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组织工作年度报告小结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1/1/28

机关组织工作年度报告小结

年,是我处迈向辉煌的一年。一年来,在局组织部和处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市场开拓,突出服务功能,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党建目标管理,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取得较好成绩,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班子建设,强化整体功能,两级班子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抓学习,提高领导水平。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集中交流,写心得体会,组织测验等形式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有关经营管理知识。先后组织班子成员收看“三个代表”讲座,到职大党校听讲座,学习入世法规等等。通过学习,再次明确了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与正确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使党的核心作用在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中显现出来,把党委抓大事,抓方向落在了实处。同时提高了我处领导的决策水平。前几年,由于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制约,我处一度陷入困境,党委一班人没被困境迷惑,成立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工作专班,先后在全处召开职工献策会,专家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研,经过深思熟虑,根据变化形势和企业发展趋势,公司将企业发展定位在:充分发挥油田地面建设和长输管道施工核心竞争优势,积极渗透炼化市场,滚动发展社会市场。这一科学的决策,使我处的市场之路不断拓宽,不仅巩固了山东、长庆等老市场,还挤进了新疆市场,年2月份又成功中标了举世瞩目的管道工程,使公司摆脱困境,呈现出攀升的发展态势。

2、抓班子的作风建设。针对我处施工战场多、队伍高度分散的实际,我们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不抓作风建设,工作就搞不上去。我们组织公司、施工作业处两级班子成员原原本本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认认真真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深刻反思,查找不足。领导成员带头查,召开民主生活会集体查,实行“开门会诊”广泛查,班子成员把自己“摆进去”,用“显微镜”查找问题,用“放大镜”剖析问题,自觉整治散、软、粗、浮、虚、奢等作风不实的现象,通过查摆,严明了政治纪律、学习纪律、生活纪律和经济纪律。各级班子做到了“六增强”: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促进了班子的团结;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了全面观念,自觉服从全局,服务大局;增强了开拓进取意识;增强了对群众的感情;增强了廉洁自律的意识,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抓班子的调整考核。去年一方面部分基层的班子成员与企业进行了“协解”,另一方面,我们按照98年25号文件精神,打破过去“一纸任命定终身”的做法,对年龄偏大的科级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使个别基层班子缺员,今年初,我们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经主管领导提名、组织部门考察、公示、党委集体研究和报局主管部门审批的程序,提拔了35名干部,对出现缺员的基层班子及时进行了补充,。今年底,根据基层班子变化较大的情况,我们对全处基层班子进行了考核。我们把重点考核与普通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群众测评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突出了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和工作实绩,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根据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考核内容增加了“工作以外情况调查”,加大了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考核。在考核中,我们把与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生活关联度较高的上级、同级、下级和基层群众作为考核的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层次多,数量大,特别是基层群众多,较好地落实了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根据考核的情况,处党委对个工作无起色的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

4、完善后备干部人才库。我们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了一批政治坚定,作风扎实,有知识,有能力,年富力强的同志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在后备干部人选的选拔中,我们主要把好“三关”,首先是群众推荐关。把推荐的职务、职数、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及有关要求公示于众,组织一定范围内的人员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推荐,然后以群众多数信任确定后备人选,其次就是担好组织考察,根据群众推荐情况,由组织、纪检等部门组成考察班子,对后备人选的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提出考察意见,再次就是把好党委集体研究关。党委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汇报,确定后备人选。,今年,我们完成了处、科级两级后备干部的调整充实工作,完善了后备干部考察材料,建立起了人的后备干部人才库。

