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第2页
变”的恐惧心理得以消除,“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已被人们接受。为安定人心,稳定社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计划免疫创佳绩。做好儿童计划免疫,是有效控制相应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执行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声誉的大事,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中心工作。经全体专业人员的苦心经营,一改过去:冷链设备缺乏、免疫对象不清、资料管理混乱、预防接种无序的落后状况,按期实现了以省、州、县和乡为单位接种达85%的目标,1987年受到国家卫生部表彰,为省、州在民族贫困山区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摸索了经验,吸引了西南计划免疫协调委员会秘书长马文信和省防疫站有关专家来我县考察,与此同时,消灭脊灰工作无脊灰证实的顺利完成;“卫七项目”正常实施,并圆满结束了终期审评;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项目启动,并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全县的计划免疫工作,有效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针对我县多年来病毒性肝炎发病居高不下的现状,充分利用有效手段,针对控制疾病的发病,在广泛推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肝疫苗普种。在校学生16278人中接种了15617人,接种率达95.94%,社会散童6039人中接种了4397人,接种率达72.81%。成人接种560人,全县共接种了20574人,占总人口的20.98%,建立起牢固的免疫屏障,有效地控制了甲肝的暴发流行。
传染病疫情大下降。针对我县传染病发病病种多,发病率高的严峻态势,加大流脑、乙脑、甲肝、乙肝、伤寒和流感、腮腺炎、风疹等疫苗的预防接种,使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95年下关地区霍乱流行波及我县,疫情发生后,专业人员及时前往调查处理,小分队的同志,把危险留给自己,安全让给别人,主动要求、反复、多次深入疫点,进行调查采样,尸体消毒,水源、环境和污染物消毒,预防服药以及跟踪随访监测等工作。由于发现疫情及时,防治措施有力,在偏僻的山区疫点,未出现二代病例和二个疫点,在霍乱防治史上留下可书可写的一笔。单位因此受到州人民政府的表彰。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神州大地,全体专业人员废寝忘食地投入到非典防治的人民战争中,迅速组建机构,制定预案,对入境车辆消毒,对入境人员测体温观察,对疫区返乡人员追踪调查,可疑人员留验观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环境治理消毒和饮用水消毒,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及声势浩大的防治普及宣传。疾控人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群策群力,保住了一方平安,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表彰。由于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出色,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并出现了20多年无脊灰、无白喉、无破伤风,以来无百日咳的好势头。1984年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3719例,年发病率4448.94/10万,报告364例,年发病率363.80/10万,与1984年比发病率下降91.82%。为保护人民健康,密切党群关系,落实“三个代表”,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
九、共创优美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几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新建综合楼一幢,冷链办公楼一幢,同时拆除了原有400多平米的危房,彻底改变了“工作无场所,居住打游击”的艰难处境。经广泛动员讨论,一致认为要发扬勤俭节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不影响业务工作的前提下,投入到院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的活动中。单位内讲卫生、爱清洁,已蔚然成风。
多年来,我们以“建设一个好班子,建立一套好制度,营造一个好环境,培养一种好作风,形成一个好机制”为目标。全体职工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紧密团结,高度统一,似旋紧发条的时钟,行进在全县19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足迹遍及11个乡(镇)65个行政村的1143个自然村,担负着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