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代会工作报告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1/10/14

学院教代会工作报告第2页

;2人获校英语演讲赛三等奖和优秀奖;1人获校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

3.多次举办考研、cet-4经验交流会 cet-4到位通过率达76%;06级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达59.3%,考研录取率达48.07%,名列全校第一;08级专升本上线率达34.6%。获学风建设月活动优秀组织奖。

4.做好党团建设、学生干部培训及管理工作 举办了第15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参训人员226人,95.8%成绩合格;举办了第8期团校培训班和2期学生干部培训班。广泛涌现出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三好学生4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人,省级先进班集体2个;获得校级红旗团支部1个,模范团干24人,优秀团员64人,优秀团支部5个,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29人,优秀毕业生43人。做好奖学金、助学金评定工作,评出国家奖学金4人,励志奖学金56人,国家助学金370人,综合奖学金一等奖44人、二等奖89人。

5.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获得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第八届校运会学生组团体总分和人均成绩第八名、健美操大赛二等奖、缤纷校园征文优秀组织奖、体育达标优秀组织奖、校“诚信校园行”征文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称号。成功承办了我校大学生“成长论坛”3次,举办院级“动科讲坛”11场次;组织学生为西南干旱捐出“一瓶水、一元钱”活动(捐款达7065元);举办了院第七届“十大歌手”大赛,第四届“专业技能大赛”及欢送届毕业生晚会等;开展了宠物图片巡展活动。

6.扎实做好招生就业的各项工作 新生的报到率达96%,组织毕业生专场双选会,参加企业120家,实现综合就业率达99%,积极开展了毕业生文明离校等工作。

八、创新机制,措施得力,逐步实现了继续教育模式的规范化管理。

学院现有“社会自考、脱产自考和专本套读助学自考”三种继续教育形式,在校生100多人,今年招生近70人。学院不断从招生、教学、日常管理和公寓管理等完善了制度体系,健全了学生分会组织,并依靠这支力量加强了学生上课、作息、宿舍卫生纪律监督检查等,扭转了以往宽松式管理局面,学风和考风都有较大转变。学院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从“生源报名、教师出题、考试辅导、论文答辩”等四个工作环节入手,扩大宣传,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今年制订了在校脱产自考生教学计划,编制了7门自考课程实验报告并印刷1万多份,畜牧兽医专科自考实验报告和毕业考核从无到有,制作了5门自考专本套读统考课程的课件,出自考试题9门次41套,组织老师批阅省自考试卷24门次3300多份,编撰印刷了6门自考课程的辅导材料。学院还开展了联合办学,现有4家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奖学金、实践环节授课、赞助等,其中为级学生发放奖学金8000元,为学生篮球赛提供服装赞助3000元,2名学生获洛阳市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目前,学院的继续教育体系已颇具规模,基本实现了良性发展,充分展示了学院特色。

九、以人为本,营造学院和谐氛围,增强凝聚力

学院高度重视工会、综合治理和安全稳定工作。,在做好工会换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工会组织,充分发挥了其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职能,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抓好工作落实,活跃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

1.以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 组织参加学校第一届第四次教代会、第六届教职工排球赛、第二届教职工足球赛、校第八届运动会、扑克“双升”比赛等,先后获得排球男子甲级队第六名,女子甲级队第五名(上届为第七名),足

球赛精神文明奖,校运动会优秀组织奖。积极开展“科技支农,汇报社会”活动。获学校工会综合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科技支农,汇报社会”先进集体,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3名教工获优秀工会干部、工会活动积极分子,3名女教师获建功立业先进个人,4名教师获“科技支农,回报社会”先进个人。

2.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组织教职工体检,走访慰问住院教职工和离退休老教师,做好“三八节”礼品和“双节”福利采购发放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办好婚礼,向生育孩子的教职工表示祝贺等,全面关注其身心健康,全力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扎实搞好综合治理和安全稳定工作 时时加强教育、警钟长鸣,不断对教职工生进行防火、防盗、防事故教育,还特别邀请消防支队教官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及时排查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并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映安全稳定及设施问题,全力确保学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十、与时俱进,党建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院党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 “五好” 创建为目标,不断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院党委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党委中心组政治学习制度、党政联席会议事制度、两周一次会议制度等。全面加强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高了学院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廉洁自律的思想意识。同时,实行院务公开,做到了学院各项工作公开、公正、透明。党政关系融洽,干群关系密切,班子成员团结和谐,组织协调及管理有效实施。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院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积极抓好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的突击带头作用,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今年,院党委被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院党委开展的《畜牧科技下乡,富民增辉党旗》获校重点资助项目。2个支部获校先进党支部,14名党员获校优秀党员(其中教工5名、学生9名),4名党员(其中教工3名、学生1名)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获校第三届教职工歌咏比赛二等奖。

3.积极做好高层人才和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今年共发展新党员150名(其中教工1名,学生149名),党员转正13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96名(其中教工3名,学生393名),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增添了新生力量。 4.大力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根据校党委宣传部的安排,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学习计划,组织教职工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各种征文、知识竞赛活动,10人获得校“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征文比赛奖项。加强了教职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了保密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巩固了“五五”普法的成果。通过学习和活动,全体教职工思想理论水平、集体主义精神、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得到了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院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

2011年工作重点

在新的一年里,学院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明确管理目标,以搭建学科建设平台为推动力,在确保本科教学工作稳定运行的同时,积极营造学院发展新的增长点,强力推动学院快速、和谐发展。2011年,学院将重点围绕三个核心,努力抓好十项基础性工作:

一、核心工作:

1.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全力凝炼学科方向,初步构建几个在国内具有鲜明特色的科研团队

在取得畜牧学、兽医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深入调研,进一步强化特色,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的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和人才梯队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方向,以项目为抓手,以完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目标,促进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初步培养和建设几个科研实力较强、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竞争力的科研梯队和科研团队。

2.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施

深层次探讨教学实践环节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案,推进制度改革、调整教学计划、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实验系列人员工作量计算及津贴分配制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成1-2个教学实习基地的挂牌,以重点满足动植物检疫专业和动物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实质性解决实践环节长期存在的制度不完善、资源紧张、管理混乱、实习效果差等现状,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真正满足
社会需求。

3.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进一步提升项目申报理念。

项目申报是关系学院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之一。为了提高项目申报的质量和水平,我们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抓住机遇,把握变化,创新理念,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一是要树立“思想决定高度”的新理念。二是要树立“优势才能优先”的新理念。三是要树立“具备前瞻思维”的新理念,从而为各级、各类项目申报工作夯实基础。

二、基础工作:

1.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力求教学质量工程新突破

采取激励措施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资源,挖掘特色,争取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同时,积极组织好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亮点突出的教学质量工程。

2.做好人才引进,注重教师再培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全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紧紧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优化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环境。通过观摩学习、讲课比赛、进修等形式,做好中青年教师的再提高工程。继续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切实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3.增加总量,提升质量,全力推动以自然基金为主的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

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大组织力度,激励和督促广大教工,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积极进取。注重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导作用,注重资源优化和团结协作,全力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力求要数量、抓质量、求成效,争取多拿项目,拿好项目,力争在以自然基金为主的国家级项目上有更大的突破。

4.扩展规模,注重质量,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

为了满足学院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与提高质量的需要,学院将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特点,认真制定研究生招生、教学与管理等制度,加大监控力度,特别是对于生源及教学方式具有特殊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增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创新形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力促研究生教育向规模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

5.打好新

专业建设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