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海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4

沥海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第2页

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跨江大桥的建设、虞北工业新城的崛起,使得沥海的发展潜力更大,发展前景更广,今后必将成为绍兴地区乃至整个浙东地区一个重要的工业生产、商贸物流、休闲度假基地,成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核心区块之一。为此,我们要提前做好接轨、预热文章,大力引进外资,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朝阳产业,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打造杭州湾南翼的特色制造业、现代物流、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基地,为大桥经济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要充分挖掘内在的人文优势。人文优势就是力量,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后盾。沥海建城负载的诚孝文化源远流长,围涂造田的生动场面沥沥在目,建筑能人“一把泥刀闯天下,双手架起摩天楼”的坚强毅力和奋斗精神代代相传,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饮水思源,真情回报桑梓的义举更是层出不穷。所有这些,充分说明了沥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充分展示了沥海人民在良好人文环境引领下所形成的勤劳智慧、踏实苦干、拼搏创新的形象。为此,我们要深入挖掘,进一步宣传好、引导好,发挥好我们内在的人文优势,使之成为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
面对机遇,我们必须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必须有科学发展、全面跨越的新思维,必须有凝心聚力、求真务实的战斗力。为此,确定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镇八届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抢抓机遇、重抓统筹、狠抓落实、全面实施“产业强镇、商贸活镇、生态靓镇、文化名镇”战略,加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深化统筹发展举措,努力构建开放沥海、活力沥海、实力沥海、魅力沥海、和谐沥海,成为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富裕,城镇更靓丽,社会更和谐的现代化滨海重镇。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确定我镇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为: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5%,其中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3%,cod(化学需氧量)、so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均下降17%以上;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其中效益农业比重达50%以上;建安产值年均递增15%;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2%;自营出口年均递增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既抓发展又重统筹的关系。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到既要考虑经济的发展,又要考虑生态的保护;既要考虑增长的需要,又要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发展的收益,又要考虑付出的成本;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使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得以协调统一,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二要正确处理好既抓规划又重执行的关系。规划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执行是科学发展的落脚点。目前,沥海总体规划、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一轮村庄规划正在考虑编制之中,今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执行好这些规划。我们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用负责的态度执行规划,进一步加强对规划知识的宣传引导,强化规划监督保障,加大规划责任追究,真正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使科学的规划贯彻于我们工作的始终,真正实现我们今天规划中描绘的新沥海。
三要正确处理好既抓队伍又抓业务的关系。确立以抓队伍兴业务、抓业务促队伍的工作主线。既要注重培养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理论业务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又要重视关心引导,了解干部的心理需求,通过精神激励、物质鼓励,进一步调动起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在精神、工作、生活上给予关心,引导和发挥他们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以抓人促事的理念推进沥海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工作安排


宏伟的目标鼓舞人心,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今后五年,我们要按照“抢抓机遇、重抓统筹、狠抓落实”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确保奋斗目标的实现。
一要立足于大桥经济的接轨,做到立规奠基框架清
随着绍嘉跨江高速大桥的立项启动,我镇大桥经济后勤依托基地的轮廓进一步显现。我们要切实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超前谋划、提前准备,进一步拉大城镇框架,集聚产业、吸引人口,为接轨大桥经济全面奠基。
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按照“东建、南控、西拓、北延”的建设思路,以沥海镇总体规划为总龙头,严格执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编制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镇村交通环境,抓好纺织路、三汇市场道路新建及通村公路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量力而行,加大对集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集镇环境整治和管理。完善功能,启动老街、老路、老桥、老市场、老文化中心等改造工程。
积极打造商贸物流平台。深入实施“商贸活镇”战略,大力发展餐饮、宾馆、娱乐等第三产业,借助社会力量启动建设沥海星级宾馆、休闲文化场所、大型购物中心等一批商贸项目。依托我镇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做好全镇仓储物流体系的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努力把我镇打造成为上海和温台地区之间的重要仓储物流集散地。发展商贸服务业,启动建设海涂农产品交易、照明灯具、包装材料等专业市场,不断推进产业发展、集镇繁荣。
大力发展建筑产业。按照“产业多元化、项目精品化、区域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以产业多元发展,积极向旅游、能源等新领域拓展作为做强主业的支撑点,以项目结构调整,承接高精尖工程作为做强主业的切入点,以全方位出击,抢占国内外市场作为做强主业的落脚点,不断提升建筑产业层次,打响建筑之乡品牌,并积极引导建筑业主切实把握大桥经济的发展机遇,投资家乡建设。
努力培育旅游经济。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做好旅游文章。通过提炼沥海精神,建设建筑博物馆、编撰建筑业发展史等形式,宣传好我镇的诚孝文化、围涂文化、建筑文化、抗倭文化、治水文化,以文化带动旅游。通过推进科普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休闲农业建设,新建一批集餐、娱、游、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农业基地,为大桥旅游业和杭州湾新区生活配套服务。
,编制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启动环城东路物流用地规划,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00万元,全面启动星级宾馆建设、海滨大道景观改造、三汇市场道路新建、老街东西街改造等工程,建安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
二要立足于工业经济的壮大,做到提质扩量产业优
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入实施“产业强镇”战略,促使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做大做强规模经济。进一步拓展工业集聚区,启动现代企业发展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功能配套,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集聚力。着力扶持、培育轻工、机电等新兴产业,鼓励规模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收购兼并、上市融资、技改扩能等方式加速扩张,培育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大企业、大集团,形成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为龙头、5000万元为骨干、500万元为支撑的规模企业群体。
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加快照明灯具、现代包装材料两大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大技改投入和科技创新步伐,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开展质量提升工程,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著名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做活做好循环经济。以创建省级生态镇为目标,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倡导清洁生产,加大对企业废水、废气、废物排放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加大对环保硬件设施投入,逐步降低单位gdp能耗,cod、so2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既要依靠调整土地规划,用土地整理、土地置换等办法盘活闲置土地,又要从加强投资强度、产出密集管理和标准厂房建设入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大力倡导节约型消费方式,积极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活动,提倡农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能源。进一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沥海,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良性轨道。
,力争工业产值达到51亿元;工业性投入达到5.5亿元,完成阳光集团年产500万套环保型室内灯具生产项目和永昱包装年产1.5亿只酒瓶盖等重点技改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超500万美元,引进内资6000万元,自营出口达到2亿美元;科技贡献率达61%;新增亿元企业1—2家,规模以上企业8家。
三要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做到村强民富环境美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村、社会、政府三方投入的发展扶持机制。积极盘活行政村规模调整后闲置的办公楼、校舍、会堂、设备等存量资产,投资建设民工公寓、标准厂房等项目,开展宅基地整治,实行土地承包权公开招投标,提高集体土地发包经营收入;积极向省、市有关部门争取项目,用项目来推进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吸引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以“百企联百村”等活动为载体,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力度。
推进农业产业提升。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逐步引导减少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名牌产品、绿色产品,促使农产品生产向蔬菜脱水、腌制、保鲜、鱼虾类加工和冷藏拓展,努力打造有特色、有品牌、深加工、外向型的新型农业企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深入推进“强龙兴农”工程,进一步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生产大户及特色农业基地四大龙头,有效探索“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的合作机制,提升市场竞争力。
深化农业保障机制。深入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老有所养;探索实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等保障机制,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多渠道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