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政府工作情况报告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1/4/19

市区政府工作情况报告第2页

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44件,办结率达100%。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扎实推进依法治理,进一步加大科技强警投入,加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安庐阳创建取得实效,被命名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庐阳公安分局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分局”殊荣。严格落实**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畅通**渠道,超前化解社会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严格会议制度,规范公文处理,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政府各项工作高效运转、顺利推进;聘请政府法律顾问和工程建设顾问,强力推行电子政务,扎实做好政务信息公开试点工作,政府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工作更加透明;完善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严格国有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审计结果整改,政府工作日趋规范,政府成员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 年,是全区经济高开快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的一年;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的一年;是城乡建设强力推进,城市形象实现新提升的一年;是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发展增添新动力的一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统筹发展开创新局面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庐阳区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第三产业优势明显,但传统商贸服务业比重偏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发展后劲不足;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但农业结构调整大项目少,亮点不多;城市面貌变化较大,但城中村、危旧小区改造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干部作风转变较大,但少数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等。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自我加压,乘势而上,努力实现 年新跨越

各位代表,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庐阳打造现代化核心城区和全省首善之区的突破跨越之年。十七大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奥运的正式举办,国内外特别是沿海资本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加快转移,营造了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的宏观形势。国家不断完善促进中部崛起政策,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省会经济圈,市委、市政府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创造了推动我们加快发展的政策机遇。庐阳区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经济高位运行、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区上下干事创业、谋求跨越的激情氛围,形成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坚持“双轮驱动”不动摇,狠抓“三大推进”不松劲,全面实施“五区创建”,将现代化核心城区和全省首善之区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实施“五区创建”,就是按照经济快速增长、服务功能完善、辐射能力较强、示范作用明显、社会更加和谐的首善之区建设要求:立足庐阳区第三产业先发优势,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和北环商住区建设,拓展空间,集聚资源,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先导区;立足庐阳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优势,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实项目,做强产业,建设全省循环经济样板区;立足省会核心区的区位优势,高标准实施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升城市品位,体现时代气息,彰显人文底蕴,建设魅力合肥展示区;立足区域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加快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发展步伐,实现设施对接、产业融合、事业互动、政策一体,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立足区域社会资源丰富优势,深入开展共驻共建,大力促进事业均衡,着力强化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先进区。

实施“五区创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我区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全省首善之区奋斗目标的延伸拓展,更是庐阳人自我加压、勇于开拓精神的集中体现。实施“五区创建”是一项长期任务,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立足当前、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建议 年全区经济社会主要实现“221”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增长25%;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拓展空间,聚集要素,扩大现代服务业的领先优势。坚持以项目为依托,大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支持,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强力推进老城区内徽商欣国、东怡酒店改造项目,着力推动红旗饭店、华侨饭店和合肥饭店等地块开发改造,统筹谋划以长江中路为主轴的中央商务区建设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快濉溪路沿线君临国际中心、众诚国际广场、和嘉广场等项目建设进度,适时启动北国浴苑、原郊区政府、橡胶厂等地块开发改造,做好神马集团、粮机厂二期、省农资公司仓库、省公路机械总公司等地块开发前期工作,打造濉溪路商办新街区。抓住北部道路拓建、路网完善、土地升值的机遇,策划包装一批商业开发项目,重点做好蒙城北路、阜阳北路、二环北路沿线的招商推介,在规范发展房地产业的同时,建设购物中心,培育专业卖场,发展星级酒店,努力实现5个商业副中心的空间拓展和北环商住区的内涵提升。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促进现代服务业要素聚集。依托财富广场、瑞景国际等高层商务楼宇,吸引各类企业设立总部和结算、研发、采购、销售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庐阳。充分发挥核心城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优势,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挖掘整合区域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做实项目,做强产业,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紧紧抓住全市县区工业园区大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庐阳工业区建设投资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区内道路、管网,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启动三产服务区建设,提升工业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为打造百亿园区奠定基础。紧紧抓住工业用地清理、项目合同制管理机遇,加强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加快志邦橱柜、兴华轴承、四维数控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天威合变二期、三一重工等项目尽快实施,确保已供地工业项目如期开工。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政策机遇,加快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大项目引进,进一步做实做强产业。力争明年工业区新开工项目19个,投产项目25个,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切实做好区域内工业经济发展的调度、协调、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合肥发电厂5号机组扩建和6号机组申报。继续执行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一批发展潜力大、优势突出的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和争创一批名牌产品。完善大杨项目基地功能,发挥好工业区标准化厂房、民营科技创业中心、百帮创业园作用,扶持一批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力争明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20家以上;全区完成工业总投资38.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

(三)加快建设,精细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与魅力。继续做好市“十一五”大建设的拆迁安置和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市政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努力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北一环畅通等在建工程早日建成。全力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力争蒙城路南段、二环北路、阜阳北路等道路改造以及四里河、板桥河综合治理尽快实施。做好前期调查摸底,积极争取环湖北路、凤台路等列入市政道路建设计划。按时保质完成安置点建设,力争拆迁居民如期回迁、满意入住。尽快启动韩瓦屋、万大郢等城中村改造和德胜门等老旧小区整治,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积极做好辖区内无为路、亳州路等道路两侧街景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长江中路沿线及周边高层建筑灯饰亮化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品位。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和查处违法建设长效机制,集中整治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和顽症,优化环卫保洁队伍结构,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构建科学高效的环卫工作体系,整体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完成乡镇发展规划编制报批,引领农村地区有序发展。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在争取市政府完善北部地区路网结构的同时,高标准实施滁河干渠路等农村道路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富民优先,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农业项目基地为载体,按照产业融合、功能多样、生活服务的要求,大力发展具有庐阳特色的现代农业。用工业理念促进一批设施栽培和苗木花卉基地建设,采取城乡互动方式搭建好农产品销售平台,通过整合生态农业和旅游景观资源促进休闲产业发展,力争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完善三十岗乡陈龙新村和大杨镇岗西良余新村示范点建设,加快一批中心村的规划、建设、整治,逐步改变农村地区面貌。开工建设三十岗乡农民服务中心,完善新建村委会办公服务设施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以城带乡,开展互动交流,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五)争先进位,锻造品牌,着力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先进区。以争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为目标,全面落实区政府《关于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十九中、岗西、古城小学等农村地区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启动工业区配套中小学建设,进一步优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