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控制质监行政执法成本的几个途径
合理控制质监行政执法成本的几个途径
合理控制质监行政执法成本的几个途径
合理控制行政执法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绩效考核为手段,效能监察为保证。努力使合理的行政执法成本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行政执法机关履行职能的要求。
一是完善执法责任制,将执法成本纳入评价执法水平的指标体系。执法机关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将执法成本绩效评估纳入到评价执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将该体系列入行政执法制,执法水平评价体系要同建立健全评议考核制结合起来,以此作为考察、衡量执法水平的依据。对办理同一类案件行政执法成本的付出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经济、效率、效益的测定。
二是坚持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行政执法成本意识。现代政府与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对自身的成本收益进行统计、核算,以判断组织活动的绩效,进而改进组织的运作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因此,必须首先在各级行政执法机关里树立起浓厚的行政执法成本意识,降低成本,节约开支。要教育干部建设节约型社会,人民政府及其公务员理应责无旁贷,率先垂范,促使执法人员从组织绩效和政府形象的高度认识控制行政执法成本的必要性,自觉约束其浪费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机关的效率。
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成本监控机制,用制度引导、控制行政执法成本。仅有行政执法成本意识还远远不够,良好的理念必须有制度作为坚强的保障。为此,应该在行政执法机关里建立起一整套针对行政执法行为特点设计的成本监控、审核、评价机制,以利用刚性的具体的制度约束、限制各种不良行政执法成本的产生,以提高执法水平,落实执法责任制。
四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电子政务。行政执法成本的控制还与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相联系。只有实现相关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域的突破,才能较为彻底地消除导致行政执法成本增加的诱因。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电子政务的建立可以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的行政执法机关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知识以及创新的方法、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等共享;虚拟办公可以大大减少行政人员的办公费用和公文处理的费用,从而有效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五是客观、务实预算,科学、合理确定行政执法成本。根据每年行政执法实际支出,或具体执法工作量,认真研究核定编制新的一年部门经费预算,在前一年基础上,根据辖区经济发展,考虑合理增长因素提出预算,做到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资金,千方百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