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新型人才之路探索
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新型人才之路探索第3页
邀教学和协议教学所谓特邀教学,就是通过收播各企业界人士的专题讲座或接受企业界技术专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作定期指导的教学。协议教学是指学校开设与企业发展或管理等有关系的课程作为必修课。但对于绝大部分在校学生来说,无法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或专门对某一领域进行研究。而他们又很希望了解有关企业的发展动态,有关科研方面的知识或企业巨头成功的“秘诀”。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实施协议教学是很合适宜的。
(四)企业为高校开辟教师后续教育基地和学生实习场所
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渐加快,作为肩负培养新型人才重任的大学教师们也必须“日日充电”。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副校长彼得柯德瑞博士在其主题发言中指出:“现代的科技发展非常迅速,大学的人事管理需保证教师在知识和技术上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已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那么,亲临企业接受最新技术能够更有效、更现实地补充、增新、拓宽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为培养新型人才储备更丰厚的资本。而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亲自体验企业的科学管理、先进设备、高新技术,会得到很大的启示,能激发粗创新的欲望和创造的潜能,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建立附属试点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即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极小规模的公司,该公司具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也就是俗话说的“麻雀虽小,五脏惧全”。公司的管理人员均由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组成(由学生自愿,高校推荐,企业接纳组成三过程形成),公司职员可以是在校各级学生也可以是外面的招工。企业上层管理人员和高校领导充当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日常运作作技术和决策性指导。公司内部运行及与本企业和高校的有关活动完全由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自主决定,但其他外交事务必须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如总经理或董事长审批,方可实施。试点公司确立之前,高校、企业和公司管理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司管理人员将来的去留问题,公司的盈亏问题以及公司成立过程的资金和技术分配问题均要以法律条款的形式明确规定,以法律和信誉来维护三者的共同利益。
相关问题解决:
①公司受合作高校与企业共同领导,服从并服务于对应高校和企业。
②公司管理人员经实践考核不合格的,对应企业和高校可以要求他们“退役”或作进一步培养指导;考核合格后,愿留者继续留任或被提拔,不愿留者可另谋出路。
③公司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企业以60%的资金投入,附以经验指导,并履行顾问义务;高校主要以人才和技术投入,附以30%的资金投入并履行顾问义务;公司管理集团以10%的资金投入并履行公司的全面管理义务和享受管理公司内部运行机制的权利。
④公司盈利额以企业50%,高校25%,公司管理者25%的比例分配;公司亏损同样以企业50%,高校25%,公司25%的比例承担。
⑤信誉始终应该放在第一位,培养人才是最终目的。
五、结束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将替代土地,资本,冲破地理,空间,文化的限制;跨越国家,民族,种族,阶级的潘篱。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结构,创造新的发展动力,并将通过个体的现实转化,改写生命的旅程。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它是造就英雄的世纪,也是淘汰懦夫的世纪。以雄武的体魄,强大的资本崛起于乱世的时代以成为历史陈迹,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知识、智慧、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相互较量,相互角逐的时代。不管是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的成败直接取决于其知识的掌握、创造和利用水平。新经济人才已经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引擎。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熔炉,但光有高校是无法培养出能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的,而企业能给高校培养新型人才机制起补充作用,使人才更加完美;高校又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效益。所以,高校和企业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是互为补充的,他们之间的完美合作将为培养新型人才带来便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林 琳.知识改变命运的六种能力[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孟祥印.高校学生专业社团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r].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3]秦向海.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袁德宁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3)
[4]车驾明.王林.世界最具竞争力企业的经营理念[j].中外企业家,(10)
[5]蔡华琪.“网”事奇缘——访信诺立(sinonets.com)网络公司创办人陈成堂[j].今日中国,(11)
[6]宋晓洪.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源动力分析[j].科学中国人,(10)
[7]蓝若琏.从新经济角度看人才[j],中国人才,(10)
[8]万山源.走进深圳高交会[j].时代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