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政府与农业产业化
学习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2/3/28
市县政府与农业产业化
我听邵博士介绍了一下今天与会代表的情况,所以今天把题目缩小一点,就讲市县政府与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针对我们来的这70多位市县的领导,想讲四个问题,第一,解决三农问题要现代政府与现代产业的结合;第二,市县政府与现代产业结合的途径;第三市县政府如何运作农业产业化;第四,如何构造适应产业的现代的市县政府。
解决三农问题要现代政府与现代产业的结合
我想讲三点:第一,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分析。我们知道,中国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21世纪发展的最大的难题和最大的特点。之所以引起全中国、全社会、甚至是全世界的关注,就是因为中国问题他的本质问题是三农问题,换一句话讲三农问题也是中国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就是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在向现代化过渡的过程中,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传统的农业、传统农民、传统的农村如何进入现代化的问题。
它涉及中国所有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国、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三农问题。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我们知道,中国这个区域自有文明史以来就是以农业起家,而且是以种植业起家。那么,在他的基础上最有效的统治就是家庭经营,所以在几千年以前中国就确定了以小农经营为主的家庭经营种植业,然后利用种植业的边角余料搞养猪,这样一种良循模式。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治理结构,也就是秦始皇以后的君宪制,就是皇帝不再把他的权利分封给他自己的亲戚 ,由他们采取承包制来建立各种诸侯国来管理整个国家,周朝以前是这样局面。但中国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后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就是采取文官制,委托一部分文官来代理国家的治理制度。世界很多国家都没有文官制,中国最先发明,印度发展到现在一没历史,古代什么样,没有文字记载,但却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另外一直是这种血统的承包制统治,国家合了合、分了分,没有统一的文化。中国统一的文化、中国现在这样的凝聚力和中国实行这种庞大的文官制有很大关系,于是在就形成了直到现在的社会组织形式,就是基层是农民,然后就是由庞大的官僚阶层来管农民,所以我们社会叫官民结合。
大家知道,小农生产力很低,剩余产品很少,所以他维持这样庞大的阶层是很吃力的。但这个官僚阶层为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又必须存在。我们在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和传统治理结构下,中国就走了漫长的封建制度。每当这个官僚阶层过大,朝俸要得过多,负担过重的时候,农民就起来造反,推翻这个阶层,由于没有新的治理结构,没有新的现代政府,还是按照孔夫子的学说,按原来理念建立起来的,也就是几十年最多上百年就又出现问题,然后历史就这样循环、朝代更迭。官民矛盾就成为中国两三千年来中国的最主要矛盾。大家可以看到《水浒转》啊、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基本都是围绕这一线索展开的。
到近代,十四五世纪以后,西方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是它以畜牧业为主,在它之上,由于海外贸易、财富的积累和**教等**的影响,产生了企业家阶层。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出现了现代的企业这样的组织,构建了现代的产业,现代产业的兴起,要求新的社会国家的治理结构,那么就出现了民主制。企业家参政,这样西方的社会组织形态,跟中国组织形态就有非常大的区别,这也就是十四五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开始,西方的文明拓展到全球,在这种过程中,中国东方社会这种官民结构与西方现代政府和现代产业文明碰撞,大家知道,十八九世纪以后,就出现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中国古老的文明受到剧烈的冲击,节节败退,导致百年来的大革命,大流血,大变动。中国人在探索,都知道过去那套不行了,新的到底该怎么建立,一直在探索。应该说,老一辈革命家,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都在探索三农问题,而且是从国家、从民族、从文明这个角度来探索。但是大家知道,毛主席走的路有问题,他还是在小农经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里考虑中国问题,大家在座的都看过毛主席很多书,他还是追求小国寡民,五七干校,农工商学兵都在一个村社中组织人民公社,那个代表他的政治理想。大家知道那是肯定不行的,因为这种低效率的农业,传统的农民不改变,还是固守在农村不可能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开创了一个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篇章。他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市场化、民主化来解决这个问题,走西方的路。应该说这条路,戊戌变法光绪皇帝当时就提出了,百日维新关于农业,光绪提出的就叫西法种田。近百年我们中国许多企业家在这条道上探索,大家知道江苏的张骞,还有很多的企业家都在探索。我们早期的思想家、企业家,包括三农问题基层的解决,中国近代的很多政治家也在探索,山西的阎锡山当时就在山西办教育,搞农民培训,甚至他都想改变土地所有制,想不搞私有制,搞集体所有制,但是有的学者劝他别搞,搞了就成了村里的大户和乡绅的所有制,后来他就没敢搞。湖南,当时三分之二而的县长都换掉了,贯彻晏阳初三农思想。山东,大家知道梁漱民也在推行乡村改革、乡村建设。
