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9

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全面落实县政府今后五年工作规划中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我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期间的主要工作成绩
“十五”是县卫生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发展时期,全县卫生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卫生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县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所,其中县级综合医院所、中医医院所、县级卫生保健机构处,乡(镇)卫生院处。全县实际开放病床张,在职在编职工人,其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人,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中级人。民营医院处、厂、矿学校卫生室处,从业人员人。全县有农村卫生室处,乡村医生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亿元,其中设备总值.万元(县级医院.万元,乡镇卫生院.元)。医疗设备中1—50万元的台(套),包括全身ct、高压氧仓等50万元以上的设备台(套)。房屋建筑面积m2,其中业务用房面积m2。200年,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诊疗.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万人次,其中门、急诊.万人次。县级医院总诊疗 .万人次,其中门、急诊.万人次。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万人次,其中门、急诊.c万人次。县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业务总收入.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一个以、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已基本形成,基本上能够满足全县及周边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强化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疾病控制和预防能力。在总结非典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县政府出台了《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年规划》,明确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内容、保障措施、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加强组织协调、科学指导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强化疾病综合防治措施,加强艾滋病、肺结核病、麻风病、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o157:h7大肠杆菌感染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重大疾病防治,有效控制了传播和蔓延。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正常,五苗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目标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大力推行卫生集中综合执法,卫生监督覆盖率县城达到%、乡镇达到%。城区健康教育普及率达%、乡镇达%。加强孕产妇和婴幼儿两个系统管理,200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以上,住院分娩率99%以上,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在20/10万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6.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通过防病治病措施的强化和卫生知识的普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健水平。
——突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和疾病救治两个体系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00年初,通过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立足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以医院为依托,建立平战结合的传染病救治体系,新建传染病房楼一幢,建筑面积平方米,设计平时开放床位张,“战时”可开放床位张,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以站为依托,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现有的预防接种门诊、检验楼、实验室进行装修、改造,做到了污染区和清洁区分开,并购置了原子吸收仪、均质器、微波消解系统等监测检验仪器设备。所建项目,于月底全部工程竣工,所有仪器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整个建设项目政府共投资万元。
——突出抓好农村卫生工作,积极举办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全县处乡(镇)卫生院,已有家完成了改貌任务,并基本实现了“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的卫生院服务功能和诊疗技术迈上新台阶。全县%的农村卫生室实行了“乡办乡管”的一体化管理。45岁以下的乡医全部完成了中专课程的学习,提前实现了“200年有%的乡村医生达到中专水平”的目标。200年,经市政府审核批准,县确定乡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全乡共有名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共筹集资金.万元,其中财政6.万元,县财政.万元,乡财政,万元,农民个人筹集万元,已有人从中益。
——全面深化卫生改革,大力推进全行业管理。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共核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家,占.%,营利性医疗机构家,占.%。在县直医疗机构推行了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药品收支节余进行了适当调剂。全县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自200年月起,全部参加由县卫生局组织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活动,采购药品品种达个,占常用药品的%以上,平均降价,%。通过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和集中招标采购,规范了医疗机构药品购销行为,减轻了群众的医药费负担,有效遏止了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药品质量明显提高,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卫生主管部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强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建设、维护基本卫生医疗公平和保障公众卫生安全上来,同时依法加大了行业管理力度,把重点放在准入管理、执业规范、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疗服务收费和价格管理、行业作风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完善手段,使各项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不懈地抓好行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行风评议为契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行业作风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疗服务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行完善了“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医疗收费标准和主要药品价格公示制、医疗费用查询制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卫生改革力度不够,影响卫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乡镇卫生院上划工作未得到落实,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调备,总体利用率偏低,共享性差。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平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部分单位负债经营,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制约了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三是公共卫生建设依然比较滞后,重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形势严峻,对重大疾病防治还缺乏部门配合、社会联动等有效手段,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还不够强。四是医疗卫生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农村卫生服务管理水平较低,服务模式呆板,经济效益低下。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方法方式等还不尽人意,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有上升趋势。在一定条件下,“看病贵”和医疗服务质量问题有可能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二)发展形势的分析
“十一五”期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卫生事业的现状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健康需求还不适应,人口结构与疾病谱的变化,使卫生事业面临繁重的重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任务。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新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农村卫生工作和农村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新的发展环境和形势将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二、规划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一五”期间,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因此,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思路,对保证我县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
认真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全面深化卫生改革,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积极推进卫生管理法制化,资源配置科学化、卫生服务优质化,逐步建立完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执法等卫生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健康权益,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观的原则。以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以卫生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根本出发点,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2、坚持重点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原则。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和预防保健。
3、坚持质量与效益的原则。合理规划和构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卫生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4、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卫生事业必须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三)卫生事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实现人人享有与小康生活相适应的卫生保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1、主要发展指标:
——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0~72岁;
——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00/10万以下;
——农村居民饮用清洁水达到95%;
——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98%;
——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计划免疫“五苗”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到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85%,3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2%。
——实行慢性病管理网络化管理,主要慢性病病人管理率达40%以上。
2、基本建设:
——“十一五”规划期内,医院,拟建造一幢10000平方米以上高标准病房楼,配备外科系统为主的8个病区的设置,并建设高标准手术室和外科重症监护室。配备以内科系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