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企业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12/3/10

企业文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内容提要:世界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世界各国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其竞争主要在于人才的竞争。而当今作为与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各国政府的关注,职业教育的如何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企业的管理与其文化越来越得到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从分析当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着手,通过对比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阐述了企业文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从而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中等职业教育

一、企业文化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背景分析

世界进入21世纪,全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球化的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直接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职业教育。

国外:进入21世纪新时期,作为与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都在倾力于新一轮的职业教育的改革,总的趋向归纳为是:

(一)职业教育纳入了终身教育的体系,完善职前职后的衔接机制。

日本在1978年就明确提出“职业训练及终身技能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方向。”美国早在1971年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终身化的职业教育----生计教育,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从幼儿园到成年获得全部生涯的谋生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的方式。1999年,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又明确提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将其作为终身教育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这些对拓展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有所启迪。

(二)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能力(cebt)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方向。
能力本位就是从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依据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教学(培训)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进行质量评估。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注重能力的观点,已被西方职教界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于职业资格评估和开发研究之中。加拿大“cbe”理论和“daum”,就是典型的能力本位思想的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除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职教观,还突出强调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把创业能力看作职业教育应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欧盟委员会在《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必须要培养三种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特别大力培养创业能力,鼓励自主就业,要为青年创办企业提供宽松政策环境,从而进一步开创新业新途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这为职业学校创新培养模式提供指导。

(三)加强校企合作,发展现代学徒制,拓宽培养模式。

学徒制一种传统的职业培训形式。随着时代发展国家的吸取、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基础上,发展现代学徒制度,把它作为实施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培养模式,个别国家把相代学徒制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形式。典型的现代学徒制培训主要采用:实行交替式的学习与培训,约三分之二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三分之一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签定一份合同,企业指导派师傅指导和管理学徒工(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培训,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学习或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即所谓订单式培养。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现代学徒制的优点,实行学校招生,企业招工一体化,使培训与就业关联,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实训内容适应企业需要,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培训,使毕业生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减少企业用工前的培训成本。开展学徒制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为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美国的“合作教育”等。亚洲的韩国1994年也开始实施2+1制,学生头二年早学校接受学校职业教育,第三年在企业接受为期一年的现场实习和培训。这对我们职业学校改革办学模式提供借鉴。
(四)重视职业指导,注重完善职业咨询制度。
近年来,国外职业教育加强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建立指导机构,实施职业指导。如:澳大利亚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并对职业指导的内容作出具体规定,并建立职业指导中心,开展对个人或小组的职业咨询,为学生提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展求职培训。国外有些学校还开设职业和个人发展课程,开展生计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还借助现代化手段,开展职业指导,如使用计算机,开展网上指导,增强学生就业择业机会和竞争能力。
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无疑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与冲击,各行政管理部门也纷纷组织人员去国外考察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国内:全国召开了职业教育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改革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又颁布了《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今年11月份在北京又再次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规划“到,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同时还提出要“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提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等。
可以说,无论国外国内,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的职业技术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已逐渐智力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逐渐减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大量减少,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使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技术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发展为知识密集型。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份子,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职业技术的水平必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过程必须与处在改革最前沿的行业——企业与其用工要求实行无缝对接,而且这已成为迫切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让学生越早接触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则是上策。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教育体制改革是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的。
教育千万不能就教育论教育,教育与经济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理论不是空泛的,是随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我们能否用企业改革的思路思考我们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我们能否用企业用人的要求反思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能否借鉴企业文化建设来构建校园文化、学校文化?这些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及办学质量的高低的。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寻找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反思自己管理弊病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管理理论。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于组织管理文化的子观念,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其中价值观念(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是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
文化是企业生命的支撑、源泉。一家重点企业,它的经济效益后面一定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形成其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概念于1986年正式提出,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进行了见仁见智的讨论,主要有“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文化氛围说”“学校准文化说”、“校园精神说”和“规范说”,还有将校园文化分为“硬文化”(校纪、校誉、校貌)和“软文化”(目标、信念、人心),等等。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学校文化就是学校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学校形象,增强学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是学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概念,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就其本质来看,宏观上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企业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就是为了使该企业成员共同在一个和谐化的,一体化的、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建立与企业各方面发展乃至企业命运有关联的氛围,使该企业全面发展而立于不败之地。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是激发师生、教职员工的责任感与创造性,营造氛围,培育全体师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两者都是围绕“管理”与“氛围”,从而形成特色。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员工团结一致,协作奋斗,爱岗敬业,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则是摆在企业和学校管理者面前的共同的任务,这些任务同时正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的产品要要高质量高品质才有市场,同样,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有真才实学,精湛的技能才能被社会和企业所接纳,二者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产品”的竞争力,塑造自己的精神,形成具有其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的文化。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相同点就是它们的主体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二者的建设中都要关注人,理解人,凝聚人,重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