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行政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2/18

加强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具有战略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县级党委领导班子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核心,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又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者,对于巩固我党执政基础、发展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负有直接责任和特殊使命。因此,加强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同样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多载体地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执政水平,扩大执政基础,丰富执政资源,优化执政形象,实践执政宗旨,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一、明正思想,树立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正确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执政理念体现正确的方向。提高县级党委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切实把县级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坚强领导集体,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执政意识,匡正思想,提高认识,使执政理念不断得到提炼升华。
(一)坚持与时俱进的执政观念。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要求全党把理论和实践都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作为地方党委,工作具体、任务繁杂,必须不断创新领导方式,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必须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做到既符合工作实际,又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措施,这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找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切入点,才能在创新中固本强基,在创新中发展经济,在创新中管理社会,在创新中服务群众,在创新中凝聚民心。一个领导班子只有始终坚持创新、增强活力,才能不断寻求新规律、谋求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要有创造性,就要改变墨守成规、照抄照搬的思维方式。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时代在向前发展,社会环境在不断改变,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唯有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创新能力,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本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察觉和研究前进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工作。要鼓励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创新思路、创新办法,积累新的经验,取得新的成效,使我们的工作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克服不会创新、不敢创新、不愿创新、畏惧创新的不良精神状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努力形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坚持致力发展的执政要务。发展是人民的要求,是执政党的首要责任,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基本条件。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既是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强国富民的根本体现。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如果离开发展,那么,实现民富国强,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无从谈起。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进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切符合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都要大力发扬,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创举,一个全新课题。加入世贸组织使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一项很迫切的任务,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一味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的简单做法,逐步用市场的办法来激励竞争,用经济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关系,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秩序。要探索把握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克服传统体制和工作方式的影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做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作为政党要有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搞市场经济蛮干不是能力、胡干更不是能力,只有遵循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才能把经济建设搞好。新的战略机遇期,抢抓机遇的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如果判断形势的能力不强,当机遇来时,观望、观望再观望,就会贻失战机,无法改变被动局面。只有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敏锐地发现机遇,果断地抓住机遇,才能在大胆探索中用好机遇。
(三)坚持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党执政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善于运用法律规范与法律原则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决定》在界定“执政能力”内涵时,突出强调了“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执政理念,充分反映出对依法执政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决定》也深刻认识到,“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这一问题如不抓紧解决,无疑将会严重影响治党治国治军的效率和效力,使党的执政能力难以得到切实的提高。依法执政作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过程中的必然延伸,对于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按照依法执政的目标要求,我们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必须做到“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地方党委既是执法的领导者,也是法律的维护者。依法执政,尤其要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被滥用。必须把所有的行政行为置于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之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前依法执政的重点是依法行政,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这特别需要强调两方面的依法行政理念:一方面,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依法行使权力,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必须遵照法律法规积极行政,行政过程中的“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行为同样属于不依法行政的行为。坚持依法执政还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地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坚持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只有适应人民需要、代表人民利益才能正确行使权力。要深刻认识到,执政就是服务,执政就要亲民,执政就要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凡事想着群众,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对上负责同对人民负责一致起来,把关心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为人民谋利益同保护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切实把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在加强执政能力上,作为党的干部应把执政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个根本点。地方党委与群众相处得最近、接触最多、涉及面最广,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如何,群众体会最直接、最深刻,这种水平和质量往往就是“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的晴雨表。必须把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融入到群众中去扎扎实实地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带着深厚的感情去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来落实执政为民的要求。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改进工作,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制定决策,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五)坚持清正廉洁的执政要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迫切需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要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观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作为判断是非和规范行为的基本准则,牢记“两个务必”的警训,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中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各级党委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要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加大治本的力度。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形成全党动手反腐败的整体合力。要在加强监督上下功夫,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把组织监督与法律监督结合起来,把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