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弱势群体的对策建议
扶持弱势群体的对策建议第2页
技术和再就业培训;再次,政府应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资料,使他们真正走向自食其力的工作岗位。第三类:农民。现阶段,中国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最本质、最重要也最为困难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农民的弱势问题。因此,解决农民问题,使其真正摆脱弱势状态,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场制度上的革命。目前,农村正在进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试点工作,笔者认为,对农民来说,减轻负担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增加他们的收入,把增收和减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对解决农民问题产生本质的影响,而这样做的前提是应当在制度设计上给农民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本文认为,对农民的扶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尊重农民,解放农民。要使农民从土地和户籍的双重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这就要求逐步取消城乡户籍的限制,放宽土地政策,全面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在承包期内,即使承包方(农民)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也应按照其意愿,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允许其依法进行经营权的流转。其次,投资农民,吸引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压力与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同时出现,这是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总体态势。为缓解可能出现的农民大量进城对城市就业产生的巨大压力,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增强农村对农民的吸引力。比如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支出,就地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以工代赈”,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允许并鼓励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开辟就业渠道。再次,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小城镇,建设一代农民城,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此过程中,政府要为发展农村小城镇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民城,不仅有利于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扩展非农产业,提高全国整体就业水平,解决弱势群体问题,而且又不会给现有城市居民造成就业负担。
2、分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供政府选择的弥补市场失灵、实施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的工具不外乎有税收、公共支出和公共管制三种政策手段。与税收政策和公共管制政策相比,公共支出政策在一定的时期内更具有优势。因为公共支出政策,尤其是转移性支出政策,要比税收政策更能有效地改变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税收政策只限于不使穷人再穷下去,而公共支出政策则可以使穷人变得富有一些。所以,在执行收入分配公平职能时,税收政策被认为是消极的,而公共支出政策则是积极的。公共管制政策则可能引起社会供给不足和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最高房租管制可能会使房主缺乏出租住房的动力,宁可让其闲置。因此,扶持弱势群体,应当以公共支出政策为中心,同时辅以税收和公共管制政策。
(1)公共支出政策
一方面,实施福利性转移支付,向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提供现金和实物救济,以便保证人们能够获得起码的生活保障,维持起码的体面和尊严;另一方面,对社会保障基金提供财政补助;此外,通过一些公共支出项目,扩大就业。比如通过兴办一系列大型工程、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一方面扩大了就业,另一方面,也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2)税收政策
一是对现有企业和个人减税,通过减税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对于我国来说,目前首要的一点就是清理对企业的乱收费项目;二是发展中小企业,给予减免税费优惠,充分发挥其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三是鼓励自谋职业。政府可以给予低息或无息贷款、减免税费,鼓励弱势群体单独或合伙创办企业,大幅度简化各项审批手续。
(3)公共管制政策
采取最低工资、最高房租管制等,但要经过充分论证,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
3、分期
扶持弱势群体,我们的总体设想是在满足他们生存型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为之向发展型、享受型生活质量阶段过渡创造条件。就政府而言,其目标应是使人们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应循序渐进、分期进行。
(1)短期内,先把目标定位在使各地至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上,如普及初级义务教育、初级卫生保健、村村通电通路并保障安全饮水,建立保障全体国民基本生存需求为标准的社会安全网。
(2)中期内,在弱势群体大量存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培育增长极、增长带。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一些重大基本建设项目为突破口,通过建立项目所在区域的“增长极”、“增长带”,通过“扩散效应”、“关联效应”,实现以点带面,不断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
(3)长期上,在条件成熟时(如中央财力显著增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基本理顺时等),将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作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首要目标和工作方向,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分步
第一步,也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对于城市弱势群体来说尤为重要,是最后一道“安全网”。所需资金应当完全来自政府财政,应不断扩大低保的覆盖面。第二步,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人群,应按要求将之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内;那些还没有实现再就业以及不能就业的但又没有保障的人们,应由政府出面,从财政预算中多支出一块,为这些人缴纳社会保险金。
第三步,把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内,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国家或国有单位免费或低价为人民提供一些服务,如义务教育、住房补贴、发放实物、各种生活补助等,这时,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弱势群体问题也将得到根本的解决。
(华夫)
【原文出处】国际经济与贸易情况
【原刊地名】昆明
【原刊期号】46
【原刊页号】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