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1/1/1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第2页

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5774人;参加医疗统筹人数为16848人;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4957个,安置就业24684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档案、旅游等社会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在肯定“十五”成就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三次产业梯次结构没有拉开档次,主导产业不突出;工业企业对财政贡献率不高,技术含量偏低;产业集群规模小,程度不高;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抗灾能力的不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效益较差;财政收支差距较大,可支配收入明显不足;企业资金短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待今后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总之,“十五”期间,是辽中政道人和的五年,是百业待兴的五年,是经济和社会步入良性轨道及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夯实基础、展望未来的五年。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形势。一是国家提出东北振兴的发展战略给东北带来新发展机遇。从全国经济发展态势看,由于南方电力不足,土地价格居高不下,,南资北移日显突出;二是国家、省、市支持发展的优惠政策;三是“十一五”期间,沈阳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辽中是唯一的发展空间,发展沈阳西部工业走廊的契机,给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

———指导思想

针对有利的发展形势,根据我县情况,充分考虑辽中县域特点,确定我县“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益和城镇综合实力为中心,以确保农民富裕、财政增收、社会和谐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落脚点,牢固树立工业立县理念,以项目为纲、环境为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城市工业化、三产业社会化。依托沈阳市东北中心区,以铸造、机加、化工、农副产品产深加工“四大产业”为载体,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以沈阳西部工业产业大道为轴心,发展西部,壮大中部,提升东部,延伸北部,拓展南部。实施东西互进、南北对接战略。以沈阳西部工业开发大道为轴心,以辽中镇、茨榆坨镇、养士卜乡、城郊乡、新民屯五个重点工业乡镇为龙头,以辽中镇、茨榆坨镇、冷子卜镇、朱家房镇、满都户五个中心集镇为放射点,以建设辽中工业城为核心,以富民强县为落脚点,以构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辽中城区为目标。

———战略构想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布局是:东部以钢铁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中部以有色金属铸造、加工为重点;西部以种、养、加基地为基础,南北以商贸、物流和农产品深加工为突破口,形成相互配套和谐发展的格局。

———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是:围绕发展抓龙头,围绕龙头抓项目、围绕项目抓投入,围绕投入抓效益,盘活壮大旧企,创造新城,产业集聚,增强幅射,加强资源和要素整合,做深做特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做新做优第三产业,构建具有产业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

———总体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总体原则:

一是牢固树立工业立县旗帜,坚持以项目为纲的原则;

二是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优先发展的原则;

三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是坚持以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五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主要指标

按照以上辽中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布局、思路、、战略、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实现236亿元,比增长136%,5年平均递增18.7%,5年平均增长27%。

第一产业增加值:2010年实现35亿元,比增长45.8%,5年平均递增7.8%,5年平均增长9.2%。

第二产业增加值:2010年实现140亿元,比增长233%,5年平均递增27.2%,5年平均增长46.7%。

第三产业增加值:2010年实现61亿元,比增长79.4%,5年平均递增12.4%,5年平均增长15.9%。

三次产业比例:2010年,由的24:42:34发展为15:59:26。

财政收入:2010年实现5亿元,比增长233%,5年平均递增14.9%,5年平均增长46.7%。

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实现80亿元,比增长207%,5年平均递增25.2%,5年平均增长41.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10年实现35亿元,比增长35%,平均递增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实现10000元,比增长49%,5年平均递增8%,5年平均增长9.9%。

农村人均收入:2010年实现8000元,比增长77.8%,平均递增12.9%,年平均增长15.6%。

社会总人口:2010年实现54.3万人,比增长1.5%,平均递增0.3%。

三、“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做深做特第一产业

“十一五”期间,我县第一产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设施水平。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把辽中建成沈阳的农副食品供应基地。按照区域经济布局,开发西部,壮大中部,提升东部,以高科技农业园区为依托,实现高科技含量、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的种植、养殖基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及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引进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实现粮食、蔬菜、畜禽及水产品的转化和增值。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强防洪、灌溉、治涝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积极稳步地发展辽中林业经济。