二、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技术干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1、积极做好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根据我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实际,我们多方奔走,积极与上级组织部门的联系,今年从高校引进大学生4名,从石化厂分流人员中引进了7名专业技术人员,使我处今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工作有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对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一是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规定》。安排他们在公寓居住,2人一间,照明、电扇、彩色电视机、纱门、纱窗等设置配套配齐,并一次性地报销跨省、跨待业费及来我处工作的车船路费、住宿费和体检费,落实了就餐地点,每人配齐了一套办公用品。二是认真搞好入厂教育。我们组织安全、技术、质量等业务部门给他们上课,讲授相关的业务知识,让他们尽快熟悉油建的施工情况及工作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三是送到前线项目部去锻炼。入厂教育结束后,我们安排他们到前线各项目部去实践。如把四名大学生用专车送到管线上去,让他们在重大的工程建设中接受锻炼,尽快成长起来。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和规范干部培训工作。我们按照局组织部关于干部培训工作的要求,立足服从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管理水平、业务能力为目的,开展了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我们将干部的培训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从培训的职责、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培训的相关事项做了更为详尽的规定。按照体系的要求,建立了干部培训档案,对每位干部拟培项目、已培项目、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事项记录在案,掌握每一位干部的基本情况,对培训过的干部,其培训后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我们进行跟踪考核。整个培训做到计划、培训、考核、使用一体化。特别是今年,我们针对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实际,出台了《从职工中选拔优秀青年送外培养的规定》,通过这项政策,来逐步缓解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为我处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今年,我们共举办各种内部培训班期,培训人,选送了人参加局内、局外的各种岗位培训班。

3、抓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我处施工点多、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我们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态管理,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资料库,对每位专业人员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专业特长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工程大小、难易情况、技术特点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公司中标管线后,我们依据专业技术人员资料库,从各施工作业处、技术科等部门抽选出优秀的专业技术干部进入项目部,做到每个机组、每个施工作业面都有一位专业技术人员把关,从而保证了管线在125km的范围内全面铺开。一年来,我们按照“人适其事,事得其人”的原则,对35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优化配置调配,涉及6个项目部、30多个施工点,通过调剂余缺,盘活了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1、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处党委对党建工作实行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负有“第一责任”,并针对我处流动性大的特点,提出了“谁主管、谁负责,谁管事、谁负责”的总要求,明确书记不在时,负责分管工作的班子成员负有“直接责任”,同时采取“分级、分片、分点”的方法,使党委成员每人都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点,处党委根据局党委下达的党建工作目标,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制定了《党建工作责任状》,与各党支部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定期考核,加强督办,并严格奖惩。我们先后在“七一”前夕和年底对全处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两次检查指导,对各支部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讲评,推动了全处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的落实。

2、加强基层支部建设。针对我处改革后出现的党支部书记新手多、支部基础建设不规范等问题,我们狠抓了基础知识、基础资料和基础制度。我们采取送党校培训、处内办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对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进行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知识的培训。全年培训党支部书记达20多人。重新建立了“两本一册”,即党支部工作记录本、党小组活动记录本和党员手册。尤其是我们重新设计了党员手册,将党员责任区考核等党员管理工作纳入手册之内,按季度进行填写并进行评比,使党建基础资料更规范。在落实《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条例》的基础上,我们又将全局党支部工作条例印发到了每个基层党支部、项目部党组织,并完善了支部建设的十余项制度和措施。全处34个党支部达标率为90%,12个党支部被评为局、处模范党支部,1个党支部被评为局红旗党支部

3、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党员教育上,我们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党员先进性教育。我们在全处党员中进行党课教育,收看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辅导报告电教片。并结合教育开展了党员评议。全年共上党课400多学时,党员教育面达95%,有500多名党员参加评议,评出优秀党员70多名,评出合格党员400多人,基本合格30多人,没有不合格党员。二是突出党员责任性教育,我们利用年初队伍出征前的空隙,给全体党员位讲清我处现实状况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讲清我处面临的外部市场竞争形势,讲清我处目前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先后开展形势任务教育20余场次,达到了使党员明形势,知处情,求奋进的明显效果。三是突出党员纯洁性教育。我们组织党员学习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和党风廉政条规,收看反腐教育片《石化反腐警示录》,特别是根据我处近两年一批中青年干部相继走上领导岗位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