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综合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1/1/5

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第2页

装道德知识的“存储器”、“美德袋”,他们的个性被磨平,创新的火花被掐灭……没有融入鲜活而丰富的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活动,自然无乐趣可言,更激发不起学生的情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 新课程中,我们要努力设计孩子们喜欢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欢快的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细胞,活动的主人。而游戏始终是儿童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活动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体验和感悟。 例如:在《我愿和你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我组织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小朋友懂得:班内的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网小鱼”的游戏中,由八个小朋友搭成鱼网,其他的小朋友装作小鱼穿过网,边做游戏边唱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被网住的小鱼就要进行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从哪个幼儿园来,家住哪里,喜欢干什么事……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通过自我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让其他小朋友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同时,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整个游戏过程中,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充分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愉悦。 【角色扮演】 所谓“角色扮演”,就是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意大利教育家孟台梭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是的,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相应的生活情景之中。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解角色的期望和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知觉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当然,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使他们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至于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这种活动形式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下课了,可小朋友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效果很好。 如:《我帮你你帮我》一课中,我让学生蒙上眼睛,扮演盲人,绕教室走一圈,然后请扮演盲人的小朋友谈谈感受。通过这一角色扮演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对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有了切身的体会,从而懂得要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热情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所得到的这种体会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有利于激发他们自觉付诸行动的动机。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故事讲演】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儿童的生活经历远没有成人丰富,体验也往往不够深刻。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更不可能让他们处处身临其境,去体验某些未曾经历、不可能经历的生活。而曲折精彩的故事,从一定意义上说,正好可以弥补儿童缺少某些生活经验的不足。如19世纪末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名篇《巨人的花园》,讲述了一个拥有宽敞花园的巨人自私地拒他人于花园外,后来又醒悟悔改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它传达的人生意义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当一个人自私时,连花儿都不愿为他开放;当他无私时,即使是寒冷的冬天照样会有美丽的鲜花盛开。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引导学生讨论关于“自私”的话题,也许比仅仅从其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寻找事例效果更好。 故事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感人的故事中,颇能激发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利用故事和学生进行对话、探讨,可以借此提高其道德智慧,让孩子逐渐学会反思、内省,完成积极的自我构建。 例如:在《炎黄子孙》一课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述“炎黄子孙的传说”,使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祖国历史的悠久,使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产生景仰之情。同时通过小组故事擂台赛:我是华人我自豪,使同学们了解华人中的杰出代表,并能以了不起的华人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低年级的小朋友涉世不深,自主意识较为肤浅,独立判断能力和对事物真伪善恶的辨别能力较弱,对一些道德概念缺乏具体、形象的感受。但他们有上进心,模仿性强,生动、具体、典型的形象能激起他们思想感情上的波澜,并使他们在行动上仿而效之。根据小朋友的这一年龄特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地扬长避短。通过实践,我觉得充分发挥榜样的形象魅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看我多精神》一课的教学中,我从欣赏导入,给孩子们展示了一组国旗护卫队战士升国旗时飒爽英姿的图片,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解放军叔叔是怎样苦练站功的。再给学生观看他们自己在上课、做操时的录像,让他们看看、评评谁坐(立)得最有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孩子们兴趣盎然,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生动的对比对孩子们的触动非常大。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纷纷体验到怎样坐、立、走才有精神,为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姿势打下了基础。最后我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反复强化,落到实处。 【媒体渲染】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架在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我们要按照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感受——体验——共鸣),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将音乐、图片、投影等多种媒体组合运用,创设具体、生动并与教材内容想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进入角色,从而唤起、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 例如:杭州一位老师在教学《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一课时,课前搜集了大量图片:有奥运健儿在赛前刻苦训练的场面及奥运会上升起国旗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第一组镜头是:运动员们一个个鱼跃扑救的艰辛,一张张疲惫不堪的脸,一次次受伤后的坚强,一回回赛场上的坚持;第二组镜头是:刘翔高举着国旗跃上领奖台,罗雪娟凝望国旗流泪,刑慧娜身披国旗在场上飞奔……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起立鼓掌。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唤起了学生原有的记忆。老师又不失时机地捧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让孩子们逐个传递。在富有教育意义的背景音乐中,孩子们的内心正经历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有的郑重地把国旗传递给下一位同学,有的轻轻地抚摸着国旗,有的紧紧地把国旗抱在怀里,有的深情地把小脸贴在国旗上……学生对祖国的爱尽在不言中。 正是以现代媒体为手段,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如同催化剂般的唤起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从而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尊敬国旗的强烈感情。三、辐射课外:广辟践行体验渠道 马卡连柯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反思人的品德形成过程,我们也不难发现:人的品德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脱离了这种具体的生活和实践活动来实施品德课程,只能是简单的告诉和硬性的灌输,而不能对人的情感和行为产生什么直接意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发展和需要出发,依据良好品德形成的规律,立足课堂,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情境体验与课外践行体验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在班队活动中体验 通过课堂生活,学生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如果不在实践活动中付诸实施,强化巩固,就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行不一。因此,我们只有让学生在班队活动中进行践行体验,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学生的权利。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生活,及时捕捉校园内发生的典型事例来丰富品德课的践行体验内容。 例如:通过《我帮你你帮我》这一课的学习,小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并充分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都是非常快乐的。如何让“主动帮助别人”成为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为呢?恰好此时学校大队部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了倡议:为本校贫困学生捐款。这不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吗?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班中展开了践行体验活动。我先给小朋友播放了这些贫困学生家庭境况的有关录像,并请来这些学生给小朋友讲述自己克服困难、自觉学习、自强不息的事迹。小朋友了解了这一切后,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也很有感触。后来在捐款活动中,大家慷慨解囊,纷纷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这些贫困学生献上一片爱心。我班的捐款数额全校最多。在这一成功的品德课上,小朋友不仅对热爱学习、勤俭节约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同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阐释了“关爱他人”这一道德理念。 过后不久,我班一个小朋友生病住院,班上的同学知道后,买了鲜花、水果,写了祝福卡,自发地去医院看望她。后来她出院了,大家又抢着为她补拉下的课程。从一次次的践行体验活动中,“关爱他人,帮助别人”渐渐成了我班小朋友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 (二)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美国的米歇尔·博芭说:“家庭是美德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强有力的人物。”家庭生活是学生每天经历着的生活。儿童每天都要和家庭中的成员进行交流,从父母及家庭的其他成员那儿获取大量的信息,接受着他们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的教育营养。因此可以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