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课题综合报告

模版范例范文 发布时间:2010/9/7

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课题综合报告

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课题综合报告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基层党组织能否科学把握执政能力内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事关我党的兴衰和成败,已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8月以来,我们组织力量,就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专题研讨等,研究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形成了本课题综合报告。

一、关于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内涵的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的6800多万党员分布在约340万个基层党组织之中,这是我们党巨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如果说中央是宏观执政,地方党委是中观执政,基层党组织则可以看作是微观执政。因此,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也是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的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相对于中央、地方党委作用的发挥而言,基层党组织工作职责有限,活动范围有限,因此,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有其特殊性。按照《决定》的要求,我们认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总体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上,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发展力——推动发展的能力。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一是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群众勤劳致富,走向共同富裕。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努力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执行力——执行政策的能力。基层党组织虽不制定大政方针,但承担着具体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职责,要不断提高宣传政策、落实政策和监督政策执行的能力。一是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直接面对群众,把党的政策告诉群众,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使党的执政纲领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二是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带领群众创造性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执政纲领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体现。三是通过各种手段,监督党政领导干部及方方面面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发现落实不力或不到位的问题,及时通过组织程序传递到党的上级组织。

(三)服务力——服务群众的能力。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直接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是加强效能建设,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三是运用各种执政资源,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反映群众呼声,为修正和完善党的政策,为党的决策机关提出立法建议,提供最初的动力和客观的依据,努力争取为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和政策层面的保障。

(四)培养力——培养人才的能力。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推荐人才的能力。一是按照“十六字”方针,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为党的事业服务的先进分子吸收入党,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同时,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强干部的培训工作,为壮大党的执政人才队伍提供基础性积累;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促进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团结和服务各方面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五)驾驭力——驾驭局面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在面对日趋复杂的执政环境,应对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领域的挑战和考验时,必须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二是加强对群众性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群众性组织的积极作用;协调不同的阶层或利益群体,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三是做好统战工作,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我市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年和转变作风年”、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和“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坚持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提供物质保障。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时,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积极采取措施,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二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对经济强村,实行村级集体资产量化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对规模小、户口少的村,实行撤并行政村、移民迁村,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地方空壳村过多的状况。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摆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位置。一是抓好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坚持德才兼备、精干高效原则,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使乡镇领导班子整体结构更趋合理。届中,都组织开展了“回头看”,重点对那些班子不团结、工作没有起色的乡镇领导班子予以调整充实。二是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坚持优化结构、依法办事的原则,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采取“两评一考”的办法,对村班子进行了全面“回头看”,对那些能力不强、形象不良、业绩不佳的村干部依法按章予以调整和撤换,及时把年龄轻、学历高、观念新、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后备干部推上领导岗位。坚持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充分利用市、县、乡镇三级党校,实行分级培训、分级负责。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经济强村、重点村的两委主要负责人列入全市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集中在市委党校培训;其他村两委干部由县乡两级组织培训。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我们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创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为了解决当前不团结、宗族派性斗争比较激烈的支部长期难以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得不到正规教育培训等问题,我们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口”前置。通过建立发展党员预警机制,对发展党员实行宏观调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重点培训什么”的原则,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建立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制、公示制、双测评制和预审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严把入党积极分子“入口关”;通过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三)坚持整体推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的渗透力。近年来,我们坚持整体推进,把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针对换届选举后,党员村委会成员比率低的问题,通过实行交叉兼职,加大在村委会成员中发展党员力度等措施,增强了党在村委会班子中的力量。二是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加强党的建设。采取单独、联合、挂靠、村企联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加快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步伐。目前,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固定职工100名以上的企业95.9%建立了党组织,固定职工50—99名的企业99.5%有了党员。建立健全了非公企业党建组织保障机制、企业党组织防瘫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党务工作者和企业主协调互促机制等,提高了企业党组织规范化水平,促进了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三是积极探索在社区中加强党的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社区结构和规模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并及时建立党组织,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对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管理办公室三套班子成员实行交叉任职,交叉面达50%,强化了党组织在其他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四是积极探索在新社团中加强党的建设,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临时组建、选派政治指导员或联络员等方式,拓展新社团组织党的工作覆盖面。目前,全市新社团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860个,党的工作覆盖已达到80%。

(四)坚持依法执政,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的能力。我们把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在乡镇,制订了《乡镇机关工作规则》,规范了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程序,明确了职能科室的工作职责,严格了对乡镇干部的管理,提高了乡镇机关工作规范化水平。在村级,制订了《村务工作规则》,构建了两委协调机制、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分工负责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矛盾控制和化解机制等村级工作五大运行机制。村务工作规则的制订,实现村级组织职责明确、关系协调、运行顺畅、管理科学、决策民主,使农村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五)坚持执政为民,建立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执政的群众基础。脱离了群众,基层党组织就会失去执政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夯实基层党组织执政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我们把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归宿点落在建立健全为民服务机制、加强为民服务工作上。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基层群众有苦无处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