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科技工作之要点
议科技工作之要点
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是内江推进“两个加快”的关键之年,也是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机遇时期,科技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基调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内江为主线,以启动实施“5536”重大科技推进行动为抓手,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作取向,以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服务意识、加大创新投入、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保障,使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目标
(一)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30%,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15户;
(二)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培育战略性高新技术产品5个以上;
(三)引进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25项,建设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5个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8个;
(四)新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户,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户;
(五)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项目经费比上年增长15%;
(六)力争专利申请量较上年增长25%,新培育专利试点企业10户;
(七)包装招商引资项目5个,签约项目1个。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科技项目推进工程,加快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围绕全市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加快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突出项目引导示范作用。
一是积极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求,着重抓好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特色冶金建材、电力能源、再生资源、食品加工等方面科技项目攻关,力争在再生资源再制造、环保特种车关键技术及汽车零部件关键产品、新材料技术及产品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积极争取国省重大科技项目。围绕全市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主动深入企业和基层调研,筛选一批项目纳入项目库。加强与省厅各处室的沟通联系,全力做好2011年科技项目的推介工作,特别对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力争项目经费比上年增长15%。
三是完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内江市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市级科技项目管理程序,加大项目监管力度,努力提高项目实施绩效。完善市级科技计划专家评审制,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行动
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争高新技术产值实现同比增长30%。
一是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沟通协商,进一步落实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与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对接,协调做好风险投资的引进与调研评估工作。
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机械汽配、冶金建材、食品饮料、电力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着重提升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等六大基地的创新能力,力争新建1-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三是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主体。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新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户,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户。积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四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品的培育工程。按照《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子信息产品、新材料等特色产品,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结构。
(三)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示范工程,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搞好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统筹协调工作。积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工作目标考核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途径,整合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资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水平,构建大农村科技工作格局。
二是抓好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工作。以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优质农作物品种引进及选育》等10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为重点,引进和推广优势特色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蔬菜等新品种。以优势特色产业科技项目为重点,集成示范10项农畜综合配套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节肥、节能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优质名牌农产品技术,提升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是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抓好3个省首批和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白乌鱼、特色蔬菜、枇杷等5个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组织实施一批“四新”协调、“五良”配套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集成技术项目,支撑引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辐射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建设内江江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特种水产科技示范基地》等8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四是支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抓好柑橘特色优势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项目,集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5项,开发新产品5个。探索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的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深化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试点,以隆昌县《水禽无公害生产技术集成、推广与产业化开发》等3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科技项目为重点,推动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生猪、水禽水产、林果、蔬菜、蚕桑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五是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拓展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专家大院为载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探索农村科技服务长效机制。继续探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及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技创新服务模式。
(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深化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促进全市科技发展的牵引性工作。
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市厅合作为抓手,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吸引更多的成果落户内江,优化全市产业结构。完善内江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促成实施成果转化项目10项,更好地为内江企业解决技术需求、实现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鼓励成果转化项目的产业化发展。
二是全面推进市校企合作。出台《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平台载体,实施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科技项目,举办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交流活动,使得产学研合作成为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整合高校优势科技资源,组建一批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力争新建1个省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力争新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户。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户。http://nayishi.com
四是建立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协调机制。组织专家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评价咨询。制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评价办法和相关政策措施。组织企业参加西博会、深圳高交会等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活动。
(五)实施民生科技示范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提升疾病防治技术水平。重点开展高血压、脑血管病、病毒性肝炎、老年性痴呆等防治研究,临床重大和多发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和疾病预后的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开展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优势病种研究,运用中药、针灸、非药物疗法等不同的干预措施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二是强化资源环境与公共安全领域研究。围绕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强智能交通、节能生态建筑、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技术开发应用,加强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
三是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广泛宣传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先进理念,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开展创新的浓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举办好2011年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活动,发挥基地辐射效应,推进科普教育进社区、企业、学校。
(六)实施知识产权培育示范工程,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保护力度。继续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利用“3.15”“4.26”“12.4”等重大节日,创新宣传形式、内容和手段,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宣传报道和执法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专利管理工作体系,研究制定《知识产权培育示范工程方案》。加大专利申请的力度,力争2011年专利申请量较上年增长25%。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新培育10户专利试点企业。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转让和质押贷款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办法,建立科技、企业、金融合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创新难、融资难”问题。
二是做好科技成果管理和奖励工作。组织全市科技成果鉴定20项;组织召开度内江市科学技术奖励暨全市科技工作会;做好2011年度省级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以及2011年度内江市科学技术奖申报和评审工作。
(七)以加强科技系统自身建设为着力点,提升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切实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营造机关“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努力推进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树立良好的科技部门形象。
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和县市科技工作。加强市级部门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形成大科技支撑大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对县区科技工作的指导,加大对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的考评力度,从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营造科技系统“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是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