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纲要。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顺应“两个趋向”,明确提出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县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农村发展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严重阻碍和谐新野的建设进程。我们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到重要战略位置,进一步确立工农互动、城乡一体的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各项事业建设,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探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收入分配关系和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转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农村综合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和农村税费改革后,解决农村问题的又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其实质是对城乡、工农关系的再调整,是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大变革;核心是通过积极稳妥地农村综合改革,配套完善相关制度,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实现农村大发展,面貌大改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通过工农协调推进、城乡共同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我们既要从“三农”本身寻找思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治本之策;既要着眼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又要加快改革步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走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形成城乡互动互促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当前,我县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进入了关键时期。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57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农民收入增势良好,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农民群众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与时俱增。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和各项惠农政策的深入落实,新野基本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良好条件。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促进县域和谐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满足农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生产生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原则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方针,着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统筹,突出发展,选好载体,务求实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到,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以上,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36%以上;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9%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60%以上的村达到省级卫生标准;85%以上的村道路达到国标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3‰以内;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60%以上的村达到文明村标准;100%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建设标准。公共服务条件有较大改善,村容明显改观,乡风和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根据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不搞一刀切。
——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突出发展生产主题,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又要加大对农村投入支持、宣传教育、管理服务的力度,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示范引路、分步实施。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坚持依靠群众、政府主导。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群众为主体,开展民主协商,不搞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同时,要发挥好政府规划、指导职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扶持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严格标准,又切实可行,不盲目攀比,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
8、发展新经济。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一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主线,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按照市场需求进一步调优结构,调出特色,调高品质。要健全和完善龙头企业带基地、专业合作社带基地、农民经纪人带基地的模式,着力抓好优势农业产业带建设,主要建成棉纺织产业带、精细蔬菜产业带、春瓜秋菜产业带、皮杂肉牛产业带和花生产业带。把新野建成全国棉纺织基地县、全国优质蔬菜基地县、全国皮埃蒙特优质肉牛基地县。二是以工业理念抓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工农互动,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把培育龙头企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引进和扶持力度,尽快催生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加工和销售龙头组织。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监测体系、认证认定体系,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快科技长入农业步伐。实施品牌战略,打响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省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和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品牌,努力提升“宛绿”蔬菜、“十二黑”皮杂肉牛、“银鹏”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知名度。三是创新经营机制,发展合作经济。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温室大棚、养殖场院、林权林木等农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的投资热情。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突出抓好世行三期项目、土地整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生态农业,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农机与气象事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自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公司以合同、订单和利益联结的方式,与农户搞好对接;实行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与农户实行社员制或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对农户开展各种服务。到,组建乡镇专业协会26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50个,新发展经纪人2.5万人。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生态安全。以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形成农民家庭内部物质和能源利用的良性循环。鼓励农民变“三废”(畜禽粪便、农作物秸杆、生活垃圾和污水)为“三料”(肥料、燃料、饲料),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以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为契机,切实加强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村镇绿化,积极发展环村林、环宅林、环水林、环路林,大力整治河流污染,切实改善供水设施和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9、培养新农民。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坚持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服务、管理“四位一体”,全面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把农民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民。
一是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县乡两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农民培训工作;制订农民培训计划,定期举办专家讲座,进行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农民学校、科技示范园、广播电视等载体对农民进行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培训活动,每年培训农民30万人次,到,使全县基层干部和80%以上的农民都掌握2门以上说用技术。二是搞好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中心,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增进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提升在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实力。三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