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企业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12/3/10

企业文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第2页

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尤其是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

三、企业文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国民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在职业教育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对学校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澳大利亚tafe学院早已普遍使用了“产品”和面向市场的“服务”概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近几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以就业为导向,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教育面向市场化,职业学校的文化在很多方面也开始接近企业文化,提出了竞争求得生存的理念、管理增加效益的要求和“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推销意识等等。也即企业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各个层面的工作思路。

(一)对学校管理者的影响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逐步面向市场,企业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愈加广泛、深刻。职业学校开始加强与市场的衔接,吸纳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树立以市场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像企业选择经营方向一样选择办学方向,运用企业开拓营销模式的理念改革办学模式,尝试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运作机制,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努力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例如,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用企业名称冠名系,聘请企业领导兼任系主任,在系部推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在宣传工作方面,打破传统的部门设置模式,成立“新闻策划中心”,定期出“新闻年刊”,像宣传企业一样宣传学校,还有一些职业学校将学校实习实训楼或教学楼用名产品的名称来命名等等。再则,现在一些职业学校的校长,他们也开始向企业家学管理,用企业管理理念来组织思考学校如何高效运作,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目标,这个学校管理问题,和企业管理是相通的。当然,“学习”的本质并不是全盘接受,机械照搬,而是取其精华,消化吸收,借鉴启发,为我所用。
企业管理面向市场,身处生存竞争的大环境,要求管理者必须有精明的战略管理、精细的过程管理、精准的绩效管理,其中值得校长学习的东西很多。当然,我们需要学习的并不仅仅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而更多的应该从企业管理的理论、观念、思路、原则、方法中获得有价值的启发。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指出:“世纪质量运动的重点将从制造业转移到教育、医疗保健和政府管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出版的《学会生存》中也有这样的话:“最近的各种实验表明:许多工业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都可以应用于教育。”校长向企业家学管理,是一种“取法乎上”的学习行为。
企业在市场中搏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就会被淘汰。校长向企业家学管理,也是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校长向企业家学管理,也会给学校的变革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学校向企业学管理,实现教育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机整合,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将是必然的选择。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现代学校管理”就等于“教育管理”加“企业管理”。

(二)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的影响

1、对校园宣传舆论氛围及学生成长的影响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平台,也是职业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最大劳动力市场。所以,职业学校必须了解企业、服务企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那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直接受到企业文化影响的对象是学生,对于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性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在一些职业学校的校园内、实习实训基地室内,很多地方张贴了体现和反映企业文化的宣传标语,广泛宣传“敬业才能有事业”,“今天不努力学本领,明天将努力找工作”等理念,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要求学生的发型、衣着和举正,为毕业时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例如,我校在实施与常州拨云电子有限公司接轨的实习管理制度中,要求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着常州拨云电子有限公司实习装,开展师生与公司员工同场竞技的一些文体活动。学生作为常州拨云电子有限公司的“准员工”,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文化内涵和企业的团队精神。

2、对学生理解职业道德内涵的影响。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职业技术学校按照社会主义职业原则和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逐渐形成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规范及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的核心实质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为此,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培养敬业精神和精业精神,培养奉献精神。学生在社会实践和校外实践活动中,通过企业内的实训课和职业岗位实践,加深了学生对职业道德内涵的理解。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到现代化企业,亲身体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实训和岗位实践中参加劳动,参加管理,同员工打成一片,学习企业员工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习惯。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竞业精神、精业精神、奉献精神,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良好的道德习惯。在现代化企业内,现代化生产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协作,共同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及吃苦耐劳的作风,都会给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这些都是无法在校内完成的德育教育内容。事实上,一个真正的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人。中外许许多多的企业家都十分重视对员工道德素质的要求。浙江万象集团董事长鲁冠球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有德有才,高薪聘用;有德无才,培训使用;有才无德,后患无穷。这清楚地表明一个现代企业家对员工思想道德的要求。因此,作为人才的培养单位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

3、对校园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的影响

学校对于到企业参加过社会实践过的学生,学校除了进一步对症下药加强思想教育外,还在职业指导上作了进一步改进。首先,改变原先把职业指导变相为突击性的“毕业指导”的做法,充分注意职业指导工作的“一贯性”、“连续性”,将职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即从新生入学的始业教育到毕业生的择业指导,一以贯之,逐步引导。其次,对中职学生的职业指导突出“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力争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和载体来实现。例如,举行“模拟招聘会”、“已毕业学生就业案例分析会”、“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用工企业对就业学生要求介绍”、“‘名企业家成才之路’读书竞赛”等活动。还有,试行“试就业性实习”——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一定时间去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增长对职业的感性体验。通过这样层层引导,不断“灌输”,反复强化,使学生逐渐形成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要有的职业,敬业,更要乐业的意识。

(三)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对学校课程改革理念上的影响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是有几点启示的。

(1)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所以我国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尽量使学生贴近了生产第一线,并结合“集中安排生产实习”来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同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岗位要求及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成为了当今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因此,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可以说,校企合作教育的能否成功实施,是决定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活力的关键举措,是中职学校实行改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抓手。
在与企业合作与学习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对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课程模式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1)实行订单式教育。
所谓“订单教育”就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计划、确定评估标准、实施教学过程等教育教学活动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2)试就业实习。
这里所说的“试就业实习”,指的是学校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校实验设备有限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学完若干时间的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后,由学校统一安排,进入相关单位学习技能操作,然后再重新返校参加学校学习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模式。
(3)合作培训企业员工
关注企业员工的素质,已逐步成为企业家的共识。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全球科技每年以20%的速度在更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如果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停滞不前,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任何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企业家都十分重视企业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其培训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岗前培训,也有轮岗培训;既有基础理论培训,也有专业技能培训等等。
(4)“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企业技术工人来校参与学校教学”,“邀请成功企业家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出谋划策”;另外还专门成立了由知名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在市场需求、专业设置、培养方向等校企合作教育方面提供指导性意见。

2、对学校专业建设、教学计划、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等的影响

学校专业现代化就是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随时与现代生产力水平及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程度相适应。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使专业教学计划建立在现代和未来的基础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