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比增长48%,5年平均递增8%。优先发展畜牧、水产、食品酿造、农产品深加工,组建白酒酿造、稻米集团。

1、发展和完善富民经济小区,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到2010年,全县富民小区要达到1420个。其中种植小区1000个,畜牧小区270个,水产小区150个。种植业以发展暖棚为主,冷暖棚结合,提高建棚标准,推广使用滴灌、微灌等节水设施。对畜牧小区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疫,促进饲养小区(场)建设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2、稳定粮食生产,扩大经济田面积。到2010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保持50万吨以上。经济田播种面积力争达到100万亩(复种面积50万亩),其中蔬菜、两瓜80万亩,地膜花生10万亩,花卉及其它经济作物10万亩。

3、加快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业倍增计划目标。以调整结构、科技兴牧、强化服务、政策扶持、加大投入为手段,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不断提升我县畜牧业生产水平。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70%以上。生猪饲养量200万头,肉牛饲养量50万头,奶牛存栏5000头;羊饲养量15万只,肉鸡饲养量4000万只,蛋鸡存栏500万只。

4、发展精品渔业,扩大水产品出口。到2010年养殖面积发展到10万亩,水产品产量12万吨,水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精品品种放养面积达到6万亩。大力发展外向型渔业,珍珠养殖基地力争发展到4万亩;建设淡水鱼出口基地3万亩,力争水产品出口3万吨。

5、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自给自足的良种畜禽繁育体系,降低疫病风险和饲养成本。建设优质奶牛、肉牛、肉羊、生猪、朗德鹅等种畜禽繁育场10个,以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为依托,建黄牛改良站(点)20个。建设淡水名、特、优养殖新品种繁育基地5个,其中省级种苗繁育基地1个。

6、抓好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科技水平。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周边产业基地,扩大主导品种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扩大珍珠养殖面积,组建加工企业,加快打造中国北方“珍珠港”步伐,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抓好富鑫养殖现代园区、珍珠养殖园区、茨于坨综合园区(优质奶牛肉种羊繁育场、冠亚花卉种苗繁育场、丰泽有机肥生产和赤眼蜂繁育场)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及运达种猪、春利食品、菜伯街绿色棚菜、后边外肉种鸡繁育等1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7、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整合现有资源,组建稻米加工集团和白酒集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强化营养大米及白酒等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扶持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企业、淡水鱼加工及珍珠加工企业。引进肉牛屠宰、蔬菜加工项目,扶持鹤全肉禽有限公司、宏冠朗德鹅综合加工厂等肉禽深加工企业。

8、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快农村新能源发展。到2010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5万千瓦,大豆、花生生产全部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玉米及主要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建设秸秆气化站10座,建设“四位一体”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小区50个;建设庭院“四位一体”示范户500户;建成高效节能吊铺500铺;建设中型畜牧小区废弃物能源环境治理工程3个。

9、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加快城市防洪规划组织实施。要重点对辽河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搞好其它河流的护岸、护坡、沙基防渗等工程治理。到“十一五”期末,各河堤防洪标准为:辽河达到1一遇;绕阳河、浑河及县城段达到50年一遇;蒲河达到20年一遇。全县104座排水站,已改造62座,其余42座排水站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全部改造。对5年一遇的排水站全部提高到10年一遇。在“十一五”期间,对所有的排灌沟渠按标准进行清理。完成桥、涵、闸、站建设及改造座。

10、建设标准化林网。因地制宜地发展林果业,以龙头带动,发展速生商品林,培育一批林木产品深加工企业,树立一批营林大户,积极培育、引进苗木新品种,科学、合理地做好林木采伐更新。“十一五”期间,每年计划完成造林2万亩,5年新增10万亩森林面积,计划到2010年森林总量达到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

11、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全县扶贫工作以辽西四个乡镇为重点。实行区域开发、整体推进、项目带动、扶贫到户。抓好三个扶贫龙头企业,实现村村通标准柏油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