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工作主要思路及要求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0/12/29

煤炭产业工作主要思路及要求

今年,是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目前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当前煤炭需求减少,煤炭库存增加,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困难。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任务要求,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契机,紧紧抓住经济波动调整期蕴含的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良好机遇,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努力推动全省煤炭工业科学发展。

今年全省煤炭工业的主要目标是:按照“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的要求,巩固整顿关闭成果,基本完成整合技改任务,管理强矿取得明显进步;大力实施科技兴煤、人才强煤战略,加快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推进采煤方法、支护改革,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治理和瓦斯治理攻坚,全省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220人以下,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科学合理组织生产,煤炭产量稳定在5500万吨,供应电煤1500万吨,确保全省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

努力做好今年的主要工作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的实现,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加快整合技改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整合技改任务

按照“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三步走战略和 “一揽子”解决我省小煤矿问题方案的要求,我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初见成效,技改扩能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加快推进。

1. 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整合技改工作紧迫感的认识。首先,通过前几年的整顿关闭,初步解决了我省煤矿点多、规模小等问题,但由于赋存条件差、灾害重等因素的制约,与国家要求比,我省煤矿仍然差距大、欠账多,矿井开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不完善的问题依然突出,安全隐患依然很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要有效遏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从根本上实现煤矿安全形势稳定好转,必须提高矿井整体素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尽快完成整合技改任务。其次,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到2010年全国煤矿个数要控制在1万处左右,坚决关闭淘汰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及以下的矿井,特别要关闭年生产能力3万吨及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完成整合技改扩能。再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煤炭需求相对减少,保障供应的任务相对减轻,正是加快整合技改的难得时机。特别是要抓住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放开银行信贷规模和当前钢材、水泥等原材料降价的机遇,加快推进整合技改进度。

2. 严格标准,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我省煤矿一些突出问题。整合技改工作要坚决按照省政府批复的整顿关闭规划确定的目标,严格标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一要完善矿井开拓系统,合理集中部署,解决生产过于分散的问题;二要抓好提升、排水系统改造,解决好多段提升、多段排水等环节过多和小煤矿不开设人车的问题;三要切实抓好通风系统改造,解决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没有设置专用回风井的问题;四要强力推行正规壁式采煤法和金属支护,解决我省煤矿因巷道式开采和使用木支护导致顶板事故多、事故总量大的问题;五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煤矿地面生产生活设施改造,改变矿容矿貌。

3. 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强力推进。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湘政办明电〔今〕9号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督促煤矿企业积极落实资金,加快整合技改进度,确保煤与突出矿井整合技改工作必须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并提出竣工验收申请,非突出矿井整合技改工作必须在2010年9月底前完成并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各市州、县煤炭管理部门要摸清底数,统筹安排,倒排时间表,逐矿落实技改进度目标。采取分片包干、专人盯守、责任到人的办法,加强对整合技改矿井监管和督促指导。煤矿企业要向有关市州、县煤炭管理部门递交责任状,明确技改时限,承诺不违法组织生产。各市州、县煤炭管理部门所辖煤矿的整合技改工作与省局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未按期完成整合技改工作的取消年度目标奖。

(二)扎实开展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着力提高办矿水平

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是煤矿的形象工程、生命工程、效益工程。既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结合我省实际,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力求取得突破:
1. 强力推进壁式采煤方法。壁式正规化采煤是回采面实现两个安全出口、全负压通风、推广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机械运输的前提,是提高工作面单产、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顶板事故、降低坑木消耗的保证,是煤矿安全生产、集约化生产、高产高效的基础。尽管我省一些地方煤炭赋存呈急倾斜、极不稳定状态,但有多数具备壁式正规化开采条件的煤矿,却一直沿用落后的巷道式采煤方法。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只有15%的煤矿采用壁式正规化采煤法。我们必须摒弃落后生产工艺的传统观念,树立依靠先进生产工艺和支护方式,提高工作面单产,合理集中、集约化生产的新理念,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今年底前,全省要有45%的煤矿实现壁式开采。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矿井要按照壁式采煤方法进行设计审批,已经审批同意但未采用壁式采煤法的必须重新修改设计。

2. 强力推行支护方式改革。岩巷掘进应推广使用光爆、锚网锚喷等支护;煤巷和半煤巷应推广使用工字钢等金属支架;回采工作面应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或π型梁支柱。

3. 强力推进采掘机械化。按照国家要求,中小煤矿要在2~3年时间内,采掘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40%以上。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制定工作规划,强力推进采掘机械化。今年,主要产煤市、县要选择几个条件好的煤矿进行试点,再以点带面总体推进。省属煤矿要在周源山、红卫、南阳、宝源、金竹山等煤矿全面推行采掘机械化。力争今年底前全省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10%,湘煤集团所属矿井达到20%以上。

4. 切实搞好“三条线”建设。煤矿企业要将矿井通讯调度、压风系统和防尘管网按抗灾救援的要求进行改造,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为职工建设三条生命保障线。矿井要建立完善的调度通讯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防尘管网系统,并将其延伸至所有机电硐室、避灾硐室、采掘作业地点,以及其他发生事故灾害后可能被困的避难场所。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煤矿“三条线”建设的监督、指导,将其纳入重点监管的内容,督促煤矿企业抓好落实。

5. 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省属煤矿尤其是湘煤集团,要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办矿水平、稳定煤炭产量、提高职工收入、稳定职工队伍、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等方面做出表率,特别要在推进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方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各市、县煤炭管理部门要做出总体规划,今年要选择积极性较高、基础条件较好的煤矿,开展质量标准化的样板矿井工作,由点到面再逐步铺开。 省局将选择10对矿井,作为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示范工程,进行重点指导和扶持。

(三)继续深入瓦斯治理攻坚,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瓦斯始终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瓦斯不治,矿无宁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瓦斯治理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突出重点,深入攻坚。要按照 “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省“十一五”后三年瓦斯治理规划。要加快地面瓦斯抽放系统建设步伐,还没有建立地面瓦斯抽放系统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在今年6月底前建成并提出验收申请。煤炭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指导,督促煤矿企业构建瓦斯治理工作体系,优先安排和保障通风系统调整、瓦斯抽放巷道、抽放钻场和抽放钻孔等瓦斯治理工程,调整采掘关系,保证必要的在抽钻孔长度,必要的抽放时间,坚持先抽后采、不抽不采,逐步实现抽采平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突出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防突机构,配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防突措施施工人员和安全装备专业维修人员,必须落实“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乡镇煤矿必须严格执行全井撤人、地面放炮制度。

(四)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

以规模发展、集团经营、科技兴煤、安全增效的四大战略为依托,按照抓重点、保骨干、培养样板矿、发展骨干矿、建设标准矿、关闭落后矿的原则,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源、资产为纽带,通过市场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鼓励优势煤矿企业之间联合重组,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相关联产业的企业,鼓励电力等大型企业兼并重组煤矿。通过2~3年的努力,全省煤矿个数要大幅减少,企业规模达到30万吨/年以上。

(五)强化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抓好节后复产和全国“两会”期间煤矿安全生产

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积极探索安全监管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严格监管,从严执法,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定期检查、突击抽查、专项督查、驻矿盯守有机结合起来,切实督促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和管理水平,排查安全隐患,跟踪督促整改到位,切实有效防范事故发生。要以基础薄弱、管理混乱、安全状况差的企业和矿井“一通三防”、防治水等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重大隐患、突出问题为重点,查大隐患,防大事故。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好企业的主体责任。必须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规范和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种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