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与调整后乡镇领导干部的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

工作会议范文 发布时间:2010/9/25

在市委与调整后乡镇领导干部的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

在市委与调整后乡镇领导干部的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乡镇领导干部大会,实际上是一次市委与调整后乡镇领导干部的集体谈话会,刚才,太元同志宣布了有关的人事任免决定。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要正确认识这次干部调整
按照中央、省委、广安市委的部署,我市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将在9月底前基本结束。市委这次调整领导干部,是做好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是进一步加强我市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具体实践。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华蓥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乡镇领导干部调整,市委坚持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乡镇干部任用办法》和中央、省委对本次乡镇领导班子换届的有关规定、要求为准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完善功能”为重点,本着“客观公正、选好配强、整体稳定、适当交流、正确导向、奖优惩劣”的原则,全面分析了我市领导班子整体结构和干部配备情况,经过充分酝酿、慎重研究决定的。为搞好这次干部调整,6月底至7月上旬,市委派出了四个考核组对全市1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51个市级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了全面考察,采取民主评议、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座谈、民意调查、征求有关市级领导和部门意见等方式方法,多方面全方位了解被考察人的德、能、勤、绩、廉和群众公认情况。8月11日,市委常委会进行了集体讨论研究,并作出了任免和提名决定。对乡镇党政正职进行了全委会票决。这次领导干部调整,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中央、省委和广安市委有关规定,坚持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旧观念,倡导树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选拔了一批“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了乡镇班子中,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大家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干劲使在事业上,把精力倾注到发展上。
这次干部调整,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特点:
一是体现了德才兼备的导向。这次调整,把能否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最根本的要求,把“干事”作为最重要的标准,真正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干部考察中,看素质、看作风、看贡献,重政绩、重民意、重群众公认,真正做到了以德才判优劣,按标准定取舍。大胆使用德才俱佳、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大力调整工作能力弱、不胜任现职、事业心不强,工作不在状态,律己不严,形象较差的干部。这次干部调整中,提拔了名优秀副科级干部任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提拔了名优秀中青年干部担任乡镇党政领导,同时,也调整了名表现较差的乡镇领导干部。
二是体现了选好配强的原则。这次调整,市委坚持把乡镇正职作为重点,注意把政治思想素质好,思想理论水平高,开拓进取精神强,领导经验丰富,善于科学决策,能驾驭复杂局面,政绩突出、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正职岗位上来。优秀乡镇长原则上提任党委书记。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担任党政正职。这次干部调整中,有名乡镇长提任为乡镇党委书记,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名到乡镇担任党政正职。从全市战略和全局的需要出发,认真分析了各单位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情况,反复比较了每位同志的气质特点、能力优势、缺点不足,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到了年龄、气质、性格互补,兼顾了专业知识的科学搭配。
三是体现了重视乡镇的要求。安排好工作出色的乡镇党委书记,同时将能力强、工作实,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干部继续保留在书记岗位上;提拔一批政绩突出、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有名乡镇副职提任乡镇党政正职;提拔担任市级部门领导职务的,原则上要有担任乡镇党政领导职务的经历,从机关提拔的名干部全部到乡镇任职。
四是体现了优化结构的政策。党政正职继续提名的不超过48岁,新提名的不超过45岁;副职继续提名原则上的不超过47岁,新提名的原则上不超过45岁。每个乡镇班子中原则上至少要有一名32岁以下的干部和1名女干部,尽量在乡镇班子中配备党外干部。
五是体现了干部交流的规定。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必须交流。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原则上不得在原籍和出生地任职。在同一乡镇或同一职位任职满的必须交流。注意交流优秀乡镇领导干部到部门工作、优秀机关干部到乡镇任职。这次调整交流了名干部。
总的来说,这次干部调整,体现了新形势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干部工作的新要求,符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副书记职数,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要求,符合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符合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
二、要正确对待这次人事安排
这次干部调整,市委尽管作了反复权衡、比较,作了目前条件下比较好的选择,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方方面面都尽人意,如人愿。市委的安排是从全市大局考虑的,对每位领导干部都是关心的、爱护的,无论哪种安排,都包含了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态度和觉悟。我市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政治素质是高的,关键时刻是能经受住组织考验的。在座的同志都是党的领导干部,有的多年担任领导职务,希望大家能够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在涉及个人职务变动问题上,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决定,正确地理解市委意图,识大体、顾大局、守纪律,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决定精神上来。
1、珍惜机会。按照文件规定,乡镇领导职数有11、12个,减少到了6、7个,全市乡镇领导干部总职数由141名,减少到名,有相当一部份同志,由于受职数的限制,不能安排到领导岗位。今天能够作为乡镇领导是一种幸运,是一个机会,希望大家一定要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千万不要辜负组织的重托,一方百姓的希望。
2、服从组织。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正确对待组织决定,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组织对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我们每个领导干部,不管职务多高,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是老同志还是新同志,都要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是党组织培养教育的结果,是人民群众支持拥护的结果,都是组织上的安排。一个人的作用、能力,也只有在党组织的关怀培养下,才能得到正确发挥,一切违背组织意愿的歪门邪道,都是不可取的、错误的。摆不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个人的想法一旦实现不了,个人的目的一旦达不到,就对组织不满,怨天忧人,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只有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做好工作的义务,而无向组织讨价还价的权力。关键时刻不听组织召唤,置组织纪律于不顾,一意孤行,就会犯错误,既损害了党的利益,也葬送了自己。此中经验教训,不可不汲取。
3、善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实际上是个人的世界观问题。我们有些同志,往往在个人待遇升迁等问题上,想得太多,看得太重;对自己看优点多些,看缺点、不足少些,自我评价不够客观、全面;有的在金钱和享受面前经不起诱惑,不能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有的青年干部自持知识、年龄优势而目空一切,容不得不同意见,容不得与自己性格不一致的人,结果既破坏了同志间的团结,又影响了大局。这些都是危险的。职务再高,都是人民的公仆;再有才气,不能傲气;再有本领,不能自负。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哲理故事: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满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事呢?”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被摔伤呢?”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我走在泥泞的路上,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摔伤。”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被淋湿而是摔伤了呢?”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在座的领导干部,尤其是新提拔的干部,一定要学会大度,学会谦和,对待同志要谦虚谨慎,对待成绩要戒骄戒躁,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估价自己,正确地看待荣誉,不自吹自擂,不居功自傲,不盲目尊大。要认识到比你优秀的还有,只不过是组织上在选干部、配班子的时侯,除了要看个人的条件外,还要看实际工作的需要,考虑班子的年龄、性别、专业和结构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才把你推向了领导岗位。每一位同志都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通过考察了解到:有的同志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思想落后于形势,认为不学习照样工作,照样办事,照样开会,照样写报告,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同志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飘浮不扎实,工作节奏欠紧张,不是集中精力干工作,而是得过且过,当起了撞钟和尚;有的同志主持工作,作风不民主,工作方式方法简单,有时甚至于粗暴,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要正确地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