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0/12/31

大学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第2页

,抓美化、变面貌,成功地塑造了文明单位的外在形象,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一是科学规划设计学校蓝图,加快校园建设步伐。规划工程

不仅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事业凝集人心的关键所在,其目的就在于使大家明确目标,形成共同的追求。大学挂牌成立后不久立即成立了专班,着手制定学校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在校内外广泛调研、论证、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该《规划》不仅明确了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及规模,而且对人才培养、学科(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规划等也进行了详细规划。《规划》明确提出的我校发展目标是:经过十年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水电和文化及旅游为特色,既坚持服务地方为主又保持服务水利电力行业优势,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拥有文、理、工、医、经、管、法、教、农九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一流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发展规模为:全日制本科生规模达到2人,研究生2500人。校园建设目标是:按照集中一地办学,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校园规划与建设。从秋季开始,学校全日制教育逐步集中到北区。到,完成校园建设任务,初步形成占地面积2600余亩,能体现时代气息和本校特色,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格调高雅,环境舒适,便于管理的大学新校园。

在《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北区为依托,东扩亩,集中一地办学的校园建设规划。两年来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征地900余亩,新建了一条1900米的校园大道,新建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办公楼、结构大厅等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

学生公寓及食堂7万平方米,标准运动场地5万平方米。明年将启动1000余亩的二期征地工作,将有6万平方米教师公寓,2万平方米艺术大楼(逸夫楼),3万平方米生命科学大楼,6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和食堂以及体育训练中心等建筑及设施投入使用,完成本科及以上学生集中一地办学的任务。力争在之前,将在水电之都建成一座生态园林化、富有水电及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大学城。

二是大力开展绿化工作,改善生活环境。我校十分注重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把校园环境整治作为创建文明单位一项硬性的任务,亦作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投入数万元用于环境卫生的维修和养护,不断提高校园公园化、园林化的水平。学校成立有专门的绿化办公室,培育着十余万盆花草及数百盆名贵树木。每当学校有重大节日,各个校区都会被造型各异的花钵装点得五彩缤纷。现在学校各个校区都能看到四季常青的绿色,不断更迭的盛开的各种花卉。我校还多次承担为宜昌市重大喜庆活动布置花坛的任务,为宜昌市的繁荣和文明增色添彩。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能提高一流城市的文化品位。今年还将启动兴建艺术大楼、音乐厅、科学会堂、水电博物馆等一系列重大建筑,集中展示世界上最着名的大坝模型,展示祖国和世界的水利电力发展史,让那些到宜昌、观光旅游的客人,都来看一看微型世界的大坝,都来了解一下人类改造自然,发展水电事业的奋斗史。我校还建有文化研究中心,通过对文化的研究,不断凸现文化及旅游的办学特色,积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使大学成为创新文化、传承和发展巴楚文化的重要场所。

.六、重心下移,切实为师生办实事

我们把师生满意作为争创文明单位的基本标准,把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每年学校党委和行政要抓几件大事、实事,每位校领导都有具体任务、具体分工、具体落实的时间和要求。我校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之所以呈现勃勃生机与活力,与党委班子的讲团结,不扯皮;讲原则,不违纪;讲务实,不浮夸;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身体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是管理重心下移,调动大家的办学积极性。我校实施了推进以预算改革为突破口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变学校一级预算为校院二级预算,将学生学费收入按各个学院完成的人才培养业绩及科研业绩分配到学院,赋予学院人权、财权和事权。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权利,落实校院系三级建制、二级管理、以院为主的管理体制,形成管理有序、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办法及用工制度,增强市场观念及成本意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及竞争能力。今年我校推行二级预算以来,各学院人、财、物均实施自主管理、自主使用和自主调配,极大地调动了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办学活力,提高了办学效益。

