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社会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二

企业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10/12/29

知识经济社会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二第2页

济的发展,海外华人战后经济发展的成功,正是依据于这样的网络,从而使商品、资金、人才、信息在华人经济圈内迅速运转。导致华族资本的急剧膨胀,构成为华族管理的基本特色。

“静思”习俗,“家”本位,“重义”,构成东方伦理型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构成为东方管理的基本特点。这种以“情”为纽带的管理在现代管理中产生了极大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沟通频率的提高而增加了内部成员的认同效应。其次表现为组织的整合功能强。第三,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和费用也会降低,并使各部门之间产生互补效应,从而有利于整个公司和企业的整体功能的发挥。由此可见,以“情”为纽带的管理模式,由于其内部情感交流频繁,成员之间认同效应高,往往易于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从而大大减少相互协调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但是,这种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却忽略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从而表现出在强调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充分,而在强调任务和规则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因此,法规制度的不严,人事关系过多,理性精神不足,正是中国式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由此可见,中国管理模式的成型,应当以理性精神为准则,纳情于理,移情于法,以建立“情、理法”相统一的管理模型。实际上任何管理都应当是三者统一,无非是各自的运作机制不同,各自的管理成本不同,由此引伸出不同的管理模型和体制。

第四章知识经济时代下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

第一节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方略

近20年来,随着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以其持续增长的加速度,由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积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正确制定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取的发展方略,无疑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软件、和网络使地球显得越来越小,人脑向外延伸,信息瞬时即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知识的复制成本几近于零。高速传递、互动共享信息的网络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信息产业将逐渐与电信业、广播电视业、金融业和娱乐业融合,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产业和经济形态,信息产业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并对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近些年来,人们亲眼目睹,一场汹涌澎湃的信息化世纪风暴,正席卷着世界的每个角落;从东到西,从南至北,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信抑,不分语言,不分地域,不分国度,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甚至一些处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在尝试着大力发展现代信息事业,积极利用基于信息高技术的各种智力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走上信息化的发展之路。

正像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结构一样,知识经济也需要自己的基础结构。信息基础结构是支持知识经济社会有效运行的基础结构体系。其功能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大规模的先进发达的信息网络;二是保障信息网络有效运转的社会支持环境,信息网络是开发,获取、加工、再生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技术设施体系,由采集信息的现代传感与测量系统、处理和再生信息的高性能计算机与高级智能系统,以及传输信息的先进控制与显示系统组成。社会支持环境主要包括支持信息网络有效运转所需要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观念、文化教育、人才资源等等。信息基础结构的逐步建立与不断完善,将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向任何对象传递任何信息,可以方便高效地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从而大大改变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的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远程采购、远程协作、远程聚会将为公众普遍共享。社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将越来越丰富多彩,城乡差别将日趋缩小。

二、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

发达国家大企业正在积极通过信息化建设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志在获得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竞争优势。我国近2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已不允许我国再置身于世界经济圈外。在上一次产业革命中,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抓住历史的机遇,其结果造成了近一个世纪的落后和。现在,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革命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给我国企业既带采了巨大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以知识经济的发展观进行考虑,企业规模上去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未必就能形成;产品质量问题解决了,企业未必就能在国际国内市场立足。如果我国的企业对此茫然不知,毫无举措,其思维方式仍停留于传统工业经济的境界,没有看到信息经济的巨大冲击,我们将痛苦地看到,伴随着规模、质量和成本目标的实现,也有可能我们新一轮的落后又开始了。

我们已错过了文艺复兴,我们也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现在我们决不能再和信息革命的大潮失之交臂了。

三、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取的发展方略

国际市场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国际市场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对于捕捉国际贸易商机,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象征,已勿容置疑地成为当今和未来国际市场信息竞争的制高点。利用国际互联网充分有效地获取、传送经贸信息、是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和扩大合作最有力的手段,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拓展经营途径、创新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效益的动力,是企业实现产品增值的催化剂,是企业争夺21世纪国际市场的重要跳板。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利用这块跳板实现名牌发展战略,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及时掌握国际经贸市场信息,注重国际经贸市场调研,确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思路和方针。

国际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信息竞争,信息传播效益直接影响经贸效益。国际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媒体,网上用户正呈现激增势头,我国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个国际市场信息传播战略制高点。例如,由国家经贸委主管、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企业信息网,作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它以北京为中心,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工作站,用户覆盖全国各地。设在北京的主系统广泛采集国内外最新政策法规、经济动态,科学技术、市场行情,商贸机会等信息,每日可向网员单位提供4卷24类50万字以上的各种经济信息,它不仅能够提供电子邮件(email)、全球信息检索(www)、internet服务、homepage主页制作等网上服务还能为国内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内网络漫游、高效业务展系统、电子商情综合系统、网上贸易等十一项独特的商业增殖服务,其独特的专业性、广泛的覆盖面、权威的影响力,正日益引起国内外关注,已成为世界了望中国企业的窗口中国企业通向世界的桥梁。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化竞争中,我国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跃上信息高速公路快车道,夺取当今和未来国际市场信息竞争制胜的战略高点。

四、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特别是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正在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上不断出现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新特点。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及时革新原有的管理思想和调整管理方式,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企业重建:企业管理的又一次革命

企业重建运动是从研究传统分工开始,针对过细的专业分工中将管理重点放在单个作业效率的提高,而忽视整体业务流程功效的问题,从根本上对原有的基本信念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考虑和重新设计,以期彻底抛弃原有的作业流程,针对顾客需求,再造一个或几个新的业务流程,使品质、效率、成本、服务等经营目标获得惊人的改善。

由于信息网络覆盖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大大节省了指令、报表、数据等在不同职能部门和作业流程之间的流转与延误,缩短了生产周期,精简了管理机构和人员,使专业分工所产生的金字塔组织逐渐转变为扁平式的团队组织,经理人员主要由监督与控制转变为指导与激励,每个职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了解全局、关心全局。企业重建是一项智慧、科技与艺术的结晶,它透过创新流程来革新企业,更能适应以顾客为主导、竞争激烈、变化快速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二)顾客驱动:企业经营的第一要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顾客的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为此,企业必须自觉地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指导,与组织机构,产品和服务、激励和奖惩制度等紧密结合起来,采用顾客管理系统实现消费者与决策者、生产者的联系。这个系统主要包括:(l)顾客意见征询系统;

(2)营销服务系统,设计规范化的服务流程;(3)顾客沟通系统;(4)顾客满意度评价系统。

(三)研究与开发:企业的命脉

知识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生产、占有和利用的竞争。

要提高竞争力,企业必须提高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研究与开发是获得这种能力的基本途径,它左右着企业的命运。所以,管理者必须把目光投向国际信息网络所创造出来的信息市场,进行信息的收集、综合、提练、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步伐,通过研究与开发,把企业已有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又生产出新的知识资源,进一步促进研究与开发。这是无数优秀企业的成功之道,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品位高低的重要标志。美国的微软公司是这样,中国的北大方正也是这样。

(四)发展战略:全球化经营

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向全球,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依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优势,不同利税水平和金融风险开发与配置资源,实现跨国经营;利用国际信息网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在世界大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