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的发言稿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1/5/18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的发言稿第2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各种网络和平台,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氛围;通过班队会、黑板报,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在广大青少年中组织开展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和红领巾心向党、民族精神代代传实践活动,增进爱国情怀,提高道德素养。全市各学校广泛开展了师生礼仪常规评比竞赛等活动,切实加强了文明习惯养成和诚信教育,倡导引领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实践诚信诺言,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七)以抓党建促发展为目标,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创强”、“普高”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强区”;县8个镇(乡)教育创强工作通过了市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区、县“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二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硬件水平全面提高。以来,区争取资金23066.8万元,从而加大了危房排查改造力度,翻建、扩建、改造学校校舍,硬化操场、配备电教及音体美器材、理化生实验室等设施设备,中学仪器设备配齐率由40%提高到了90.3%,小学仪器设备配齐率由36%提高到了71.59%。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县、县多方筹措、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新建、迁建、翻建了一批学校;连续两年在两县一区全面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学校装备力度,不断改善学校了办学条件。三是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区按照“高中向市区集中,初中向镇(乡)集中,小学实行联村办学,山区推进寄宿办学”的整体思路,启动了第二轮学校结构布局调整规划,学校布局渐趋合理,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整合。探索建立了市区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捆绑式”联动发展、城乡学校党组织“手拉手”结对帮扶新的运行机制,促进城乡学校良性互动、均衡发展。县教体局大力推广“区市县骨干教师+县级中心教研组+结对学校”的联合教研模式,完成了30对60所学校的“捆绑式”办学试点工作。县教体局积极探索城乡学校联动发展模式,提高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增强。职业技术学校着力打造冶金、机电、造纸化工、旅游与酒店服务、幼儿教育5个骨干特色专业,强化师资配置、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实训锻炼,有效提升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9%,11月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县职教中心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枸杞深加工等特色骨干专业,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28.3%,毕业生就业率达75.5%。县职教中心在加强刺绣、酒店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新增汽车运用与维修、园艺、种植等专业,加大联合办学力度,全县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五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各学校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因人因材施教,努力创设学生语言表达、交流合作、探究实践、成果才艺展示的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交流质疑、创新实践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按照校长队伍专家化、教师队伍专业化的目标,坚持教研工作重心下移,不断加强校长管理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过去的两年,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在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收到明显成效,但与市委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盼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党建工作的进展不平衡;二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把握的还不够准,个别学校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和弊端还较为严重;三是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强化认识、建立机制、克服困难,积极加以改进。

二、在科学发展中着力强化、提升内涵,奋力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市委确定的党建工作目标,立足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本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发展,通过加强关键环节带动整体推进,努力构建民主开放、富有活力的党建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市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提供组织保证,为实现“教育强市”的战略构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实现教育强市目标提供坚强保障。要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好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作为当前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动员各级党组织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奋力实现“教育强市”目标;要紧紧围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这个主线,全力推进教育体制、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积极构建全新的教育形态和模式;要紧紧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着力在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以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目标,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增进人民群众的教育福祉。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党建工作机制。今年,我们将会同市委组织部对各学校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指导各学校党组织落实好各项党建目标责任、工作措施和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探索建立与当前中小学管理体制和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模式,建立学校党建网络平台和党建工作基本信息库,健全学校党组织与工会、共青团、少大队、妇委会、学生会、教代会联动机制。尤其是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例会制,不断完善党委--总支--支部三级管理网络,把学校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风行风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在党建工作制度的落实、工作资料的积累、活动阵地的规范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和创新新工作上虚工实做,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抓基层打基础,切实加强中小学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从今年开始,将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每年评选15-20个局级示范点,并选优推出2-3个进入市级示范点行列,力求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致使80%以上的学校党组织达到示范点标准,有效辐射和带动中小学党建工作上水平;探索建立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党组织结对帮扶、互助共建、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推进城乡学校党建工作协同发展,实现“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有党的生活,有学生和老师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的基本目标;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组织实施发展党员工作“源头工程”,在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设立业余党校,抓好以青年教师、学生和学科带头人为主要对象的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中小学党员队伍;努力把优秀教师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引导他们发挥政治素质领先、教学工作领先、业务水平领先的示范作用。

四是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入推进中小学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贯穿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始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实践者;遵循中小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月”、“爱国主义教育月”、“感恩励志教育学校行”等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五是坚持从严治教,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学校招生、基建、采购、财务、干部人事、科研经费、后勤服务等管理;要坚持关口前移,创新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形式,以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重点部位工作人员为重点对象,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要深入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内信息公开渠道,保障党员对党内和校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和教育形象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精心设计“教书育人先锋岗”、“科研攻关创新岗”、“管理服务示范岗”等载体,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引领学生发展,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成长,以精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成才;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并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严惩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把师德规范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使其更好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六是强化培训教育,加强中小学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工作,以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从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促使党务干部不仅在党务上有能力,也在学术上有建树、师生中有影响;认真办好全市中小学党务干部培训班,以三年为周期,将全市中小学党务干部轮训一遍,切实提高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干部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控制力、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亲和力、创造性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执行力、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力、自觉抓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带领教职工激情创业的号召力。积极开展党建理论和实践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党建理论成果,进一步提升党务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

七是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发现典型、选树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