二是畅通民主渠道,依靠人民办大学。凝聚工程是校党委和行政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该工程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以畅通民主渠道为重点,以群团组织为纽带,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以讲团结为基础,以服务师生员工为宗旨的集合工程。近两年来,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建立校领导接待日、校级领导成员联系八个一制度(一位教授、一位博士、一个老领导、一位民主党派成员、一个学院、一个班级、一个学生、一位离退休老同志),经常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听取党外人士及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学校党委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又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注重发挥每一位干部的才智与特长。党委采取由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公道正派地选公道正派的人的办法,正副处级干部131人,科级干部113人,全部通过竞聘上岗,创造了一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在干部考核中,严格按照试用考评,末位淘汰等规定,对一年试用期满,考评排名在前三名的副处级干部提拔到正处级岗位,对排名在后10位的正副处级干部,实行诫勉,采用免职、降职、接受辞职、换岗、外派学习等多种形式予以调整,初步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学校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认真履行了纪委的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两年来,纪委(监察)部门办党风廉政建设专刊24期,专题广播53期;制定了20多个规定办法,聘请了兼职监察员12名,参与了各项重大基建、设备等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严格的管理,规范的程序,科学的方法,既保护了干部,又保证了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我校的全面贯彻实施。

通过党校开展干部培训是加强干部队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合校以来,共组织各类干部、党员培训班44期。培训处级干部451人次,科级干部232人次,党员661人次,入党积极分子4298人次。培训班坚持自学、专题讲座、集中辅导、分组讨论、大会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三期处级、科级干部培训共收到论文463篇,评出优秀论文37篇,被推荐公开发表的20多篇。通过党校培训,加强了干部和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了政策和理论水平。

七、依法治校,综合治理卓有成效

普法用法在我校具有良好传统,三五普法期间,我校负责印制的普法教材14600余册,每次以考促学的成绩均认真登记,副处以上干部参与率达到95%,一般干部职工达到90%,考试成绩平均90分以上。学生的普法学习,纳入学生两课教学与《法律基础》课程之中。此外,还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庭审,编演庭审案例的话剧等,把学习引向深入。在三五普法的最后检查验收中,我校被评为合格单位。

大学组建后不久,我校提出了依法治校的方针,聘请了法律顾问,每一次重大举措都要按照法律法规的程序办事。同时加大法律检查和审计监督的力度,合校两年来,共审计基建、维修工程项目489项,涉及经费7325多万元,为学校审减开支863.14万元。我校目前正处在发展的高峰期,基建项目、科研合作项目较多,我们对每项工程从设计、施工到验收各环节都严格地遵照有关法律规定,实行招标投标、将审计、监察贯穿每项工程的全过程。由于依法操作,避免了许多纠纷,规范了管理,也为国家和学校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还有效地防止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目前学校各部门和施工单位合作上百次,未发生一起法律纠纷。

我们还通过学校综合治理委员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的稳定和校园环境,治理周边环境。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如《大学校园综合治理暂行规定》、《大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大学消防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通知》、《大学关于开展对斗争的责任状》等管理规定;还制定了许多针对综合治理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的规定,使我校的政保、消防、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为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奠定了基础。两年来,学校多次配合公安机关破获违法犯罪案件,制止了数百起形形色色有碍学校正常治安的事件,把重大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学校投资近10万元,购置了消防器材及设备427具(套),培训义务消防员300多人次,办消防专刊5期,举办消防专题讲座8期,建立消防档案38卷,组织千余人参加了消防知识考试和消防知识讲座。今年3月,学校综合治理委员会专门召开大会,表彰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做出突出贡献的11个先进单位和56名先进个人给予了表彰和奖励。各学院、机关、直属单位同学校综合治理委员会签订了《大学校园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有效保证了校园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的实施。

八、奉献爱心,帮贫助困温暖人心

我校经常在校内外组织开展各种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体现广大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新型的人际关系,帮助确有困难的兄弟姐妹。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藏族同学白玛卓玛9月入学后不久即得重病,生活拮据,医药费困难,我校师生自发为其捐款4600余元,解了燃眉之急。为此,中共西藏山南地委还给学校发来了感谢电。每年的藏历除夕,学校还要专门为藏族同学组织联欢会,使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我校为了不让一位同学因贫困而辍学,新生入学时,派专车到鄂西北郧县一所远离城区的中学里,接回了一名因贫困而不能上学、并有残疾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