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共创脱贫致富大道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共创脱贫致富大道
近年来,乡党委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乡镇党委“五个好”和农村党支部“五个好”标准,从加强党委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入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乡农业总产值达607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95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5元,增长17.5%。
乡地处农牧结合部,全乡总面积为48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95个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4254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9%。全乡共25个支部,64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27名,其中占19.6%;少数民族党员242名,占37.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48名,占22.9%;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160名,占24.7%。乡村两级先后多次受到表彰奖励,乡党委被湟源县委、县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集体”称号;7月被评为中共湟源县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山根村被评为省、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克素尔村党支部书记铁建国同志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9月被中央文化部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乡党委、政府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实绩突出单位。
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
近年来,乡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农村发展经济奔小康的火车头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者,乡党委班子领导首先锤炼内功,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增强活力,抓好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党委班子和乡镇干部的思想认识与领导水平。通过采取走出去看,请进来讲等方式,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提倡背负任务学习,挑着担子提高。在学习中突出三个方面,即突出抓好理论学习,提高领导成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突出抓好宗旨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突出抓好业务学习,更新观念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二是明确责任,狠抓党建落实工作。乡党委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明确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党委副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和村支书为“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任务的党建领导责任制,构筑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基层干部,要想为老百姓办事,就必须扎下根、安下心。我们认真坚持干部包村和科级领导党建联系点制度,规定每个乡科级领导干部都确定一个村党支部作为自己的联系点,经常深入下去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基层好做法,好经验,加以推广。据统计,通过实行科级干部联系点制度,乡科级领导干部为各联系村办实事好事共32件。四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党委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制度建设是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提高党委班子整体素质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先后制定下发了党员学习、教育、培训、考核、管理、一帮一、“三会一课”、服务和联系、群众,群众监督党员等共51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这些制度在党组织建设、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有力作用,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抓好村级组织建设,构筑坚实的党建基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书。我们坚持把村级组织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重点来抓,使其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一是建强班子,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乡党委按照“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双强”性标准,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人员中选拔村干部。目前,90%的村党支部书记、80%的村“两委”干部达到“双带双强”性标准。建立“三培双带”示范村4个,确定“三培双带”工程典型示范户183户。23个农村支部中一类支部20个,二类支部3个,全乡“五个好”村党支部占82.6%。二是抓好培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我们牢固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理念,以大培训强素质、保发展,并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沉下去做等形式,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结合“三级联创”活动,以加强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合理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专题,邀请党校、农业、就业、林业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和培训,仅举办专题讲座6次,主体培训班8期,党员培训率达98%。组织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赴周边地区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种植结构调整等200余人(次)。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三是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乡党委按照“三培双带”的基本标准,积极拓宽渠道,注重把哪些有知识、有文化、在群众中威信较高,既能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和具有开拓奉献精神的青年党员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目前,全乡23个村都建立了后备干部档案,后备干部保持1:2的常数,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64名。通过乡党校定期培训,在岗锻炼、交任务、压担子,促其成长,解决了村“两委”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四是健全配套组织。在强化村级“两委”班子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妇代会、共青团、民兵、关心下一代、治保、综合治理、民族团结等村级组织。目前,村级其它组织健全,并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了村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五是抓好典型示范,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几年来,我乡先后涌现出来克素尔、寺滩、山根和铁建国、郭占忠等一批优秀党组织和党员。我们充分利用典型优势,发挥典型群体的示范效应,深入开展学习先进典型的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学先进典型,创先进业绩,营造了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党员干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乡党委始终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常抓不懈。一是抓阵地,夯实党建基础。近年来,乡党委在市、县委拔付村级组织工作补助经费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达100多万元,在对原有的乡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进行规范化布置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改建、扩建、重建等办法,努力改善村级活动阵地和办公条件,优化工作环境。目前,全乡有4个村正在修建新的党员活动室,其他村党员活动室基本上达到了“六个有”,即有办公桌椅、有学习资料和记录、有电教设备、有党旗和党员形象栏、有各项工作制度和档案资料、有取暖设施。并通过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制度,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抓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乡党委严格按照《乡-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和发展党员“十六”方针,努力把更多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更多的致富能手,使党员致富能手成为村级后备干部的主体,并将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入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到优先教育,优先培养,优先发展,同时抓好在妇女、少数民族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自以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7名,发展新党员89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8.2%,35岁以下的占73%,妇女占30.3%,少数民族占26.9%,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三是抓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在抓好每年农村党员冬季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各支部普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外出考察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农闲多学习与农忙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教育活动,认真坚持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公示和票决等制度,建立党内民主参与机制,认真落实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地保障党员权利,真正使党员成为党的事业主体。同时针对流动党员难管理、难教育的情况,不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推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设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加强书信、电话联系,努力确保党员不论流动到哪里,都能与党组织取得联系,接受党组织的服务和管理,加强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四是抓活动,永葆党员先进性。继续坚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六学法”(邮学、送学、夜学、帮学、讲学、论学)认真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做到了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认真开展城乡党支部结对帮扶和党员联系贫困户活动,各支部积极与帮扶单位联系协调,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素质上,放在启动内部活力,发展农村经济上来,今年来各帮扶单位为各村党支部帮扶改善党员活动室等,累计资金达12万元,切实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积极贡献。大力开展“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党支部和党员为群众承诺年内至少办一件实事或好事,有条件的党员每人联系一个困难户,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造福于人民群众。各党支部共承诺办实事68件,全部兑现。各支部承诺统贷统还化肥贷款620万元,牛羊贷款560万元,硬化道路40多公里,省外劳务输出310人次。党员也为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和好事,如帮助群众秋收打碾、春耕生产、盖房子、还贷款、传授实用技术、带领群众外出打工等,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组织开展乡镇干部办实事活动,明确每个干部包村2-3个,采取驻村、走访、信息等形式,及时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围绕结构调整、牛羊贩运、基础设施建设等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而拓宽了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党员进一步增强了党性观念,保持了党员先进性,更好地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狠抓“三个文明”建设,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近年来,我们始终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不放松,采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