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新阶段组织工作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3/2/17
新形势、新阶段组织工作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第2页
生产力标准选贤任能的理念。在干部选任过程中落实好群众的参与、选择、知情、监督“四权”,选拔“有本事、靠得住”的经济能人担当重任。三是在人才管理使用上破除划地为牢和部门、单位所有的狭隘思想,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
四是在干部教育培训上破除不求质量、不图效果,为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的应付思想,树立学以致用,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围绕经济建设需要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市场化理念。
五是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破除重形式轻内容的务虚思想,树立既重形式更重内容、重实效的求真务实的理念。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虚实并重、软硬兼施,把基层组织抓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是在党员发展上要破除计划经济下条件标准一成不变的僵化思想,树立看本质、看发展,党员条件标准与时俱进的理念。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新的社会阶层和新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第二,创新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方式。
相对于经济工作,组织工作属政治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工作内容、对象、环境、条件、任务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适应这些新变化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当前,组织工作在服务经济建设方式上要着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组织工作超前性不够甚至滞后就会抑制先进生产力,影响经济发展,因而,组织工作更应强化与时俱进和抢前争先意识。结合龙山实际,我们要积极探索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工作的规律,增强组织工作的主动性。要针对流动党员不断增多,教育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流动党员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建立区、街(乡)、社区(村)三级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加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龙山区人才建设高地,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是由业务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追求目标既要看业务工作的成效,又不能仅仅只盯着考察任用了多少名干部,培养发展了多少名党员等单纯业务数字上沾沾自喜,要跳出具体业务看业务,要在寻求组织工作业务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载体和途径上花力气。今年初,我们围绕发展,创建载体,组建了“十六大精神宣讲团”,采取播放科教片、发放致富资料、请专家解疑释惑、示范户登台现身说法等形式,深入各乡开展巡回宣讲。带项目下村、送技术到家,不仅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加快了项目建设的步伐,也探索了组织工作为中心服务的新途径。
三是由“消耗型”向效益型转变。长期以来,由于组织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对其工作效能效益的考察评估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往往是政治挂帅,不计成本,投入产出比例失调。服务经济建设,组织工作不仅要有强烈政治意识,更要有效益观念,开展工作要强化成本控制,把效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今后,我们要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手段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敢于突破陈规,敢于开拓进取,凡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能够推动党的建设和提高组织工作效益的做法和举措,就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着眼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提高驾驭项目工作能力,实现追赶型、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战略和加入wto的新要求,选拔复合型人才,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抓项目、抓经济、抓发展的能力。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以构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凝聚经济建设的合力为目标,大力建设发展型、创业型的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特别要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财政、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等经济指标作为考核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一个硬杠杆。按照培养一个能人,发展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带富一片群众的要求,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从而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益。
第三,创新组织工作推动经济建设的机制。
工作机制决定工作方向,服务经济建设,加快龙山再兴,必须推动组织工作机制创新。
一是在干部选任上建立民主开放机制。结合区情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建立起科学、民主、开放的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这里要注重抓好两个层面工作的结合:第一个层面是注重考核实绩用干部。实绩是干部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以绩取人有助于激发干部的工作潜能,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用了能干事、出政绩的干部,大家就会把劲用在工作上,努力干好事业。如果用了跑关系的干部,人们就会学着千方百计去走后门、跑关系。凭政绩用干部这把尺子必须硬起来。牢固树立“以发展定班子,凭政绩用干部”的观念,做到谁最能胜任工作就选谁,谁最能干好事业就用谁,谁最能加快发展就让谁干。从而把干部的注意力由重关系、找门子转移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加强干部政绩考核,把干部的政绩核实搞准。要全面辩证地看待政绩。既要看现实的状况,又要看原有的基础。既要看物质文明,又要看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既要看“显山露水”的显绩,又要看“后人乘凉”的潜绩。既要看取得的成绩,又要看他采取的措施和办法。既不能让那些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人吃亏,也不能让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人捞到好处;第二个层面是注重群众公认用干部。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群众公认作为选任干部的硬条件。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干部选得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要把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实绩突出,又要群众公认,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是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人才支持机制。人才是推进社会进步,加速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动因。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着眼于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从培养、选拔、使用、激励等环节入手,围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把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党和政府的宏观调配、政策引导职能结合起来,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当前,在人才培养开发上,要由单一的党政人才培养开发,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项目建设的人才等多元人才培养开发拓展。由单一的公有制单位人才培养开发,向全社会人才培养开发拓展。由本区域人才培养开发,向国内与国际两种人才培养开发拓展。把培养开发人才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来看待、来落实。为加大经济型人才培养力度,今年来,我们选派了 名干部到到民营企业、到项目建设一线挂职锻炼。
三是立足再兴龙山建立组织工作争先创优机制。服务中心,促进发展,必须紧密联系经济工作实际,把握规律,选准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工作的抓手,找准促进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推动经济建设的结合点。我们要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争创党和人民满意的组织部。在组织工作落实上,要强化“五抓”,即,抓创新、抓改革、抓特色、抓深入、抓实效;在组工干部队伍建设上,要争当学习型干部、争做政治明白人、争创一流业绩,树立公道正派形象;在组织制度创新上,要解决五个问题,注重突出“五性”:一是解决制度不尽完善的问题,突出制度的完整性。二是解决制度原则化的问题,突出制度的可操作性。三是解决有章不循的问题,突出执行的严肃性。四是解决监督制度不健全的问题,突出制度的有效性。五是解决制度类别不清的问题,突出制度的层次性。
以上是我的汇报和工作体会,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