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期“三农”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

学习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2/11/19

做好新时期“三农”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


提要: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把更多的版面和时段让给“三农”,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种新闻媒体亟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当前,“三农”新闻宣传面临政治机遇、社会发展机遇、“三农”发展机遇、新闻改革机遇。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做好“三农”新闻宣传,应该以提高认识为着眼点和突破口,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为落脚点。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二是要更多地关注农民的实践和创造;三是要辩证地看待“三农”的现实问题;四是要有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长期不懈的努力,也需要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力量给予强力的推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农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环境,新闻媒体应该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近两年,我国新闻媒体加强了“三农”方面的宣传报道,为在全社会形成重农、支农、护农的氛围做出了贡献。但是总起来看,现在的“三农”宣传还没有形成新的突破,与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把更多的版面和时段让给“三农”,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种新闻媒体亟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三农”新闻宣传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媒体既记录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影响,不同的时代为新闻媒体提供着不同的宣传报道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三农”新闻宣传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机遇期,一是土地改革以及其后的人民公社、大跃进时期,再有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可以说,当前,“三农”新闻宣传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期,这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关系大变革大融合的历史时期。抓住这一重要的机遇期,加大“三农”新闻宣传力度,提高“三农”新闻宣传质量,开拓“三农”新闻宣传领域,创新“三农”新闻宣传方法,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实现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政治机遇。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出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
从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到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以及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和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等等,力度空前。这为我们新闻媒体加强“三农”宣传提供了政治保证和政策环境。“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如户籍制度改革、把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方面的尝试,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为新闻媒体的“三农”宣传提供了很大的报道空间。
社会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达到新的水平,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通常将工业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级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一般而言,工业化中期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有关专家对我国人均gdp或gn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四项工业化发展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可以判断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广大农村和9亿农民的小康是不可能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和基本国力达到一定程度,使“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了现实的可能。这使得新闻媒体所报道和反映的关于“三农”的意见和呼声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了最终落脚点。
“三农”发展机遇。自从80年代初期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建立以后,我国“三农”工作主要是围绕着调节“三农”内部关系来进行的,包括完善家庭承包与集体经济双层经营体制、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以及村民委员会直选等等,真正触及“三农”外部大的发展环境的举措很少。应该说,现在,我国“三农”工作已经处在攻坚阶段,很多长期困扰“三农”问题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正在破解当中,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坚冰正在打破,道路曲折漫长。在这种除旧布新的时代,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碰撞,会涌现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人物。社会生活如此富于变化,人民群众的创造丰富多彩,为新闻宣传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天地,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报道题材。
新闻改革机遇。当前,我国新闻媒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服务大局的同时,普遍加大了新闻改革的力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各种新闻媒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是新闻工作自身特性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新闻媒体社会价值和赢得受众市场所必需。我国是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市场不仅是经济上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也是新闻产品需要占领的大市场。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将同步增长,农村新闻市场展现越来越广阔的前景。而且,有1.3亿农民已经走进城市,在城市生活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到处可见农民的身影。关注农业、农村,满足在乡农民和离乡农民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将是新闻媒体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不可否认,在当前的新闻媒体市场竞争中,存在着一种都市化的浮躁现象,一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热衷于追逐明星、炒作新闻,为了追求卖点,大家互相转抄转载,甚至不惜夸大新闻事实。这是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最终也有损于媒体产业的健康发展。真正有社会责任感、有市场远见的新闻媒体,不妨加大“三农”报道力度,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领域,把自己的媒体推向更有潜力更值得开拓的市场,把大量有力度、有深度、可读性强的“三农”新闻推向全社会。
“三农”新闻宣传的着眼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三农”工作千头万绪,“三农”宣传究竟该从哪里着手,怎样才能做好、做新、做出成效?笔者以为,当前,做好“三农”宣传,应该以提高认识为着眼点和突破口,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为落脚点。
提高对“三农”工作的认识,一方面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认识,另一方面是通过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各界人士的认识。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要推动全社会关注“三农”,我们新闻工作者本身首先要关注“三农”。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对“三农”工作的认识,主要应该包括对“三农”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以及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从“三农”内部和“三农”外部同时想办法的认识。提高全社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包括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的认识,对农民是具有平等权利的国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认识等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粮食总产量连年下降、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农村基础设施陈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权益屡遭侵犯等问题有待彻底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既有多年积累的老问题,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解决起来难度很大,需要长期努力、多种措施并举。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
解决“三农”问题,要靠政策、靠科技,也要靠信息。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作用更加明显。家庭承包经营制实行以来,如何实现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国内国际大市场的衔接,一直是个问题。在农民不知道种什么的同时,市民也不知道吃什么,因为农产品市场空前活跃,人们要吃得有滋有味且有益健康,各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等,名目繁多,难以搞清。人们特别需要有关的知识和信息。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新闻媒体为“三农”服务,主要应该包括政策信息服务、经济科技信息服务、社会文化信息服务和健康生活服务等等。政策和科技,本身也是信息,也需要通过媒体传播到农村和农民中去。同时,新闻媒体也要把“三农”方面的信息传递到全社会,以引起决策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种服务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要。因为,更仔细地看,“三农”新闻宣传实际上有两个层次,即“三农”内部层次和“三农”外部层次。在“三农”内部层次,新闻宣传主要解决信息服务问题;外部主要解决为“三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问题。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主要在“三农”以外,大的宏观环境的改观,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是“三农”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三农”新闻宣传的落脚点。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组织化程度又很低,所以他们的正当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新闻媒体的力量来自它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维护社会公正是新闻媒体的天职。为农民说话,维护农民权益,呼吁全社会平等、公正对待农民,新闻媒体义不容辞。农民权益包括经济权益、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农民的经济权益最主要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权以及合法劳动获得报酬的权益;农民的民主权利主要是在农村社区内部的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农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