方法;其三,强调上下级联动和一体化;其四,强调与系统外的政工部门以及系统内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信息共享;其五,检察政治工作姓“检”,虽不是检察业务工作部门,但只有抓住检察特点才能做强做大。

三是检察政治工作的思想文化含量有待加大。要真正把检察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克服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要善于并努力用思想的力量去征服人,用理论的力量去说服人;要更多地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律知识等提高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和有效性。同时,要增加科技含量,利用网络等先进科技手段,增强检察政治工作的实效和吸引力。

四是检察政治工作的形态和方式有待变革。要进一步实现检察政治工作由注重管控向注重疏导培育的转变。强调既管人又解放人,既以制度管人,又以文化育人,既重视量化考核又倡导奉献精神。

二、检察政治工作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把握好四个“必须”

(一)必须把提高检察人员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意识作为检察政治工作的关键。

改革发展稳定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基本关系,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一定要把为大局服务作为检察政治工作的基本职责,并切实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定位检察政治工作。检察政治工作必须肩负起三个任务:

第一,倡导检察机关的大局意识。帮助广大检察人员进一步认清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间检察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主动服务大局的意识,克服以案办案的狭隘履职理念。

第二,强化检察人员的民生理念。切实加强检察工作人民性的教育,引导全体检察人员真正在内心深处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履行职责中坚持从法律、政治和社会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和权衡,最大程度地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第三,着力培养执法为民的良好作风,促进全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形态的形成。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问题,围绕易发多发问题的关键岗位和环节,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二)必须把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作为检察政治工作的出发点。

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科学发展观对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政治工作的基本职能,更是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察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把检察人员作为检察机关的一员,更要把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独立个体进行定位加以研究,有区别地了解、认识各自的内在需求和情感特征,把以人为本转化落实为人的体验和人的发展,完善人的道德,提高人的品格,激发人的热情,升华人的理想。最大程度地实现两个和谐。检察人员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检察人员内部精神世界与外界的和谐。

(三)必须把符合科学发展的考评体系作为检察政治工作的有力推手。

当前,检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着力构建有利于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推动检察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1、政治工作要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保证。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执法为民的理念,紧紧抓住改造并确定正确的世界观这个“总开关”,发扬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三个至上”,真正把党和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政绩的最高标准。

2、切实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检察机关考评机制。

一是检察业务工作考评体系。要切实把加强业务考评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到增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上,在坚持全面考评的基础上,加强对有利大局、有利民生、有利和谐的工作,以及发展相对滞后业务的支持和考评,推动牢固树立强化监督、服务大局、情系民生的工作导向。

二是检察人员绩效考评和提拔任用考评体系。必须坚持着政绩用干部,努力在思想、作风、制度上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当前必须做的几项基本工作是:突破瓶颈,从过度行政化的考核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既考核“人”;又考核“事”;健全考核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健全和完善考核结果的运用制度。

3、必须创新考核方法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是要研究现代考核理论。遵循从经济视角和利益格局考察人的行为基本规律,并善于开发激发人、凝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