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载体
实习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1
新农村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载体
新农村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载体中国的成败在农村,中国的希望也在农村,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农民占全国人口近70%,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合谐发展,就没有合谐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的英明战略,是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战略转移,同时是实践三个代表和先进性教育这一重大理论的载体。一、新农村建设是先进性建设实践载体的必然性1、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载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纵观中国历史与西方和东欧有着重大差别,中国革命成功,力量来源于农村,得益于农村包围城市,没有农民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中国改革的成功也是来源于农村,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中国广大农村巨大的积极性,将改革成功的经验用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走上改革成功的健康大道。中国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世界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这与中国农村农民的无私奉献分不开的,但我们内部的差距已达到惊人的地步。5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缩“剪刀差”的政策,直到今天,这个差距越来越大,国民待遇的悬殊将会引发巨大的社会动荡,这已被历代的历史所证明,如果不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就会断送社会主义的美好前程。因此,必须将农村先进性教育落实到实处,用发展新农村来实践“先进性”,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消除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别,实现真正的全民平等。2、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先进性建设实践载体是广大农村人民利益的需要,是党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得益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农民作出的巨大贡献,否则,城市不可能有这么高速的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使绝大多数人受益,建设投资必须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国家在实施的工业反辅农业也只能浮在表面,因诸多原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体现,这必然地成为党和人民的选择,成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载体。3、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载体,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三个代表”实践者,是人民的执政党,必然要求为人民谋利益,而农村是我国的主体,是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阵地,没有农民认可的“先进”是没有价值的,没有农民认可的执政党,他的执政地位是不稳固的,因此,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先进性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是必然的。4、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载体是解决我党面临困难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危机”,如执政的问题,“三农”问题、城乡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精神、信仰问题、公共服务问题、民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和危机的解决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必须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载体,加快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的合谐发展,抓住人民利益的切实保障这个主要问题来解决诸多的问题与“危机”。值得一提的是,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载体还须落实到政策与法规上,建立健全建设新农村的长效机制,使新农村的建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避免那种“一试点就成功,一推广就放松”的现象再次发生,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要向农村倾斜,在法律法规上要保障农村和城市人民处于平等的地位。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先进性教育中应立足“三着眼”、实现“三创新”、引领“三先锋”党在农村的先进性教育是具有历史性的一次重要的政治主张的教育,它同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紧密相联的。目前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和发展阶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这二十字的目标要求,在农村开展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农村党员和党组织要立足“三着眼”、实现“三创新”、引领“三先锋”。(一)立足“三着眼”、引领“三先锋”来解决农村先进性教育的实践问题。1、着眼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带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采用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做致富先锋和科技推广的先锋。农村党员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带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2、着眼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带头弘扬美德,做树立农村文明新风的先锋,农村党员要带头遵守社会主义公德和家庭美德,模范遵守村规民约,勤俭持家,尊老受幼,团结村民,文明守信,带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3、着眼民主管理,带头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解决矛盾纠纷,做遵纪守法的先锋和维护农村稳定的先锋。农村党员在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党的政治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带头履行公民义务,关心和支持集体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村务工作,贯彻实施村务公开,讲党性,顾大局,积极化解群众矛盾,敢于同各种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作斗争。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直接接触群众,最能了解群众,也最能直接为农民办实事,最能体现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实践中,农村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解决思想,转变观念,自党投身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是要把先进性体现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的时代要求上来。(二)实现“三创新”、引领“三先锋”来深化先进性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实践中,先进性教育更需创新管理模式,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使先进性教育更加具有可持续性。1、创新农村党员培养模式,确保农村党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在进行先进性教育中,应在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新时期发展党员的新路子,把农村致富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党员或积极分子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打工”。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和预备党员来培养,让他们出去拓宽视野,“偷师学艺”,解决农村党员活力不够问题,同时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净化党的队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2、创新农村党员意识教育模式,增强党员意识,确保农村党员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先锋.党员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党员素质的提高,党性的增强和作用的发挥。各级党组织都应把农村党员意识教育纳入农村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农广校办班等形式进行意识教育专题培训,同时利用村里的各种会议、党课,党员活动日等加强党性意识教育力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利用“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示范组”、“党员责任区”挂牌命名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增强党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3、创新农村党员政治思想教育模式,从学习上落实农村党员的政治责任,确保农村党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利用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这一契机,强化对农村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创新农村党员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注意引导党员发扬理论联系实现的学风,特别是要注意将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与落实党员政治责任紧密结合,制定可操作可量化考核的目标责任,健全农村党员政治思想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是黔西南州改革的窗口,经济开发区域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其特殊性,起点应更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实施开发区的新农村建设应做到: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高标准地建设开发区的新农村。总之,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先进性教育的实践载体是我国农村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须紧紧围绕党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不懈努力,使中国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