不是说现在我们才在琢磨三农问题,中国很多思想家、政治家都在探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现在来回顾它,就是我们必须明白,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打破传统的治理结构,采取新的游戏规则,就是现代的产业和现代的政府。首先是现代产业,然后是在现代产业的基础上产生现代政府,两者真正结合才能解决小农经济下官僚政府的一系列腐败和低效率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说,在全球化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把一个区域甚至国家变成一个有效率的组织,也就是它能不断产生新的利润,能从外部中通过市场交换把产品输出去,换得金钱回来改善国民的福利,同时能合理的分配利润,这样一个内部和谐的组织。而这样的组织在中国它最基本的两个支撑点就是现代产业和现代政府。因此,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不单是一个有的同志提出的办教育就能解决的,也不单是一个扶贫就能解决的,也不单是的一个解决政府腐败就能解决的,有清官就能解决的,而是一个综合配套的措施,涉及方方面面。
现在税费改革以后,这个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就是农村的基层治理结构怎么办,乡镇瘫痪了、破产了,县政府没有财力,失去了控制这个社会基本的公信力,因为你不能收税费了,谁来跟你打交道。中国自古以来县以下的政权就靠政府给的权利让它从农民手里收取税费来维持基层统治,现在这个权利没有了,怎么弄,面临很大的问题。县域的政府应该怎么办,而政府怎么办又给他的财力有直接的关系。民朝时候,当时说中国的税费之重,但是平均到每个农民也就是一家半两银子。当时英国人的负担是多少,一个人平均要十几英镑的负担,但是英国为什么能够维持下去?那个时候它就已经有现代的工商业了,产生很多的利润,交那么一点税费不在乎。中国农民那么穷,交那么一点他就受不了。问题的要害不是农民负担,不在于税费,而在于如何产生税费,如何运作税费,如何让税费为产业服务。所以我们回顾历史,我们今天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要现代政府和现代产业的结合才能解决三农问题。
那么,我们今天有的同志提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侧重产业、注重企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怎么办,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怎么办,资源会不会向强势群体集中,政府是不是都在傍大款,很多人认为农业产业化没有真正解决利益机制的问题。我们过去强调龙头企业扶持农民、农业,我们讲的是在平等的市场交换中,企业在科技上、观念上、在知识上、人才上给农业、农民的一种待遇,但是要使农业、农民有更多的好处,那还要靠政府。龙头企业对农业农民的反哺是一种市场交换的反哺,就是我得有好处,你得有好处,而不是我没好处你有好处,这种理想主义的事情放在龙头企业去干那是肯定不行的。但是我们从社会的角度,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看,对三农的反哺,那就是龙头企业的税收,方方面面的税收,通过政府财政的二次分配来给三农。如果一到微观,就是政府出台政策,扶持与投入,在公共服务上给农民好处,然后再和企业的市场利益分配结合起来,两个机制相结合,就使三农得到更多的资金。所以,从发展三农、扶持三农的角度讲我认为也是现代政府和现代产业的结合。
市县政府与现代产业结合的途径
我们看现代政府主要是指三个层次的政府。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第二个是省政府,第三就是市县,主要就是县级政府,因为从未来看,地市和乡镇这两级那都是要弱化精简的层次。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演变证明层次过多、负担过重、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低,中国人这么多,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建立庞大的文官制度,如果不是一种扁平化的层次少的管理,必然是低效率的、无能的、腐败的。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因为管理层次过多,还是采用传统的科层组织,那么大家知道每一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都含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由于人的弱点很难管理,信息不畅通,加上现代交通的发展,所以减少层次是必然趋势。秦始皇当时设立县政府有个基本的就是县官你骑着马看你一天内能跑多少,就可以划一个区域。所以现在,坐汽车能跑多远,何况还有电话,省怎么不能管100个县呢,中央管多少个单位,管几千个几万个单位,省里管100个县管不了,县里管100个、500个村管不了,我们现在都是给我们的领导不廉政、不勤政制造借口。
那么这三层政府和现代产业的结合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本辖区的现代产业的结合,比如河北玉田有农业部原良种猪场,有养猪协会,后来引进双汇龙头企业构成自身县域的产业体系;还有一类就是和县域外的产业结合,还比如玉田,一开始加工不行,自己上不行,你跟双汇的结合就带有县域外的结合。我们在座的20多个县和大北农的结合也是各县域和全国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结合。实际上省里有这个问题,中央也是一样,我们中国搞财富论坛就是和全世界500强的代表的对接。总的来说,基本是两个层次,一个内部的,一个外部的。
那么结合方式我想主要有三种,具体来讲,你跟现代产业结合的理念,为什么现代政府要和现代产业结合,刚才说过结合起来可以改变游戏规则,但进一步讲为什么要结合,那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