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2010年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28

某县2010年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部分人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过远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很大,必须加强工作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扶贫开户,大幅度、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搞好以工代赈,重点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发展种养业,对极少数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可以有计划地实施移民开发”。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景东县委、政府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及时成立了易地扶贫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县易地办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并根据上级下达任务数逐年分批实。多年来,通过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使我县易地移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贫困问题有所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不断加大我县易地开发扶贫工作力度,根据《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0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并拨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10﹞135号),特编制我县2010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①《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0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并拨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10﹞135号)。
②《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云政发﹝1999﹞67号)
③《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贫开办发﹝2010﹞108号)
④《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云政发﹝﹞123号)
2、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十七以来,景东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147户9000人,安置类型多是大规模集中安置,在一个安置点内,安置人数少则400—500人,多则几千人,这种方式虽便于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但安置后也出现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由于在一定辖区内的土地资源有限,导致搬迁安置后移民户耕地少,基本口粮难以保障;二是由于水资源不足,致使移民人畜饮水紧张,生产用水缺乏,每到旱季,接收地群众和移民常常因为争抢水源而发生矛盾纠纷;三是因为林地资源不足,致使移民燃料紧张,虽建有沼气池,但有的移民穷得连猪、鸡都养不起,沼气池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每遇喜丧事,仅沼气池也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为了生活,移民不得不到接收地群众的山林中抢砍、盗伐林木至接收地群众对此意见极大。因此移民虽然搬出了,却在不住,更不能致富,有的安置点甚致成了矛盾积累点和问题的积累点,不仅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沉重的包裕,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对我县十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我县决定2010年的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采取小规模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的办法,以便避免和杜绝过去大规模集中安置后因土地、水利、林地等资源不足,引发移民和和接收地群众的矛盾纠纷,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现象。避免上述矛盾,才有利于创建平安社会,有利于确保移民搬得出、在得住、逐步能致富。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能实现人口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农业基础得到完善,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有所增长,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水平进一步加快,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要求。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二)项目概况.......................................
点这里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