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2/11/10

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市、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而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症结就是农村的基层班子建设,有了一个好的班子,就能带领广大村民走致富道路,而好班子往往都是采用规范化的民主式管理,无论是华西村、滕头村、还是小路下村、明伦村,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由此看来,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为此,我根据10多年机关工作的体会和下基层半年多来的实践和感受,与大家共同研讨村级民主建设问题,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近几年来,随着村级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民主政治建设的触角已延伸到村级基层政权建设,民主选举,民主议事决策,已深入到每个党员群众的内心深处,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对“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求强烈,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势在必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速度滞后,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干部民主意识落俗套,是阻碍基层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农村镇乡干部,尤其是村干部,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经验型干部较多。几十年来,镇乡干部就是采用垂直式的灌输方式;或是采用让村干部自生自灭无为而治的方式管理,认为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小农意识强,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对村级事务的关心度大大下降,多数农民放弃知情权、参与权,更不用说行使监督权了,另外也认为如果充分发扬民主,就难以集中,难以贯彻上级领导意图,于是认为采用传统的模式选拔人、使用人,用传统方式管理省事,利于稳定。如有些村支部书记认为有些事情,只要对群众有益,也就做了算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利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干脆我们几个支委商量定了省事。
二、群众民主意识混乱,是阻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的内在因素。当前农民的民主意识主要有以下这几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讲民主,是在搞形式,只不过是党代会、人代会或党支部、村民会换届时让他们画几个圈,没有什么意思,事不关己,就按照上级领导意图行使民主权利算了;二是认为既然让我们行使民主权利,我们就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利,如果上级领导有意图,就有逆反心理,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可。将那些自己心理上也通不过的人,被一部分人鼓动后,就违背意愿,行使民主权利;如对于支部书记下派的村,一些党员认为:村里物色不出支部书记没面子,换届选举就会不投下派干部的票。三是那些望“官”心切的村民利用换届选举,搞宗族、宗派、拉票现象,具体体现在村民会换届选举上,这种现象相对来说,多一些,村主任上任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与村支书比权力大小,地位高低,搞小团体,导致对三委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三、民主制度不健全,是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因素。民主、专制知兴衰,民主化管理已被不少干部推崇。然而,如何采用民主管理,民主式管理的内涵到底有多少,基层干部不尽然所知,即使有些村支部书记,想搞民主化管理,但不少支部书记不知道如何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制度,如《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会议事决策实施细则》、《村三年目标规划》等制度。或是传统的开开会、读报纸、文件、办一些实事,认为这些工作能开展得正常,已经很不错了;二是对民主管理的理解不透彻,认为民主仅仅体现在换届选举上,换届选举结束了,群众就没有必要或没有内容行使民主权利了;三是民主决策不规范,不懂决策原则和决策程序,认为只要自己出于公心,不贪不拿就可以了。
四、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也是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因之一。
咸祥镇行政村党员年龄、文化程度分析表(按统计口径)
总数
年龄
783
百分比 总数
文化程度
783
百分比
35周岁以下9612.3%小学.文盲39250.1%
45周岁以上54069% 初 中28236%
55周岁以上34143.6% 高 中9512.1%
6周岁以上27134.6% 大专.中专141.8%
我镇行政村现有党员783名,其中在45周岁以上的有540人,占69%,老党员为人正直,工作经验丰富,党性观念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但老党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观念落后,思想比较保守,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反映在民主议事、决策上,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二是老党员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长期来受到毛泽东时代的熏陶、教育,对当今时代的一些做法往往要用那个时代的标准来评判,难以用历史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表现在议事决策上,如发展新党员上,要求苛刻,对待支部书记、村干部搞第二职业,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勤劳致富,在思想上通不过。三是老党员年龄过大,文化水平低,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0.1%没有能力或者说难以学习和领会一些党的新政策,缺乏领导或带领全体村民走致富道路能力,如表现在议事决策上,对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反映迟钝,科技兴农意识弱,对新引进的农产品品种,往往持观望和反对态度,待大多数农民尝到甜头后,才愿跟着干。
