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管局十一五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0/12/11

县城管局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时期,是县发展环境深刻变革的五年,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县城管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一、“十一五”时期垃圾处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不断提高。
规范运行,全力保障县城环境质量。五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的规定,按工艺流程操作,确保进场垃圾规范化无害化处理。现已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清运处理率达到98%。处理垃圾3.13万吨;处理垃圾3.67万吨;处理垃圾4.07万吨,处理垃圾3.93万吨,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理垃圾近20万吨。垃圾处理项目的规范运行,为防止长江三峡库区水质污染,改善县旅游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非重要的保障作用,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加强监测,严格控制周边环境影响。我们加大场区及周边绿化建设和养护,积极防控环境污染。争取政府及主管部门重视,多方筹措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建好绿化带、隔离带,有效利用化验及监测仪器,加强场区空气质量、地下水质等监测工作,加大环保力度,把垃圾处理的污染值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标准以内。
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5月18日印发了《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秭政规〔2010〕4号),该文件属于规范性文件,共十四条,经多次修改完善,并经县法制办进行了合法性审核,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自2010年7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为两年。
(二)垃圾处理二期项目顺利建成。
县垃圾处理场二期项目(付家湾)工程于7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投资兴建的第四批水污染防治项目,也是拉动内需的重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新选址位于县城北约6公里的金缸城村付家湾,设计库容95.4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为150吨,服务年限15年,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工程概算投资3158万元,其中国家专项投资2652.7万元,地方配套505.3万元。2010年9月全面建成。
质量为本,严格监管。严格实行工程“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精心组织,安全施工,保障民生,和谐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了影响区下游53户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对拆迁户进行过渡期的补偿安置,加快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拆迁户当年年底前搬进新居。各责任主体单位依法办事,加强自身监督,按规定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努力把该项目设施建设工程办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二、“十一五”时期绿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编制绿地系统规划。2010年,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现处于编制过程之中。
绿地建设情况。一是建成凤凰山公园,该公园总面积315160.00平方米,其中非绿化建设用地84626.59平方米,建成后增加公共绿地面积230533.41平方米;二是建成滨湖路的防护绿地3万平方米;三是完成平湖大道旁的平湖苑建设,增加城市公共绿地10000平方米;四是完成建东大道、西楚路等城市街道小块绿地建设共计18008平方米;五是部分破产企业原主管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对部分破产企业的庭院进行绿化,增加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六是利用苗木基地征用、执法过程中得到树源等条件在县城的公共绿地里栽植胸径16公分以上的大树10棵,其中最大的一棵是胸径62公分的古银杏树。五年来,县城新增公共绿地258541.41平方米。
绿地养护。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养护机制;二是喷药、除草、修剪等养护工作实行制度化;三是对部分地段景观效果差的行道树植换150株(林业局周围);四是不断变换绿化植被的修剪造型,变化景观视觉。
,县城获得首届“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三、“十一五”时期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废纸箱(果皮箱)设置。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规定,在道路两侧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附近设置废纸箱(果皮箱),并满足行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要求。“十一五”期间共采购废纸箱(果皮箱)260个,共计资金10.92万元。现共有废纸箱(果皮箱)180个。
垃圾箱、垃圾桶设置。随着分类收集的推进和垃圾转运量的增大,淘汰了部分垃圾池和敞开式垃圾集装箱。共改造垃圾池18个,计资金9万元。更新垃圾箱30个,计资金15万元。更新增设垃圾桶96只,计资金4万元。现有垃圾箱96个,垃圾桶317个。
公共厕所管理。九里工业区新增公厕1处,投资13万元。茅坪小区翻修公厕2处,投资18万元。现有公厕16座。同时加强公厕的日常监管,及时清除乱堆乱挂,督促日常维护管理,确保免费开放的公厕卫生、整洁、设施完好,并在重要路段路口设置公厕指示牌9处。
垃圾集并房建设。新建垃圾收集房6座,设计转运能力4吨/座,占地面积200平方米,计资金30万元。现共有集并房19座。
环境卫生车辆的购置和管理。配置了垃圾收集车1台,垃圾压缩转运车1台,清运摇臂车2台,垃圾清扫车2台,共计资金131.4万元。加强车辆日常维修保养,坚持车辆不带病作业,维修保养资金120万元。现有环卫车辆18辆。
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由县投资公司投资建设县城建筑垃圾填埋场,该项目占地面积1平方米,建筑垃圾处置容量18万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5年,总投资约300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垃圾处理设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现有垃圾收集房16座、垃圾收集箱100个、240l垃圾桶300只、清运车10台(可运行的只有8台,其它均以超过使用年限报废)、挖掘机1台、推土机1台、压实机1台、运输车2台,均长时间满负荷运行。全城区只有18座垃圾房,有80%的垃圾箱露天放置,垃圾箱使用寿命缩短,损坏严重,还有近一半的地方垃圾设施达到规定的密度,清运车辆、处理设施更是不足。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容,垃圾设施将更加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必定严重影响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二)垃圾处理以简易填埋不宜长期坚持。目前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但随着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垃圾产生量必将持续稳定增长,垃圾处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之所以选择卫生填埋工艺法,与我县财政匮乏、垃圾处理技术低下的现实状况相适应,并不能作为长久之计。因为一是建立垃圾填埋场要占用大片的土地,与工业项目建设、县城扩大容争地。二是填埋法导致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低、资源回收困难。
(三)垃圾处理收费政策难以全面落实。县城人口结构复杂,下岗人员多、移民多、特困低保等弱势群体情况特殊,商业门店环卫垃圾处理费难以收取。截止目前,每户每月缴纳3元的垃圾处理费月收取的费用仅占运行费用的40%。
(四)二期工程亟须落实管网配套项目资金。根据《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规范》,新建垃圾处理场必须建设独立的渗滤液处理设施,渗滤液必须达标排放。我县垃圾处理场二期项目报批时,未考虑渗滤液独立处理系统,二期项目竣工后还不能如期投入运行。因此,建设县政府及发改部门应尽快将渗滤液管网建设纳入有关项目计划,积极申报,落实资金,争取明年启动并完成管网建设,使二期项目早日具备生产能力,确保一期工程库容使用结束封场后能迅速投入运行。
(五)县城人口增加快,公共绿地实际增加慢,“十一五”期间增加的公共绿地面积主要来自凤凰山公园;二是绿化养护中的破产企业庭院绿化问题多,县城破产企业的庭院中应绿未绿的12920平方米没办法绿化,原绿化的因无人管理荒芜面积达25127.63平方米。三是公共绿化建设和养护经费不足,应按鄂建文[]248号文件标准(6.92元/平方米)和实际绿地面积预算养护费,按县城扩建进度同步进行绿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