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

学术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7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

主题词:“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要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讲究教育的道德性,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教与学的转变,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达到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教学策略、师生共同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课程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由于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将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通过教学来实现,课程的实施是关键。

一、实施品德与社会课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准确把握其课程价值[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nayishi.com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

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这门课的课程价值,通过教学活动努力实现其课程价值,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其课程形态。“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课程,在实施时,需要我们对课程的综合性做进一步的理解。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目的在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整体思维的意识,并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这种课程通过对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整合,能够使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全面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品德与社会”课是基于学生经验维度开发的综合课程,它集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于一身,课程内容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引自《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门课将德育学、人类学、社会科学融为一体,在课程价值上虽然具有多元性,但主导价值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或掌握间接经验并非该课程的主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在自己主动进行道德构建,体验和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这门课程虽然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非常强的育德功能,这是我们实施这门课时要突出的重点。

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的过程价值。课程的过程价值体现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亲历性、自主性和方法性上。“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无法通过知识和道德概念去实现,这些东西并不是事先预设的内容和计划,而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体验,它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因此,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和体验,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才能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二)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多年来,我国的传统教学将课程和教学分离成两个领域,“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关注的事,研究被认为是专家的“专利”。这样课程就成了专制的一方,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的过程就成为忠实而有效地执行课程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在这种背景下,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在教学中不可能真正得到发挥。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要求教师通过对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转变,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整体交互作用的动态统一体。学科、社会、自然、自我等都是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课程应向生活开放,向自我开放,课程应成为学生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

作为课程重要形态之一的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它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因此,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不一定全部是有定论的知识,容许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争论之中的问题,教材要给学生研讨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教材成为指导学生理解、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手册”或“工具书”;成为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

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时,教学不能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成为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尊重学生个人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关注人的个人经验,把学生看成是道德的建构者和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道德规则和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努力使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课程和教学的整合。

(三)在教学中重视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新课程强调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因此,如何将教学由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着力研究的问题。过去的品德课和社会课教学,教师注重把教科书中的概念、规则、知识转移给学生,强调知识和间接经验的传递、强调道德规则和道德概念的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学从不关注学生间和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一条件下,教科书传授间接经验的比例相对减少,通过师生互动产生的直接体验和获得知识的量加大。教学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不可分割的过程。

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使教师角色发生一种根本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起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服务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决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教学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构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教师要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学生分享经验并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四)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同时,人的社会性发展也应当在生活中实现,通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来实现。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能实现的,尽管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但教材必竟是相对静止的和有一定局限的,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动态进行的,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提倡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决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不能将教育内容完全等同于生活。

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采取的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求我们应当促进学生去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一是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开放式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将课程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需求作为调整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改变过去教学过程中将课堂的教学过程视为完成预设方案的不变流程,教师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的学是完成教案的过程。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和完成教案,而是用教材教和创造性教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学习时空的开放,过去我们将教学局限于教室,使教与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场所不应当只足限于教室,应当让学生走出教室,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田间、工厂及其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让学生把在社会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带进课堂进行讨论。三是教学内容和结果上的开放,即教学内容应当是丰富多样的,能满足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在学习结果上,既可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保留多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