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讲稿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15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讲稿第2页

的重要行为准则。所以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见利忘义”,从字面上讲,“利”是物质利益、功利;“义”是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见利忘义就是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当然,这对我们是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的。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思想,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这种义利观的“义”,主要指崇高的精神理想追求和道德行为;“利”是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以及在维护集体利益条件下个人的合法正当利益。社会主义义利观既反对见利忘义、重义轻利的思想和行为,又反对离利谈义、重义轻利的空头道德说教。社会主义义利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集体为重,社会为先。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也尽力保障个人利益及其实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国家集体利益。总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肯定人们对实际物质利益的追求,但反对“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潮,把义与利割裂开来,讲利不讲义,倡导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观;是鼓励人们竞争,优胜劣汰,但反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倡导诚实、公平、合作的价值观;是支持人们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但反对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绝对自由,倡导自主自立自强的价值观;是注重人们个性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但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倡导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宽容,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们的道德建设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有一部分人脱离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和伦理准则,近年来发生的英语四六级泄题、学术造假、虚假广告、假冒伪劣、缺斤短两等见利忘义,道德缺失,极端个人主义的行为开始滋生和蔓延,他们眼里的“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追名逐利取代了廉洁奉公,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取代了艰苦奋斗,弄虚作假取代了坦诚老实;真诚待人,实在做事,敬业勤奋,被看作不知时务。这些都与诚实人不能被现实接纳、推崇有关。这不仅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也损害了社会风气,更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人人都可以追求合理的利益,但是不能忘记基本的道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诚信,不讲诚信,缺少诚信也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必须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把政治思想和文明道德教育抓紧抓牢。按照“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要求,大力弘扬诚实守信,见利思义的传统美德。

诚实守信是全体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建设,一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诚实守信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社会环境中,但这种环境的形成取决于每个人对诚实守信所持的态度和行为。这就需要从每个人做起,只要人人都树立起诚信的意识,并身体力行,那么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也就提高了。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讲诚信的自我道德教育和修养教育,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三要加强法律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力度,对那些弄虚作假、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贩卖假钞、假文凭、假证件的人员给予严厉打击。四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上网查询的公民个体、单位集体和公司法人的信用记录档案,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机制上的保障。但是,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人们必然还面临很多名与利的诱惑,在权力和金钱的考验面前,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淡泊名利,见利思义。像现在媒体上经常给予曝光的学校的乱收费、医院索要红包、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等问题,实质都是不讲诚信,见利忘义的行为;也有诸如成克杰、胡长青、韩桂芝、李真这样的一些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他们经不住名利的诱惑,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视党性原则、法律、规章、人民利益于不顾,见利忘义、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最终背离党和人民。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借鉴,要淡泊名利,见利思义,必须从根本入手,控制住自己的物欲,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国家和集体利益面前,自觉把个人利益放在次要从属的地位;自觉抵制和克制个人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努力做一个具有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进而营造一种诚实守信光荣,以见利忘义可耻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