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8)

作文素材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3

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8)第2页

生活得很快乐、很开心。

、只识背影
北宋时,宰相王旦有个马夫,为他赶了五年马车,服役期满向王旦告辞,王旦竟不认识他。等马夫转身走时,王旦却马上叫出了他的名字,并念他赶车勤劳,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原来,这个马夫平日只知赶车,正脸都难露一下,王旦只熟悉他的背影,所以见到他的脸面时反倒不认识了。待马夫转身出去,那熟悉的背影,很快唤起了他的回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大批默默诚实劳动、不求闻达的人。他们可爱而又平凡,无声无息地忙碌在生活的某个角落里,一心扎到工作当中。人们看不到他们的正面亮相,看到的永远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也从未把头从工作中抬起来,去抛头露面,博得场面上的喝彩。

、香港小姐决赛
在一次香港小姐的决赛中,为了测试参赛小姐的思维速度和应对技巧,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假如你必须在肖邦和希特勒两个人中间,选择一个作为终身伴侣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
其中有一位参赛小姐是这样回答的:“我会选择希特勒。如果嫁给希特勒的话,我相信我能够感化他,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家破人亡了。”

、逻辑的背后
有两个园丁在菜园里为主人干活。园丁甲看到白菜叶上生了虫,便把虫捉了踩死;园丁乙看到了,就埋怨他不该踩死虫。于是,两个园丁吵了起来。
这时,主人带着管家走了过来,责问他俩为什么吵架。
园丁甲说:“主人,我看见虫子在吃白菜,就把虫子捉了踩死。我觉得,不踩死虫子,怎么能保护白菜呢?”
主人点头同意。
园丁乙说:“主人,虫子也是一条生命,它不吃白菜怎么能活下去呢?而园丁甲却把虫子捉了踩死;我要不阻止他,怎么能保住虫子的生命,乃至整个生态平衡呢?”
主人点头同意。
站在一旁的管家有些迷惑不解。他悄声地问:“主人,根据逻辑学上的道理,要是两种观点发生矛盾的话,其中必有一错,而不可能都是对的。”
主人又点点头:“你说的对,完全对!”

、空中温泉
在日本大坂的南郊,有一处著名的温泉,温泉周围是景色秀丽的青山翠谷,来这里观光旅游的客人,总要泡一泡温泉浴,坐缆车望一望峰峦美景。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有些人往往来不及一次完成这两项,只能二者择一,或者泡温泉,或者望山景,然后怀怀着遗憾离开了。
能不能想办法使之合二为一呢?坐落在温泉附近有田大饭店的经理宇野牧人先生,从求同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推出了一项创意服务:空中浴池。
有田饭店将个温泉澡池装在缆车上,让它们在崇山峻岭中来回滑行。每个澡池可容纳两人,客人既可以怡然自乐地泡在温泉里,又能把充满诗情画意的身边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据报道,“空中浴池”引起了游客极大的兴趣,每天大约有多人光顾,而在星期天和节假日,经常人满为患。

、追问到底法
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曾经流行一种管理方法,叫做“追问到底”。就是说,对公司新近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采用追问到底的态度,以便找出最终的原因。一旦找到了最终原因,那么对于一连串的问题也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比如,公司的某台机器突然停了,那就沿着这条线索进行一系列的追问:
问:“机器为什么不转了?”
答:“因为保险丝断了。”
问:“为什么保险丝会断?”
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轴承枯涩不够润滑。”
问:“为什么轴承枯涩不够润滑?”
答:“因为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
问:“为什么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
答:“因为抽油泵产生了严重磨损。”
问:“为什么抽油泵产生了严重磨损?”
答:“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而使铁屑混入。”
追问至此,最终的原因就算找到了。给油泵装上过滤器,再换上保险丝,机器就正常运转了。

、巧过关税
美国的海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蓄意逃避海关管理条例,又要不犯法,简直比登天还难。但进口商琼尼却说:“海关虽严,但仍有孔可钻,只要稍稍动一下脑筋就可以了。”
进口法国女式皮手套需缴纳高额进口税,因为这种皮手套在美国售价格外高昂。琼尼跑到法国,买下了一万双最昂贵的皮手套。随后,他仔细地把第副皮手套都一分为二,将其中一万只左手套发往美国,而他却一直不去提这批货物。货物过了提货期限,海关按惯例将这批货作无主货物拍卖处理。由于一整批左手套毫无价值,因此,琼尼只出了一笔微不足道的钱,就把它们全买下了。
这时,海关当局已意识到了其中的蹊跷。他们晓谕下属,务必严加注意,可能有一批右手套舶到,不能让那个狡猾的进口商得逞。然而,这一切都在琼尼意料之中,他还料到,海关人员会假设这些右手套也会像上次的左手套一样一次整捆运来。于是他把这些右手套分装成五千盒。海关人员认为一盒装两只手套,那一定是一副了。于是第二批货物又一路绿灯通过美国海关。琼尼只缴了五千副手套的关税,再加上在第一批货拍卖时付的一小笔钱,就把一万副手套都运到了美国。

、商鞅取信于民
公元前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法令包括如下内容:打破土地上的纵横田界,承认土地私有、买卖自由,奖励耕种,建立县制。但商鞅担心老百姓不按新法做。为取信于民,就在国都咸阳的南门外,立起一根三丈的木柱子,命官吏看守,并且下令:谁将此木搬至北门,赏黄金镒(古两为一镒,一说两为一镒)。当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大家一是不明白此举的意图,二是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所以没人敢动。
商鞅闻报,心想:百姓没有肯搬立木的,可能是嫌赏钱太少了吧。
于是他又下令,把赏钱增加到镒。听了新的赏钱数目,老百姓更怀疑了。但重赏之一必有勇夫,没出三天,就有一个不信邪的壮汉,把那木柱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召见了搬木柱的人,对他说:“你能听从我的命令,是个好百姓。”立刻赏他镒黄金。这消息不胫而走,举国哄动,大家都说商鞅有令民必行,有赏必信。
第二天,商鞅即公布变法令,虽然新法遭到一些贵族特权阶层的反对,但新法在秦国终于得到顺利实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