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分团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2/5/11

水利分团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一、本年度工作回顾

,水利分团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山东水利事业的发展,从水利行业的特点出发,认真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积极发挥专家作用

水利分团于2月召开了年初工作会议,于8月召开了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对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在总团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位专家以促进水利事业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全省水利中心工作,当好厅党组的参谋、顾问,对水利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工作简报、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领导决策参考,推动水利科技进步,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参与南水北调、胶东调水、治淮东调南下续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与骨干河道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等六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黄河河务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汛抗旱、水文勘测、水利科研及管理等重要工作的咨询、论证、实施和监督工作,配合水利重大决策的出台、重大规划的审查、重点工程的立项和验收、重要项目的评估等,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咨询活动50余次,为行政决策建言献策,较好地发挥了专家顾问团的作用。

按要求完成了《山东水利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一文,于11月报总团。组织专家提交《现代化农业高效节水模式研究》和《灌溉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两篇文章参加了“中日现代农业创新论坛”。6篇论文收入总团编辑出版的《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论文选编》。

(二)陪同陆主席考察南水北调工程

6月21日,陆主席亲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地考察指导。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局和水利分团有关负责人陪同考察。

陆主席先后考察了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隧洞和已建成发挥效益的济平干渠工程,详细听取了关于工程建设的情况汇报,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加快山东水网建设,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我省长期缺水的矛盾,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和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济平干渠工程建成后,已经发挥了泄洪、生态补水等综合效益。对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依靠科技创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投资和提高工程效益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陆主席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考察指导,在全省水利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水利工程建设者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三)积极参与水利科技活动

水利分团围绕水利发展重点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特别重视事关水利发展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调查,重视前瞻性、战略性的应用研究,重视用高新技术对水利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参与水利科技活动,进行了20多次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审查、数据收集、课题鉴定、现代化示范项目验收及相关研究工作,参加了省、厅科技进步奖的组织评审。组织有关专家对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进行了评审和推荐。

二、关于重大专题的调查研究工作

专家们结合本职工作,针对年初确定的各项事关全省水利事业发展大局的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关于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建设关键问题调研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解决我省水资源紧缺的特大型基础工程,建成后我省将形成t字型水网体系,对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穿黄河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性控制项目,是山东境内11个单项工程中开工建设的第4个单项工程,也是连接东平湖向北输水的关键枢纽。工程主要任务是将调引的长江水从黄河南岸输送至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实现东线第一期供水目标,同时具备向河北省东部、天津市应急供水的条件。

该工程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和聊城市东阿县境内,黄河下游中段,工程由东平湖湖内疏浚、出湖闸、南干渠、埋管进口检修闸、滩地埋管、穿黄河隧洞、出口闸、穿引黄渠埋涵及连接明渠等建筑物组成,主体工程全长7.87km,穿黄隧洞长600m,另外为达到引水要求,需要对湖内土方进行疏浚,长度9.424km。穿黄河工程本期建设按照一、二期结合实施,过黄河流量规模为100m3/s。国家发改委核定工程总投资6.1321亿元,工程总工期3年。工程已于12月28日在聊城举行了工程开工仪式。

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一是理顺建设管理模式和内部建章立制。分别组建了北区和南区建管局,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建设任务。二是进一步对工程设计进行了优化。三是组织了工程招标和施工准备工作。四是稳步开展征地迁占和环境协调工作。

对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有关科研工作也进行了调研。由于穿黄河工程结构复杂、挖深大、施工条件差以及受黄河影响等,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开展或拟进行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设计优化研究、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砼裂缝防控技术研究、大口径直埋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东线穿黄隧洞设计施工与安全防控技术研究、东线穿黄隧洞施工期黄河大堤安全监控技术与分析研究、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建设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现场建管模式研究等关键技术研究。

(二)关于灌区改造与信息化建设调研

分团把灌区改造与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年的调研重点,于5月组织有关专家对聊城位山灌区、滨州小开河灌区和东营王庄灌区等大型引黄灌区进行了实地调研,8月组织专家考察了临朐县冶源水库灌区和诸城市墙夼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情况,形成了调研成果。

