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经营城镇的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4

某县经营城镇的调查报告

巧“手”绘出新天地—县经营城镇的调查与思考
以来,县坚持经营城镇理念,把城市作为资源开发,作为资产经营,作为产业发展,通过市场之手对城市资产进行有效聚集、重组和经营,走出了一条以城聚财、以城兴城的新路子。城市建设管理年均实现投入1.92亿元,先后建成一大批重点市政工程,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8平方公里增至32平方公里,其中县城面积由3.2平方公里增至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6.6万人增至.5万人,其中县城人口由4.8万人增至.2万人,城市化水平由10%提高到14%,城市绿化率由29%增至35%,城镇供水普及率由50%增至80%。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益完善,品位明显提升。

主要做法

编制“经济规划”。县上在规划编制上既考虑各项技术因素,又充分考虑各项经济指标,并进行成本利润分析,引导城建资金向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流动,确保城镇建设科学合理、经济高效。一是高标准编制城镇规划。投入70万元聘请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按照给排水系统、消防、绿化、休闲等功能配套的要求,编制了县城控制性详规、天燃气、绿化、消防、供水、污水处理等10余个专业规划及160余个小区规划,科学合理设置广场、市场、停车场、垃圾场、低水坝、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文化中心等公共设施。同时编制了乐坝镇、沙河镇、正直镇、元潭乡等10余个干环线重点集镇规划。二是严格规划评审。县上成立了规划评审小组,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规划评审制度,对所有规划进行严格评审,逗硬把关,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三是严格规划管理。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新建建筑总体设计由分管县长签字后方能建设。建设工程定点放线一律由县建设局规划专业人员现场把关,实行规划放线责任追究制,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经营城镇土地。一是严格土地管理。今年以来,按照国家、省、市开展土地执法大检查的要求,对县城及建制镇规划区范围内国有集体土地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检查了非法占地、越权批地、违法供地、擅自改变土地使用用途、闲置浪费土地、违规交易土地、违规减免抵扣土地出让金等行为,清理非法转让99宗、面积2324平方米,违法占地39宗、面积2424平方米,为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创造了条件。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县上设立了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中心将城镇规划区内的国有集体土地全部纳入土地收购储备范围,做到规划到哪里,储备到哪里,真正建立起“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三是搞好土地开发整理,提升土地资产价值。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环境,变“毛地”为“净地”、“生地”为“熟地”、“贱地”为“俏地”,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县城朝阳新区在土地开发整理前价值仅为5万元/亩,通过建设河堤和打通主干道,土地价值已提升至22万元/亩。四是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逗硬执行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做到规范出让,竞价转让土地使用权。至今,全县通过经营土地,政府不花一分钱,共实现投入3亿多元,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没有钱搞城镇建设的问题。先后建成了县城红星桥、红四门平桥、沙溪坝市场、西门沟市场、集州市场、中学春场坝分校、春场坝滨河路等市政工程,实施了县城春场坝新区、朝阳新区、乐坝南岸新区、长赤新区、沙河后街、元潭益康苑等建设工程,正开工建设县城南门休闲广场、乐坝中心广场。

经营城镇资产。一是盘活有形资产。通过对原国有、集体企业门面摊位等闲置资产进行归集、重组和商业改造,进入市场营运,盘活存量资产。以来,县城及建制镇共拆迁改造临街临路破旧房屋10万余平方米,单位宾馆、食堂、商场年均租赁收入达500余万元。二是激活无形资产。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方式,把街道、路灯、楼顶、裸岩等户外广告经营权、公交车线路经营权、出租车有偿使用权、道路、桥梁、公园及名木古树等冠名权以及冷饮夜市摊点、书报亭、停车点等零星服务设施经营权进入市场,显化资产价值,筹措城市建设管理资金。以来,县城有偿使用出租车经营权获取收益137万元,筹集绿化树木冠名资金100余万元,走出一条以资聚财的新路子。今年以来,县上利用积聚资金高质量建成了西佛山桂花公园和县城城东路、上下河街桂花一条街,对春场坝1.1公里滨河路实施了立体绿化,县城新植桂花树605株,设置盆花1000余盆;县城及建制镇新安装路灯600盏,规范设置了以黄羊、长赤翡翠米、茶叶、银花等知名绿色食品为内容的柔性灯箱广告400个,安装空中大炮灯、景观灯、泛光灯140余盏、数码发光灯100节,光彩树300株、霓虹灯60处。城镇主街主路新铺彩色地砖0余平米。

