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25

县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第2页

保险等覆盖面均在98%以上;城镇化率5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万元,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年均递增6.5%。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环境污染得到治理,防震减灾能力得到加强。城市绿化覆盖率、农村森林覆盖率分别达46%、25%。争创国家级生态县、环保模范城、卫生城和省级园林城、文明城。

三、“十一五”时期战略任务

(7)坚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不动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转变。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把工业强县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方略和结构调整的第一突破口,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企业,提高工业集中度,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是聚焦主导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按照“主攻化工、盘强机械、发展建材、壮大食品、做大轻纺”的发展思路,实施区域产业特色化战略,加速形成聚集度高、知名度大、关联度强的区域性产业集群。二是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竞争能力。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提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强推招商引资,做优县镇园区。按照“大项目进园区,中小项目进镇集中区,把园区企业培植成支柱财源”的要求,加快建设县镇园区,拓展发展空间。县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5平方公里,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超5000万元项目30个以上。5个重点镇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竣工项目100个。四是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工业。按照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工业体系,逐步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运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无污染。

(8)坚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不动摇,建设繁荣富裕的新农村。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三化”思路,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城乡协调持续发展。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全面实施工业强镇、富民兴镇、特色立镇三大战略,到“十一五”末,镇域经济实现“四个翻番”、“三个增长”,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列统企业数翻两番、全部工业入库税收翻两番;镇级财政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培育壮大“四个绿”主导产业,着力提高“湖”、“岔河”等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化进程。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引进和盘大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加大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统筹城市和镇村发展,积极规划建设中心镇、重点中心村,促进城镇化健康有序推进。加快道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全面构建贯通内外、联通县镇、辐射村组的交通网络。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县镇河道疏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9)坚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动摇,增创发展的新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加速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形成高增值、多层次、广就业、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旅游业,整合县域旅游资源,拓宽旅游服务领域,把旅游业打造成我县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按照“湖、堤、山、岛、闸”联动开发、联结成线的总体思路,依托深厚的大湖文化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打造大堤观光区、湖滨游览区、温泉休闲区、渔家风情区四大旅游景区,实施三河闸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老子山4a级旅游风景区规划。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特色物流业,全面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品牌专卖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建设一批商务中心、工业产品集散中心、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城市商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发展特色餐饮业和宾馆娱乐业,深度开发朱坝活鱼锅贴、蒋坝鱼圆、黄集羊肉等美食新品种。

(10)坚持加快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不动摇,构建城市发展的新平台。立足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定位,依托滨湖资源,推进城市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推进绿地景观、基础设施、旅游项目、城市经营四大工程,展现现代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十一五”末,城区面积扩大到1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2万人。在县城着力构筑沿湖大堤的湖滨风光带、沿洪新河、砚临河的水景园林带和生活居住区、社会服务区、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区的“两带四区”;在城镇重点培植特色集镇,建设重点中心村,建成以生态观光农业为重点的岔河镇、以温泉休闲旅游为标志的老子山镇、以特色餐饮服务为代表的朱坝镇、以水利风景区为特色的蒋坝镇等特色镇,缩并1093个自然村庄为200个中心村,农民集中居住率68%以上,中心村集中居住人口15万人以上。 (11)坚持科教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实现创新能力的新跃升。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创业人才四支队伍。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狠抓教学质量,服务经济发展。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技能培训,建成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实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实现教育和岗位间的无缝对接。实行成人中心校与劳动就业所资源整合,加强农村劳动力劳务技能和创业本领的培训。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推动更多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以健全扶困助学体系为保障,努力维护教育公平。组织实施扶困助学工程,进一步做好特困生救助工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科学核定救助对象,公开救助标准和程序,及时发放救助金,确保全县特困生都能够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与帮助。

(12)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不动摇,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对外开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不竭的内外动力。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政府、透明政府、高效政府”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政府制度建设,强化依法行政,促进规范管理。按照分类推进的要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按照“四到位一保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企业资本运营和上市工作。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主动承接国内外资本产业转移,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大对出口企业的培植力度。

(13)坚持兴办惠民安民实事不动摇,形成和谐文明的新格局。持续推进惠民工程,每年兴办一批实事,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医疗卫生体制与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各镇全部建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镇。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扩大“全民健身点”的规模。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实施“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继续推行财政供养人员结对帮扶特困生制度,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失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利益,完善对低收入者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各项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帮助被征地农民、拆迁居民和待业职工等困难群体守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三有”底线。扎实推进以文明创建、和谐创建为引领的各项创建工作。巩固完善优待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工作责任制,构建“大调解”机制,加大依法治访力度,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大力建设平安,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建立打防控一体化防范体系、多层次矛盾调处体系、群防群治安全创建体系,构建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

(1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顺利实现我县“十一五”规划,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揽全局、科学决策、领导发展、狠抓落实、典型推动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拓宽思路和视野,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确立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成为践行“三个代表”、建设全面小康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懈奋斗。

(15)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和政协依法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广泛发展基层民主,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大执法和法律监督力度,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开展“五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凝聚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和侨务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