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事迹材料
畜牧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事迹材料
两 牛 一 羊 铺 就 致 富 路—记兴隆乡畜牧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同志现任市兴隆乡副乡长,兼任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1985年从部队转业被分到兴隆乡从事畜牧工作。多年来,他用一颗共产党员的朴实之心,以对百姓高度负责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畜牧业发展工作中,由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畜牧技术能手。在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兴隆乡,一提起,百姓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那可是个好干部,他为我们发家致富操碎了心”。
1、 以“指百联十”活动为依托,确定思路,科技兴乡
兴隆乡位于市东南部,距市区20公里,现有耕地78690亩,人口9640人,属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畜牧为辅的中等乡。1998年以来,由于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作为主管畜牧工作的副乡长兼畜牧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的看在眼里,急在心头。1999年春,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在全乡农业科技人员中开展了 “指百联十”活动,同志经过认真分析,及时向乡党委提出了“以‘指百联十’活动为依托,实行粮牧并举,靠科技兴牧,以牧兴乡”的经济发展思路。乡党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兴隆乡“指百联十”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下发了《兴隆乡“指百联十”活动实施方案》,为全乡农业科技人员构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全乡26名农业科技人员认真按照《方案》的要求,积极联系农户,指导农户,并与农户签订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同,为切实开展好“指百联十”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中,按照乡党委的总体部署,组织和带领畜牧技术人员对当前全乡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兴隆乡畜牧业“半壁江山”工程五年发展规划》。按照“抓市场、上加工、带产业、促发展”的思路,确定了以“两牛一羊”为重点,稳定生猪,发展特色养殖的路子。明确要求,美名畜牧技术人员必须联系10名养殖户,负责指导100名以上养殖户发展畜牧生产,并努力在抓规模、抓典型、抓科技、抓服务上狠下功夫,以实施良种化工程为突破口,实现防疫、改良、繁育、饲养、销售一体化。有了思路,下一步的关键就是实施。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户科技素质。为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畜牧中心科技人员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播放科技录像、面授、口头咨询、发放资料、科技讲座等有效形式,对农民进行了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生在兴隆乡,长在兴隆乡,对家乡的黑土地及父老乡亲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虽然自己已经成为一名领导干部了,但对待百姓却象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这些年来的农村实际工作使他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缺少技术的难处以及掌握技术的极其重要性。为此,他始终把向农民传授养殖技术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充分利用“科普之冬”活动,科技“三下乡”活动等,在认真拟订全乡养殖技术培训方案的基础上,带领本中心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村、各屯、、各户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工作。养殖户想听什么就讲什么。工作中,他总能做到率先垂范。每次培训,他都亲自编写教案,亲自上台宣讲,语言通俗易懂,举例恰倒好处,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和喜爱。为了减轻村委会和养殖户的负担,他下村屯讲课,从不让派车,而是长期骑着自家的摩托车,并自己支付油钱,不畏严寒酷暑,不辞劳累辛苦,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跑遍了全乡的8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全乡每一个养殖户至少接受他三次培训。无论走到哪个村,养殖户只要听说是来讲课,不管是多忙,都要放下手中的活到指定的地点听他讲课,并提出各种问题让解答,每次都讲到很晚很晚。养殖户不无感动地说:“立军主任为我们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操尽了心”。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同志累计讲课100多场次,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为全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等畜牧科技人员的协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北安农校、克山农技中心的专家教授到乡、村为农民传授畜牧养殖技术。同时,还邀请本市、本乡的养殖大户组成巡回报告团,到各村、屯现身说教,用看得见、信得过、树得住的身边典型事例,对农户进行培训,调动和激发了全乡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从而把“靠科技兴牧、以牧兴乡”的计划变成了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3、采取多项措施,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带领畜牧中心人员深入各村进行宣传,通过入户走访,典型引导、算帐对比、政策扶持等有效办法,向农民宣传发展养殖业的好处和效益,教育农民改变过去那种以农为主、以牧为辅的思维方式,树立牧粮结合,以牧富民的思维观念,千方百计鼓励更多的农民从事养殖业。在同志不厌其烦的宣传和引导下,有一部分农户开始认识到了发展养殖业的前景并着手运做。但资金又成了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同志先后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汇报,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全乡累计争取世行贷款39万元,信用社贷款129万元。购回奶牛84头,黄牛138头,绵羊466只。目前全乡奶牛存栏已达到1500头,黄牛2800头,绵羊近5000只。发展各类养殖户146个。其中最大的奶牛专业户养牛达45头。最大的养羊专业户养羊达271只。在畜牧业上,全乡已初步形成南北一条线重点发展奶、黄牛,东西一条线重点发展绵羊的“丁”字型生产格局,农民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奶牛专业村红升村奶牛存栏达1048头,户均1.8头。仅此一项,年可增收240万元,户均4000多元。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草原不足问题日趋突出。为了及时解决这个矛盾,同志多次到外地考察,认定搞饲料青贮是最有效的办法,于是他先后4次带队,组织养殖户到格球山农场参观学习饲料青贮技术。回来后,马上组织养殖户推广这项新技术。面对有些养殖户对这项新技术存在认识不高,信心不足这一情况,他就把自家妻子、孩子分到的责任田划出一块,亲自搞实验,从种到收到青贮再喂养,实行免费指导。经过一年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养殖户心服口服了。于是,第二年全乡累计种植青贮玉米500余亩,并全部进行了青贮,有效地解决了规模养殖与饲料不足的问题。
多年来,同志凭着自己对百姓的一腔赤子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全乡畜牧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的认可和农民群众的爱戴。兴隆乡畜牧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市排名第一,他本人也连续多年被授予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并于++年被提拔为副乡长。兴隆乡的农民群众谈起同志都会自豪地说:“这样的干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