全省现有有效灌溉面积7185万亩, 实灌面积6013万亩,设计灌溉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为50个,设计灌溉面积3628.1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775.3万亩,现状灌溉面积为2016.55万亩,灌溉设计保证率为50~80%。我省大型灌区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化失修严重。目前大部分大型灌区不仅病险和卡脖子问题没有解决,而且配套不全和渠道严重渗漏问题依然存在,大部分灌区渠道完好率仅50%~70%,甚至有的灌区渠系全部损坏,建筑物完好率为35%~65%,部分灌区的完好率仅为5%。十几年来,我省利用国债资金启动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通过工程改造与管理改革,灌区骨干工程状况有所改善,管理得到加强,提高了灌溉用水效率与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缓解了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灌区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工程改造取得新进展。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灌区加强领导,认真执行水利基本建设程序,利用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严重渗漏渠道的防渗、病险工程、“卡脖子”工程和建筑物配套等影响灌溉效益发挥的关键问题。同时,积极进行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开展了数据采集、闸门远程控制、水情遥测与用水量测、灌溉用水管理、水务公开等为重点内容的灌区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灌区工程安全运行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改造后的灌区骨干渠道进行沟渠路林综合配套,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引黄灌区,渠道成为幸福渠、趟金流银的“河”。在进行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同时,许多灌区开展末级渠系配套改造,保证了灌区整体效益的发挥。

管理改革取得一定突破。积极开展灌区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以水管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人事、劳动、工资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效果。各灌区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水价制度和水费计收制度,对水价进行了成本核算,并调整了水价,同时积极探索水费管理办法,加强用水计量和计收管理,实施公开透明的“阳光工程”,得到了用水户的普遍拥护。推进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目前全省大型灌区已经规范各类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组织268多处,控制面积339.94万亩。

通过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大型灌区成为了粮食稳产的支撑线、沿黄市群众吃水的生命线、工业用水的保障线和生态良好的安全线。主要体现在:一是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有所好转,提高了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二是灌溉用水效率提高,节水效益显著;三是节水改造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突出,估算全省引黄灌区年减少清淤费用5000多万元。

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只完成了灌区改造工程量的30%,投入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特别是省级财政投入,按财政部委托云南投资评审中心的财政核查结果,我省自1998-间节水改造项目地方应配套资金为73729万元,实际到位18359.23万元,配套率仅有24.9%。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差的主要原因是省级财政仅为1200万元,占地方配套的1.6%(是全国最少的)。随着国家拉动内需,对大型灌区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国家确定中央与地方的投资比例为1:2,这样,我省配套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到底,国家已下达我省投资计划31.765亿元,中央累计投资11.66亿元,地方应配套20.105亿元。而到目前省级只落实配套资金2800万元,只占地方应配套资金的2.77%。水管体制改革因财政经费未到位未按时完成。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刚开始试点,地方配套经费不足。

对策与建议:一是建立稳定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建议各级政府通过人代会、政府文件等方式明确配套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增加并保障地方财政性资金投入,并逐级签订节水改造责任书。目前,中央投入正在稳步增加,按现在的中央投资强度,在不考虑以前欠账的情况下,省级财政按占中央投资的50%计算,至少每年应配套2亿元。建议省里尽快设立大型灌区改造配套资金。同时建议省里加大地方配套投资政策落实力度,针对承诺配套而又配套较差的市、县进行重点督查,建立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保障机制,确保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的可持续性。二是尽快启动中型灌区改造项目。三是加快支、斗渠等末级渠系配套改造步伐,加大田间工程改造投入,建立财政补助性投入与群众投劳投资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使田间工程改造与骨干工程改造同步推进,发挥灌排工程整体效益。四是齐抓共管,落实责任,提高对搞好灌区建设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五是坚持政府主导,有效推进灌区改革。

(三)我省防洪安全战略措施调研

分团去年进行了全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情况调研,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加快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