招商引进资金。将供水、供气、供电、市场、绿化、环卫、市政管网、公共交通、城市路桥、广场等项目建设推向市场,打破公共事业政府垄断局面,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敞开“城门”吸引房地产开发商、客商、农民、务工回乡人员、个体私营业主、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投资房地产开发,千方百计吸纳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去年以来,全县共引进20余家房产开发公司,引进县外资金约2亿元投入城镇建设,建成商住偻和安置楼8万余平米。农民进城落户达余人,购房500余套。

主要成效

城镇经济不断壮大。以来,全县新增门市5000余个、摊位13000余个、个体工商户3000余户、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开发和建设环节年均实现税收1000余万元,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企业改制顺利推进。先后拆迁改造了县电影院、通用机械厂、土产公司、农资公司、帽鞋厂、针织厂、服装厂等10余家停产、半停产企业,盘活了企业土地等闲置资产,妥善安置了企业职工,促进了企业改制。

相关产业不断发展。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及水泥、石材等工业企业产品销量大幅增长,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劳务收入明显提高。仅去年一年,农民进城从事房建务工一项实现劳务收入500余万元。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县城高楼林立,街宽路直,树绿花红。清代县令眼中的“好个县,走拢才看见,大堂打板子,四门都听见”的旧县城再难寻觅,取而代之的是市委安民书记笔下“远看象香港,近看是山城,城池傍绿水,高楼倚绿林”的山水生态旅游县城。

几点体会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经营城市的前提。县委、县府从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入手,先后安排四大班子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外地学习考察经营城市的先进经验,组织召开经营城镇千人动员大会,并充分利用电视、展板等宣传形式,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经营观念,实现“两大转变”,为经营城市扫清了思想障碍。一是由“公共产品”向“特殊商品”转变。干部群众改变了城市是公共产品,可以无偿使用的旧观念,树立起城市是特殊商品的新观念,积极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城市资本,走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的路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实现城市资源效益和资本效益最大化。二是由“政府主体”向“社会主体”转变。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的综合主体,政府不再直接从事建设活动,重点搞好规划质量安全管理,营造宽松环境,把城市资产运作具体事宜交给企业和社会办。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是经营城市的关键。一是完善经营城镇配套政策。县上先后出台了规划管理、土地储备、土地出让、房地产市场培育、经营城镇收益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为全县经营城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创新投入机制,由“单一投入”向“多元融资”转变。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受益”、“谁管护,谁受益”,走好经营城镇土地、盘活有形资产、经营无形资产、吸纳社会资金、招商引进资金。融通信贷资金,抓管理降支出等八条路子,变政府包建为社会共建,形成了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公共设施建设经营百花齐放的新格局。三是创新管理机制。按照“政企分开,建管分开”的原则,将环卫管理、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等推向市场,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城”。仅县综管局环卫保洁实行买断清扫一项,县上年减少支出20余万元,减轻了财政压力。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经营城市的保障。一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经营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经营城镇工作的目标制定、任务分解、检查考核。二是逗硬落实责任。把经营城市的各项任务及责任分别落实到县乡领导及相关部门,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县委县府坚持每半月听取一次经营城市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四是县委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手,四大班子齐上阵,思想同心,行动同步,目标同向,坚持一线工作方法。县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县长经常深入现场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分管领导坚持靠前指挥,确保了经营城市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