当前加速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主要有:
一、选人公开化。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的讲话中深刻指出,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健全选拔使用干部的科学机制。首先要认识到选人公开化已势在必行。当前村级班子选人公开化的机制已日益形成,条件越来越成熟。村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实行“两推一选”尝试已成功,村主任直选,妇女主任结合村主任换届选举,也是通过妇代会选出来的。如这次党支部换届选举推行“两推一选”后,村民代表、群众参与支部换届选举的积极性更高了,24个行政村,在推荐支委候选人时,到会率达9%以上。咸三村,换届前两个月因特殊情况按传统方式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但这次村民代表获悉“两推一选”后,纷纷要求党委能否让村民代表再推荐一次支委候选人,要求享受民主权利。其次要形成公开选人制度,对确因工作需要届中换人的,也一定要采用换届时的公开选人方式进行。而对于村级生产合作社社长、文书、治保主任、会计等人员,也不应该由某人推荐准入,而应通过公开招考方式,明确条件,在全村范围内招,在全村范围内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打破传统观念,在全镇范围内招,镇组织部门主动做好组织、指导等准备工作。针对妇女主任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现象,我们镇党委打算结合村民会换届选举、公开招聘妇女主任的做法来解决供需矛盾。三是要明确选人的标准,同时做到“四个公开”,即公开选拔条件,公开选拔名额、公开选拔程序、公开选拔结果。这样选拔出来的人,相对来说,能力强、水平高、不易搞宗派主义(因某人推荐,亲近某人或感恩思想)。
二、决策民主化。首先要正确认识决策原则,“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既是决策程序,同时也是决策原则,具体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目前我镇在咸六村试点的基础上,各行政村全面实行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制订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和《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其次,要明确决策内容,村级民主议事决策,凡是涉及用人、入党、租(承)包、基本建设投入、非生产性开支在一定额度以上等较大、重大事项以及村级财务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纳入民主决策内容;目前全镇标准化造田招投标,渔、虾、蟹塘承包,厂房出租、基本建设投入等都已纳入规范化、民主化决策轨道,如球北、南头等行政村标准田造田在媒体上公布信息,由十余家单位前来招标,镇人大、纪检部门都按规范化招投标程序操作。三是要明确决策程序,首先经村三委会商量,原则同意后,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酝酿是否切实可行,普遍认为可行的,才能付诸实施。这样,一方面利于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另一方面对一些群众认为条件尚不成熟的事情,避免了操之过急。如咸六村对土地征用费标准问题,党支部提交广大党员、村民代表商量、决策时,党员、村民代表认为征用土地虽然是用来造学校,但价格过低,未通过。镇党委为此作慎重考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作决策。
三、管理规范化。民主管理就是要发动党员和依靠村民代表共同管理村级内部事务,维护村级内部事务,实现全体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管理是一个系统,是一门科学,只有规范,才能有序。如何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呢?首先要从制度上入手,要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33页)。如村三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实施细则、村党支部三年任期目标、学习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等,使每个村干部都自觉不自觉地统一到各项制度上来。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就要按照制度来操作,同时要自觉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三是要制订全年度行政村分层次动态目标管理考核,要细化、量化、便于操作。
四、监督实效化。任何一个组织,要健康发展、壮大,都需要监督。村级班子建设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监督,首先监督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即党内监督,外部监督即村民代表、在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监督,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决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让权给党员、群众,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监督要讲究实效,切忌形式化。
首先要明确监督内容,凡是涉及村里的重大事项和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换句话说,凡是村级民主议事决策的事项,都要列入监督范围。其次监督要讲究实效,对于村务公开内容,依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规定,一一对照核查是否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真实的公布,是否采取了公开栏、墙报等形式,是否真正做到了事前公开为主,事中公开和事后公开相结合;事后向村民代表进行了公布。如村级财务制度,象这次换届选举离(连)任审计结果,首先在村三委会成员范围内通报,然后再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中公布,对有些行政村没