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构建 “五有”社会面临的难题与措施分析
基层工作构建 “五有”社会面临的难题与措施分析
基层工作构建“五有”社会面临的难题与措施分析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社会,并分别对构建这个“五有”社会所需的教育制度、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医疗体制、社会基本保障以及住房改革制度等方面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要求和布署。总书记的报告引起了中国广大民众的关注,我认为,要实现“五有”社会关健是要靠基层去贯彻和落实。
基层工作是一切社会公共服务工作的组成细胞,基层工作最贴近民生,也最能反映民意,基层工作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血肉相连。温家宝总理曾说,哪怕再小的事情,乘以十三亿便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因此,基层工作可谓是最基础的工作,无论多么好的制度都要适合基层才能说它适合这个社会。基层社会是否发展稳定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是否发展稳定的基石与保障,而目前基层工作的开展正面临着一些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农民面临着农将不农的危机。在城市化进程扩展的今天,大批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很多企业奔向农村,农田变为工厂。城市化的趋势是必然的,而农民的身份却将面临非农又非工的尴尬境地。在城市,农民工没有户口,而回到农村,他们又不再愿意种地而且有可能无地可种。这一部分人在城市里住不起城里昂贵的房子,享受不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一系列保障服务,他们的子女连入学也倍受刁难,甚至他们的思想上也背负着在城市里被看作农村人,而在农村里又做不了农民的包袱,这一部分非工又非农的群体使基层工作的难度加大。
第二个难题是劳动收入跟不上物价飞涨的步伐。不论是农村的普通农民,还是城市里靠领低保过日子的困难群体,就连普通的城镇居民也被今年飞速上涨的物价挫伤了腰。先是肉价带动油价,尔后是粮食,然后整个消费品市场价格都在往上窜。虽说国家也在大力使用宏观调控这只手,抓紧连续上飙的水银柱,但我们的广大百姓还是被这场突如其来的价格战击伤了。群众哪怕是面对几毛钱的涨价都有可能消受不起,更何况今年这过热的增长。相应的,物价上涨,工资、低保金等却没有相应的跟上去,这使得很多群众吃不上肉,烧不起煤气。因此有人戏称,这高额的享受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三个难题是很多城里孩子也上不起学。今年,“两免一补”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农村家庭欢呼雀跃,农村孩子笑逐颜开,但我们却忽略了另一个群体也许正在角落里啜泣,这便是城镇困难家庭的孩子,他们没有享受这“两免一补”的权利。在城市的繁华背后,也有无数双渴求知识而又不能入学的眼睛,他们的父母也许是破产改制企业的下岗职工,也许是残废或卧病在床的低保对象,他们的父母已无力供养孩子那无法填满的书包,因为城里的学费太高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高中,从学杂费到择校费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费用,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城里贫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不亚于农村孩子。
第四个难题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称呼,是一个背负责任的称呼,她代表着先进,代表着整个社会共同的信仰,是散发热量,吸收先进分子,带领整个社会共同前进的领路人。但是,在基层一些党组织却没有放射出应有的光芒。当然,也有一些实际的困难,如有的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与主任均由一个人担任、党员外出务工的多、在本地的也为经济所困四处奔波等,因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基层党组织除了偶尔能组织的远程教育或电化教育及每年次的党员茶话会代民主评议党员之外,很难再要求党员或其他群众再按规定参加某些活动。
要解决这些难题,使我们的社会早日成为“五有”社会,一定要从基层入手,抓好落实。
首先要从基层组织建设抓起。基层组织上代表群众,下代表国家,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层干部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公仆。对基层干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基层领导班子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用,作好人民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先进思想的领路人,维护基层稳定的基石。发挥好基层干部的公仆意识,俯下身子,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做新时期合格的父母官。
其次要加强经济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中心。要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要解决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最基本的便是加强经济建设。经济发展了,整体水平提高了,贫富差距才会在分配日趋公平中真正缩小。抓致富创收典型引路,促整体平衡发展。基层的典型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生活在群众身边的,朝夕相处的,活生生的家乡人。因此,抓好一个典型,就可以带富一方人。基层发展了,社会整体才有进步。
再有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后盾。不论是城市的“三险一金”,还是农村的合作医疗,都是人民群众在遇到天灾人祸时能平安过渡的保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使试点发展为全面实行,小范围享受为全民共享,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个体差距,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千家万户,早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